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 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第一课时一、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 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2. 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二、 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 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2. 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3. 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4. 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1)视唱旋律。(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第三课时一、 演唱歌曲花非花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本课学习。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4.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6.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等多种形式表演。第二课 月下踏歌教学目标1. 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2. 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合,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3. 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乐,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4.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5. 背唱歌曲转圆圈。6. 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和银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的分类。教学建议1. 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少数民族资料,然后在课上交流分享。2. 在聆听阿细跳月教学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把乐曲中主要变化和音乐要素列出,指引学生边听边记录。3. 可以把与火把节同一主题的民族器乐曲剪辑出来作为拓展曲目,让学生感受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民族乐器音色表现力的感受和理解。第一课时一、 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1.从节奏律动导入,运用歌曲阿细跳月的引子和主题节奏来设计节奏律动,请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主题记忆。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4.再聆听乐曲,用动作表达弹拨乐器演奏的越短和情绪越来越强烈的卫生。二、聆听管弦乐火把节片段1.从民族风情导入。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3.重点聆听第一段。(1)第一遍:要求学生为音乐伴奏。(2)第二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和木管组。(3)第三遍:要求学生听到重音重现时,做擂鼓动作。4.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第二课时一、 演唱歌曲转圆圈1. 导入: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2. 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3. 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4. 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5. 学唱歌曲,处理歌曲。6.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第三课时一、 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1. 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2. 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3. 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4. 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5. 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第三课 银屏之声教学目标1. 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表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2. 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和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3. 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4. 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5. 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教学建议1. 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同时,播放其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好感受音乐和电影画面的有效结合。2. 在本课学习中,除了让学生介绍相关影视剧情,观看视频片段外,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影视中的歌曲,感受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效果。3. 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教科书里的影视歌曲做一个盘点和回顾。第一课时一、 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1. 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请看过的学生讲一讲其中的故事。2. 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3. 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那一段最能感动自己。4. 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蜜和温馨。二、 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1. 复习小小少年,简单回忆电影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2.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3. 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的自豪心情。4. 鼓励学生传编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情绪。第二课时一、 演唱歌曲滑雪歌1. 从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入手,复习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请同学感受两首歌去的不同。2.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3. 视听歌曲学律,为歌曲划分节奏。4. 学唱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5. 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和造型。第三课时一、 演唱歌曲DO RE MI1. 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2. 复习巩固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排列中,感受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3. 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4. 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和唱效果。5. 分小组和角色进行表演唱。6. 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场的其他插曲。二、 学吹竖笛第四课 美好祝愿教学目标1. 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2. 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增加歌曲的气氛,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3. 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4. 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名称和所属的乐器组别。教学建议1. 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演唱能力,为歌曲的第二乐段编配简单的二声部让学生唱一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2. 在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时,结合台湾著名民族音乐家关乃忠为介绍各类民族乐器而制作的管弦丝竹知多少片段,提供学生聆听。第一课时一、 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1. 导入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时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2. 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病听出演奏的乐器。3. 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主题一和主题二的不同情绪,熟悉主题旋律。4. 聆听乐曲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从鼓的不同奏法、鼓点的变化以及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去感受和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面。5. 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出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旋律。6. 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曲作者。二、 演唱歌曲拍手拍手1. 进行发声练习。2. 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3. 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随音乐拍手表达对文明有爱的赞美。4. 学唱歌曲。5. 完整、充满热情演唱歌曲,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添加热烈的气氛。6. 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并唱一唱。第二课时一、 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1. 展示社会公益活动照片,导入本课学习,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2. 聆听歌曲,可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3. 启发学生发现和找出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节奏。4. 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 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旋律。6. 可提供群星演唱的和童声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给学生聆听,感受不同人声的效果和歌曲的处理。7.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表演方案,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处理歌曲。第五课 快乐的阳光教学目标1. 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式。2. 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不同风格和情绪。3. 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并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4. 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5. 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6. 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教学建议1. 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的比例,适度增加器乐和欣赏方面的内容。2. 歌唱训练采用头声带动夸张的母音训练方法。3. 在聆听太阳的光辉时,剪辑十二木卡姆的片段提供给学生作对比聆听。第一课时一、 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1.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内容。2. 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高潮部分。3. 跟着音乐哼唱,分析歌曲旋律的进行方式。4. 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二、 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1. 复习聆听学过的外国歌曲导入。2. 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3. 再次聆听歌曲,结合音乐中特有的古典,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4. 回顾几首学过的外国民歌,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感受不同的风格和情绪。第二课时一、 演唱歌曲榕树爷爷1. 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2. 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