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与贯彻执行残疾人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两篇区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和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改善社会民生,促进和谐,*区人大常委会经研究,由法工委牵头,以执法检查的形式,于上段时间对本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情况进行了检查调研。*区政府残工委、区残联及卫生局、教育局、劳动保障局、文广新局、建交局、民政局、司法局、区法院等部门单位按照区人大常委会要求,认真开展自查整改。检查调研组在听取残工委及相关部门自查汇报的基础上,先后召开包括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疾人工作专干、福利企业、残疾人代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4个,并前往部分街道调研,实地视察了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九龙福利院(区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及部分社区康复训练活动室、福利企业等,基本摸清了本区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情况和残疾人工作开展的主要情况。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截止*年*月份统计,*全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6585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数的3.1%。其中,听力语言残疾人830人,占12.6%;智力残疾人587人,占8.9%;肢体残疾人3705人,占56.3%;视力残疾人752人,占11.4%;精神残疾人711人,占10.8%。近年来尤其是本届以来,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认真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在残疾人康复、教育、保障救助、扶贫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区于*年被省残工委命名为全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区残联先后荣获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总体上看,*区残疾人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比较有力。区政府对学习宣传残疾人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比较重视,将“一法一办法”及其配套的残疾人教育、就业条例等列入区“五五”普法宣传规划,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督促各级各有关方面加强残疾人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区残联也专门制定残联“*”普法规划,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等重要时机,采取广场咨询、散发宣传资料、放映法制电影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坚持维普并举,在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相关法律和维权咨询宣传。区属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配合,重点对残疾人保障的相关政策、残疾人工作的成效亮点、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典型事迹等方面内容进行宣传报道。通过不同层面的宣传引导,本区已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二)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区政府坚持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主任、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确保相关工作职责有效落实。健全区残疾人联合会,还相继成立了盲人、聋人、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镇(街道)一级基本配备了残联理事长,明确了正科级待遇;在所有50名以上残疾人的村(社区)配备了残疾人专干,其他村(社区)也明确了残疾人工作联系人。同时,本区于*年制定实施了关于扶助残疾人若干政策意见,*年制定了*区残疾人工作“十一五”规划,*年出台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施意见,为*不断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三)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区政府按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完善残疾人康复设施,除建立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外,依托镇(街道)和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6个镇(街道)建立了康复指导站,在10个社区和21个村建立了康复训练活动室,逐步增添康复训练器材,最大限度为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创造条件。近两年来,有2465人次残疾人完成康复训练,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和安装助听、助明、助行等方面的辅助器具3000余件(套),有2000余名残疾人藉此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同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低残疾缺陷,加强对孕妇产前筛查诊断,本地人口2008年出生缺陷率降至8.7,远低于*市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以实施和深化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为抓手,逐步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标准,对贫困残疾人给予生活补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对部分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行补贴,对“三无”、“五保”和重度残疾人实行集中供养和托(安)养,认真做好取缔运营后残疾人三轮车车主的转岗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并积极开展为残疾人免费体检、维修房屋、安装“信息家园”服务电话以及节日走访慰问等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近两年来,全区投入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其他帮扶救助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近1400万元,促进了残疾人整体生存条件的改善。(四)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区政府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全区近年来三类残疾少儿的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对义务段就读的残疾少儿,主要采取在区内学校随班就读,少数送市聋哑学校就读,并开设了一个智残少儿托养班。同时,实行残疾少儿结对助学、减免费用,鼓励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先后有10名被高校录取的残疾学生获得奖励资助。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本区积极发挥35家福利企业的就业安置主渠道作用,有1132名残疾人实现集中就业。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镇(街道)和村(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落实人员和职责,加强就业意愿调查和公益性岗位推介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近两年来共介绍残疾人零散(灵活)就业成功286人次。