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必须养成的几种数学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学生各种学习习惯中,数学学习习惯是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培养数学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而且可以形成学生严谨细致、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成长是终身受益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很多,不少学习习惯和其它学科是相互交叉的,需要教师、家长共同培养。但有些学习习惯是数学课程特有的,或者说是学好数学课所必有的,数学教师要重点培养。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心得,认为以下几类数学学习习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培养,让其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数学课课前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前,学生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这样,听课时学生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开始可以以学习任务的形式要求于学生,并进行检查,再逐渐养成习惯。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表明:学过的知识短时间内遗忘得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在学后的当天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养成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如果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的。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首先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课件演示过程、板书内容、动作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其次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要如何改正,如果让自己回答应该怎么说。课堂上不仅要听、看、想,而且还要记笔记,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一齐配合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认真思考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合作探究的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意识,养成合作、探究习惯。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把自己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合作精神,实现合作共赢。“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手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说、敢做。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画龙点睛,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探究。当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其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必然增强。四、培养学生敢于回答、敢于质疑的习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回答问题、正确回答问题的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不完整,教师应多鼓励,表扬他敢于“说”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一种压力而不敢说;再次,教师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触动孩子的心灵,如:“棒棒棒,你真棒!”“哪个孩子能帮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你的发言真精彩。”等等,当学生回答不上时,教师应当对他们投以鼓励的目光,请他们先坐下并轻声安慰:“别着急,先想想,等一下再说,好吗?”最后,教师在请学生回答时要面带微笑做一个请的动作,学生会觉得老师很尊重他很想请自己起来回答问题,这样增强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发现的开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五、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独立作业的习惯数学是一个严谨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一丝差错。养成答题规范的习惯不仅可以形成知识系统、提高学生成绩,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人生观。数学各种题型一般都有固定的解题格式,不同的题型解题格式也不一样。比如解方程有解方程的格式,应用题有应用题的格式,教师要从小学开始让学生形成按要求规范答题的习惯,从每次演板抓起,从每次作业抓起,让习惯成自然。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在课后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可以加深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小学生做作业一般有两种情况下不能独立完成,一是学生课下完成时同桌之间相互商量甚至抄袭,二是少数家庭作业学生依赖家长的监督和辅导。对此,教师要向学生讲清独立作业的意义,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和家长配合,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六、培养学生联想建模、举一反三的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必须善于寻找数学规律,善于总结。教师在引导学生思维的时候,要善于帮助学生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时联想已经学过的数学模型,将一些数学问题分门归类,利用转化思想,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比如“鸡兔同笼”问题就是一个数学模型,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呢?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习惯,利用模型方法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同时,教师要能够培养学生触类旁通,把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起来,整理成框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它不仅有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 , 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检查验算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具体做法有很多,如,教师先示范读题方法,学生边指边读,强调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遇到不懂的及时作上记号,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在数学教学和学生作业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格式规范的习惯以及积极挑错、改错的习惯。学生做完题了,要养成一种回头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回头检查不仅是考试时做完后要检查,平时作业、上板演算都要学生检查,让学生养成凡是做过的题目都要回头再看一遍,再验算一次的习惯。这既是对于演算结果的验证,又是演算能力的进一步锻炼,还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得力途径。通过老师日积月累的督促,慢慢地学生也会养成检查验算的好习惯了,这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以后学习、生活都有很大好处。“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并非神话,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付出。想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