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精细化管理上世纪在日本企业管理中盛行至今,而我国企事业单位学习应用是在90年代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粗犷式管理越趋向精益、精准和精细管理。精细化管理核心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把管理做精、做细,其内涵为精、准、细、严。引入精细化管理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正是当下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所需,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一、转变观念是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所在时下,因人事和绩效工资等综合因素影响,职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不强,特别是陈旧迂腐的观念难以改变,庸、懒、散现象普遍存在。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认知,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都成空谈,要改变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而转变观念却又是实施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所在,因此引导正思维、正观念、正见解、正言语、正精进十分必要。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本着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在基层强医疗轻预防的观众根深蒂固,诸多领导仍然只注医疗服务。当前,医疗和公共卫生务必要并驾齐驱、双向发展、多方关注。唯有把公共卫生重视程度提高到医疗同一层面,唯有做好预防先行、医疗救治紧跟方有成就。又因领导的决策和思维动向是全体职工的向导,在贯彻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也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公共卫生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正能量的支撑,要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领导力、思考力、行动力和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因此,在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职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其次职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责任医生观念转变则必然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实现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目标,是能过全体责任医生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责任医生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每一件事精细化,其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每一位责任医生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全体责任医生实现观念的自我转变。因环境所在,我县医疗单位信息相对闭塞,责任医师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机会相对较少,陈旧的、经验型、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及责任医生观念的创新,“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心态及工作作风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管理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求和引导责任医生创新观念,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旧观念,把精细化的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引入我们日常管理、日常服务的工作程序中,用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推动公共卫生的整体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提升全体责任医生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实施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责任医生的思想观念在创新与守旧,自满与自强的碰撞中得到一次质的飞跃,引导责任医生从公共卫生长足发展之事,规划卫生事业和职工共同发展之愿景,树立拼搏进取之心,强化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二、创新意识是推进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意识创新是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公共卫生精细化是精入髓、细入微,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公共卫生管理实践中并加以推进,意识创新则是其必然途径。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事物进步的前提,意识和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公共卫生三大类十二项是一项繁琐杂事,涉及面很广,服务人群千差万别,所涉事无巨细,但技术含量不高,如何化繁为简,从平凡中彰显不平凡事业却非常之困难。而引入精细化管理从表面上来看是增加工作量和工作任务,其实不然,精细化管理正是去伪求真的过程,正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简化流程,推新覆旧、推陈出新,迫使变革创新。近些年来,我县的公共卫生事业一直徘徊,陶醉在自我满足和安于现状,缺乏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事业。当下全县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特色服务、没有主流思想、也没有主导地位,缺少创新意识,依然保持在原始阶段。如今瞬息万变,要居安思危,要树立起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比如倘若我县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程度更高,把现有的区域健康管理平台做成开源式和开放式信息交换平台,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公共卫生、人人服务公共卫生、人人享受公共卫生”局面,做成可以在智能 上服务的APP形式,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查询、更新和维护,也可做成具有脱机和联网并用等功能的应用软件。如此以来,公共卫生服务不再只是由责任医师参与的被动式服务,基本信息记录、维护、更新不只由责任医生完成,而可以由全部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更新、自我修改、自我受益。当然要发动全民参与,务必要把健康管理平台做成有吸引力和对参与者受益的平台,比如健康平台可以有健康教育资料,自我健康管理提示,生老病死的信息记录等,成为有个性的个人生活档案(同如学信网形式)。毋容置疑,这正是创新和特色服务,正是解放思想和解放生产力,更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目标。又如,碧莲镇中心卫生院执行的公共卫生6S核心服务理念,为百姓提供微笑(Smiling)、专业(Special)、规范(Specification)、系统(System)、高效(Speedy)、安全(Safely)管理和服务,充分体现创新和别具匠心,效果显著。三、精致服务规范要求是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必要措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以若把公共卫生工作做精做细,必将有所规范,有所目标参照。而今,我省每年出台的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正值参照,我县每年下发的实施细则和考核评分标准恰是管理目标。以若把公共卫生工作做精做细,必将涉及管理模式精细化、服务内容精细化、考核形式精细化、绩效分配精细化等等。这几年,笔者体会到公共卫生管理模式精细化是要把村居、辖区卫生服务站、下属卫生院网格化管理、分片分区包干,责任到人,权责分明。具体到岗位设置、人员安排、岗位职责确立和责任医师的择优竞选等方面。要精心订立制度可行、计划可施,要执行月计划、月考核和月检验,精确到“一事一议一评”,精准到时间和空间分布统一布施,工作具体安排,菜单式任务下达,精细到个性需求和全局管理互补,团队形式与个案服务互相,医者与群众关系互动。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覆盖全员”的管理格局。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精细化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重轴,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如碧莲执行“5W”和“6D”模式,是要时常提醒责任医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要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事、定量、定质”等目标管理。结合卫生强县和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卫生局下发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细则等指标,明确以重点慢病、健康教育、预防和妇幼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重点工作,确立以高血压分级管理、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和老年人保健为重点服务对象,提高辖区居民规范建档,完善和规范档案项目,具体内容定指标、具体形式有指导,具体方法有指示。公共卫生考核形式精细化是要体现劳动价值和客观反映事实,具体要实行“四统一”原则,即“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方式、统一奖惩”,统一标准是准绳,统一质量是核心,统一方式考核为公平,统一奖惩制度为激励。公共卫生绩效分配精细化就要制定绩效考核、资金分配方案和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精确任务、细化目标、分清责任,量化考核和量化补助,执行项目管理和项目计费,本着花钱买服务、实惠为百姓、工作求实绩的态度,本着分项目、分内容、按要求及分项目考核、依项目分配的精细化管理,将服务数量、质量、难度、群众满意度与分配挂钩,做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本着精、准、细、严的原则,做好考核和分配。强化责任意识,强调效果和目标管理。把简单事做成不简单,把平凡事做成不平凡,把平常事变为不寻常,就是难事。这贵在精益求精,贵在持之以恒,贵在精确、精准、精益和精细。常言道:“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这恰恰只因“蝴蝶效应”变观全局的辩证关系。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强化责任意识,强调奉献精神,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服务做细、做精、做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彩,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树立精心安排,精明决策、精确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的观念。倡导宏观正确,责任明确,措施准确、细节精确的工作作风,精耕细作,做足精细,为我们公共卫生事业而增光添彩。永嘉县碧莲镇中心卫生院王仁杰2013年9月14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