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在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同时,加强残疾人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先后组织举办电脑操作、家电维修、保健按摩、美容美发、种(养)殖等方面的培训5个班次,有近100人次残疾人参加学习培训,另选送18名残疾人参加市级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就业培训,使这部分残疾人增长了劳动技能,并陆续找到了工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在发展残疾人事业,开展残疾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照“一法一办法”的要求,与广大残疾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方面的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是:(一)贯彻执行法规政策相关要求尚有差距。当前落实残疾人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环境氛围尚不浓厚,社会上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认识依然比较模糊,公众对残疾人也多止于传统道德意义上的同情和怜悯,少数单位和个人在招用工等场合还存在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轻视残疾人工作者现象。同时,残疾人自身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残疾人对依法保障与自尊自立之间关系的认识尚有偏差,片面强调残疾因素,有依赖思想。另一方面,落实相关工作职责存在欠缺,残工委成员单位间统筹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在执行落实有关政策、规定方面常常“各自为战”,一些扶残助残的政策措施缺乏整合,影响了推进工作的整体效能。部分基层单位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于自觉履行法定的职责和义务,维护和保障残疾人享有与健全人平等的公民权利方面,工作的主动性不强,办法不多。区残联工作力量配备尚显不足,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均身兼数职,致使履行本位职责,开展残疾人工作的时间、精力难以保证,个别地方存在人员、待遇不到位的情况,与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二)残疾人生产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残疾人在寻求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方面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其生产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全区1282户低保家庭中有41%左右为残疾人家庭;全区近6000户残疾人家庭中,贫困线以下的占比达8.85%,远高于全区的贫困户比率(贫困户数占全区总户数的1.38%)。全区适宜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当前尚有10%的工作无着落,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经济组织等各类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职责不够到位;福利企业嫌优惠政策力度不足,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数量有减少趋势,特别是近期经济不景气,加剧了残疾人失业和再就业困难。现有的残疾人社会救助、补贴等政策存在“门槛”,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残疾人群体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而近两年来残保金年度收支盈余增幅较大(至*年底累计结余2433万元),在加大保障救助力度,扩大帮扶受益范围等方面尚有潜力可供挖掘。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内前些年建设的残疾人集中托养场所、康复设施等已不能满足需求,一些老旧训练活动器材缺乏更新,制约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深化开展。(三)残疾人教育文体工作比较薄弱。本区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尚显薄弱,义务段残疾少儿教育缺乏针对性的师资力量,尚未建立特教班,目前随班就读的就学方式使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很难全面照顾到这部分残疾少儿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容易造成残疾少儿心理自卑甚至自闭,影响教学质量,残疾人接受高等(成人)教育的面还比较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和广度也有待加大,总体上我区残疾人教育工作的成效还不尽理想。同时,*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缺乏的问题依然突出,针对残疾人群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还不充足,尚缺乏有关扶持和引导的政策措施。组织残疾人开展文体活动的力度相对不足,且受活动场所限制,使残疾人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不够经常广泛,缺乏积极性。(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年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对“无障碍环境”单列一章作出专门规定,体现出国家对推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城市道路、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中逐步强化了无障碍建设的规范要求,城镇主干道路上基本设置了盲道、坡道,但仍有部分新建、改建的商业楼宇、银行、宾馆以及公交车站、旅游景区未建立无障碍通道,相当一部分原有的公共建筑如机关办公楼(服务大厅)、电影院、图书馆、文化宫、少年宫等尚未进行无障碍改造。并且,城镇道路特别是商业集中路段上的盲道被设摊或停车占用甚至被破坏的现象比较突出,而相关执法管理相对薄弱。此外,为残疾人提供公共信息交流服务方面还有欠缺,给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带来不便。三、几点工作建议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省委、省政府随后研究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委发*3号),对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结合梳理此次检查调研中各方面的意见反映,就进一步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推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坚持每年一次专题听取和研究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评估考核体系,将残疾人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内容。要明确区残工委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和落实工作制度,加强对各级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相关法规、政策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统筹协调,重点建立残联与民政、劳动保障、卫生、教育、工商等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整合有关扶残助残的政策措施,增强推进残疾人工作的合力。要强化基层基础,逐步改善村(社区)残疾人专干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不断完善以区残工委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职责明确的残疾人工作格局。(二)不断深化残疾人保障和服务。要继续加大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财政投入,建立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要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逐步更新和增配公益性康复训练活动设施器材,突出康复训练指导和心理疏导,拓展服务功能。改造扩建残疾人托养机构,鼓励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和居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