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B类)第13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世界教育历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卢梭 D杜威2按照马克思主义者观点,教育起源于( B )A本能 B 劳动 C 无意识模仿 D竞争3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学思想的专著是( D )A理想国 B大教学念论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学记4教育者就是( C )A教师 B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者 C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D传道者5被公认为现代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C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6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A 孟禄 B凯洛夫 C 加里宁 D勒图尔诺7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包括( D )A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B教育的终身化 C教育的全民化 D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8社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C )A伦理本位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9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属于( C )A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B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C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D教育对个体的负向功能10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B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11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是( C )A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 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D理论本位的价值取向12按照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观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B )A教育与政治制度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文化相结合 D教育与经济基础相结合13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 C )A政治思想的教育 B政治立场的教育 C思想道德的教育 D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14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15教育功能为显必功能和隐性功能的依据是( C )A作用的对象 B作用的方向 C作用的呈现形式 D作用的目的二、多选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ABCD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E地理起源说2农业社会的教育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ABD )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教育阶段性的出现和强化C教育的终身化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E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对教育功能进行划分的角度可以从( ABCE )A作用的对象 B作用的方向 C作用呈现的形式 D作用的前提 D多维的复合4教育目的功能主要包括( ABD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管理功能 D评价功能 E执行功能5智育的任务包括(ACD )A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力 C发展学生智力D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 E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教育2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3智育:想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四判断改错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是教育的个体功能( x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是农业社会的教育特点( x )3家庭教育不属于教育的形态( x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要说明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2简述教育对文化的影响3简述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5简述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的基本依据。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育的个体功能2.分别阐述现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6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 单轨制最早产生于(c)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2.我国已1922年颁发的壬戌学制,通称(a)A.六三三制 B.五三二制 C.四四三制 D.六四二制3.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b)A.社会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互动关系4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是(d)A.自我意识缺失 B.心理问题减少 C.行为问题减少 D.学习目的实用化5.教育区别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通特征(a)A.有目的培养别人 B.有专职教师 C.有专门的教学场所D.有特定的教学对象6.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c)A.从属地位 B.主导地位 C.主体地位 D.边缘地位7.教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这就要求教师履行(b)A.父母角色 B.榜样角色 C.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D.青少年角色8.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是(c)A.培根 B.苏格拉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9.强调课程的内在逻辑,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属于(c)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边缘课程10学校的校风属于(b)A.物质性隐性课程 B.观念性隐性课程 C.制度性隐性课程 D.心理性隐性课程11.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a)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生活课程 D.经验课程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主要有(bcd)A.思想 B.政治 C.经济 D.文化 E.体育2.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比,教育制度具有(ade)A.客观性 B.取向性 C.任务性 D.强制性 E.历史性3.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abcd()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社会教育4.教师的职业形象主要包括(abc)A.教师的道德形象 B.教师的文化形象 C.教师的人格形象 D.教师的外部形象 E.教师的教学形象5.学生的主体性具体包括(bcde)A.自我意识 B.创造性 C.调控性 D.选择性 E.独立性6.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abde)A.强调内容的统一性 B.强调内容的实用 C.课程主要的内容来自儿童的经验D.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 E.课程主要内容来自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2.义务教育: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性事业。3.学生的主体性4.校本课程5.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6.课程标准: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发挥着教育工作者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工作。7.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四、判断改错题。在题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被称为广域课程、统合课程的课程是核心课程。(x)综合课程2.强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是学科课程。(x)活动课程3.我国现行学制是单轨制。(x)双轨学制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2.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联系。3.简述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4.简述校本课程的优势。5.简述中小学生时代发展的特点。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1.论述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第79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a)A.教学策略 B.教学设计 C.教学思想 D.教学模式2.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b)A.23人为宜 B.58人为宜 C.10人以上为宜 D.20人以上为宜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的是(b)A. 蔡元培 B.亚里士多德 C.孔子 D.斯坦豪斯4.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属于(c)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 D.感情教学理论5.数学、物理中基本事实、概念、命题、原理、历史、地里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都属于(b)A.程序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目标性知识6.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基本单位,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的观点是(b)A.哲学趋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的教学 C.认知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7.为满足生理、心理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属于(a)A.情感型失范行为 B.目的型失范 C.传统型失范行为 D.价值取向型失范8.传统教育中的双基是指(c)A.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 B.基础研究和基本思路 C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D.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9社会学在解释学生失范行为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研究取向:一类是结构模式。另一类是(c)A.目标模式 B.内容模式 C.过程模式 D.方法模式10.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学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被称为(a)A目标型失范行为 B.价值取向型行为 C.情感型失范行为 D.传统型失范行为11.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一阶段是(b)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12.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c)A.活动课时制 B.开放课堂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13.学生们自发组织的环卫小卫士活动属于非正式组织的(c)A.自娱型 B.消极型 C.亲社会型 D.反社会型14.导生制的创行者是( a )A.贝尔和兰卡斯特 B.纳托普 C.帕克斯郝特 D.华生15.特别重视强化作用的教学理论流派有( b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C.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和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当代教学观变革的主要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