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代首饰史目录1清朝发展的历史特点及他的民族性。 2清代工艺文化上的特点(与其他朝代的异同)。3清代工艺和首饰的材质及吉祥图案 4清朝的首饰特点(包括一些饰品工艺上特点)。从首饰的各个饰品中来讲述,材质和图案的结合。 手镯、头饰、耳饰、项饰、手饰、佩饰、服饰等等。5最后总结整体特征以及对现代首饰的影响。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吼,今钟上钮。饕餮:好饮食,立 于鼎。睚眦:性好杀,立于刀环。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今门铺首。金猊:也称金吾, 形似狮,性好烟火,立于香炉。蚣蝮:性好水,立于桥柱。主体内容一: 清朝发展的历史特点及他的民族性。公元 1616 年,女真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诸申)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天聪九年(公元 1635年),皇太极该女真为满洲,公元 1636 年,皇太极等皇帝位,改国号大清,是为清太宗。顺 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到18世纪后期,人口增值3亿左 右,是当时亚洲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一步 一步的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的部分领土被外国侵占。宣 统三年(公元 1911 年),资本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满清黄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 建君主制度。清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起,共历11 帝,统治 276 年。随着清朝的建立、强盛、衰微及 至灭亡,直接牵动着中华服饰艺术风格地重大变化。女真族原是尚武地游牧民族,有他们地 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服饰的文化。他们打败明朝统治者之后,就想用满洲地服饰风格来同化汉 人,用满族统治汉人地意识推行服饰改革,随之一些装饰品也会随着服装地改变而改变。可 以看出这时的首饰之类的都是以满族的意识来改变的,也就是说清朝的饰品就是满族的饰品 的特点。可以这么说他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民族饰品。二:清代工艺文化上的特点(与其他朝代的异同)。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发展趋于保守。其金银首饰之作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 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一曲恬淡的风格,而越来越多地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 也越来越浓厚。如果从中国金银器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浏览而过,至此便会产生一种截然不同 的感觉,那其行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的色彩斑斓,特别是那满眼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 不可企及的高贵和诠释。这一切都和明清两代整个宫廷装饰艺术的总体风格和谐一致,但却 和贴近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银器制品迥然不同。然而,明清两代金银制品的发展轨迹明晰可见, 其分野之界限也十分鲜明。大体上说,明代金银器上委托锦生动古朴的风格,而清代则极为 工整华丽。在工艺技巧上,清代金银制品的那种细腻精工,也是明代所不可及的。清代金银制品保留下来的较多,大部分为传世之作。皇室乃是集中保存大量金银制品的 精华之地。从风格看,清代的金银制品既有传统风格的继承,也有其他艺术、宗教及外来文 化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继承、吸收古今中外多重文化营养因素的基础上,清代的金银工艺品 才获得了空前发展,从而发展出前所未有的洋洋大观和多姿多彩。当时的皇亲重臣、富商世 贾、地方豪绅无不以使用大量金银制品来显富争胜。而皇室使用金银量之庞大,更是令人叹 为观止。清代金银制品的器形和纹饰也有很大变化,以全无古朴之意,一味追求富丽华贵。其造 型随制品的功能的多样化而更加绚丽多彩,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或格调高雅,或富丽 堂皇,再加上加工精致的各色宝石的点缀搭配,整个制品更是色彩缤纷、金碧辉煌。清代金 银制品的加工特点可以用“精”“细”二字概括。在制品的造型、纹饰、色彩调配上,均达 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如清朝的铜镀金架香水瓶(彩图2-1)彩图2-1铜镀金架香水瓶铜镀金三角形立式支架上每面各有一扇蓝玻璃蛋形小门,上设半圆形铜镀金手柄用以 开关。打开小门,即可见带盖蓝玻璃小瓶。瓶架底为三弯式支腿,上附圆提环。蓝玻璃小门 和玻璃瓶的局部均饰彩色贴花及彩绘花,并有铜镀金边饰。此香水瓶构思巧妙,装饰华丽, 精美的包装烘托出香水的高档次,是清宫用化妆品中的极品。还如清朝的金嵌珠錾花杯盘,杯壁上满錾游龙、运铎、缠枝莲花等纹饰,并均匀对称地 点缀洁白高雅的珍珠,杯耳的设计既为别致,以镂空篆书的“万寿”二字构成,其顶端以莲 花为托,托上个镶嵌一颗珍珠。此杯盘造型新颖典雅,花纹丰富圆润,咱文细腻精美,是皇图2-16金嵌珠鑒花杯盘(清帝寿辰时的御用酒杯。(图2-16)彩图2-2的细节彩图2-2金镶玉龙戏珠纹项圈彩图1-2是金镶玉龙戏珠纹项圈。全器以金为皮,以玉为骨,以金裹玉,形成黄白相间 的效果。玉骨8条,或以金嵌宝(嵌物脱落)相隔,或以龙首相隔。主体纹饰龙的刻画最为 生动,戏珠龙张口拱珠,双目圆睁,角、发向后;边饰层次多,构图多样、繁复。全器运用 了范铸、錾花、累丝、掐丝、炸珠、焊接、镶嵌等诸多工艺,复杂而细腻。彩图1。高2厘 米,直径18厘米。清代花丝工艺在明代的基础上更为精致,其制品出首饰外,还有瓶盒等容器,其形制多 样,细腻华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银累丝花瓶,既为这类制品的代表作之一。花瓶通体做 成菊花形,先以银丝分瓣累制,在焊合成型,瓶口外撇,颈细,颈部有一累丝精环,鼓腹下 垂,底部有圈足,每个菊瓣内有均匀细腻的凤状花叶纹。(图2-17)- 17觇累甦花瓶(清)继宋、元、明之后,清代的复合工艺也很发达。金银制品于珐琅、珠玉、宝石等结合, 相映生辉,更增添了宫廷物品的高贵华里。清代还出现了在金银制品商点烧透明珐琅,或一进掐丝添烧珐琅以及金胎画法郎等新工 艺,这类作品在清宫和广州地区非常流行,造型别致,色条浓郁或有雅丽,更增添了宫廷物 品的富贵气息。珐琅瓜形胭脂盒,(彩图2-3)清晚期,通高3.5cm,直径4.5cm。盒圆形,由盖、身两部分组成,并锤錾出等距的凹线条纹,使盒体呈现出丰满的瓜瓣 形。盖顶部饰瓜蒂、瓜叶形盖钮,与盒之造型相呼应。盒体为银镀金质,局部施以透明珐 琅彩,主要颜色为水粉、水绿,又以蓝、藕荷、红等色加以点缀,绘制竹、兰等图案。粉 盒造型别致,花纹布局疏朗,色彩淡雅,历经百余年至今不失原貌,反映出清晚期手工艺 品精湛的制作水平。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彩图2-4)清晚期,通长27.9cm,宽12.5cm。清宫旧藏。 把镜由镜身、镜柄两部分构成。镜身呈椭圆形,正面为玻璃镜,用以照面;镜背以珐琅 彩“卍”字纹为地,中间嵌“囍”字,四周环绕八宝纹。沿镜边嵌透明蓝珐琅描金花卉镜圈, 用以固定镜面、镜背。镜柄为棍状直柄。镜身、镜柄由卷草纹孔雀绿染牙和刻瓜式珊瑚珠 衔接。柄底端嵌铜镀金箍并系有带珊瑚珠的黄丝线穗。此镜是清代晚期广东进呈朝廷的贡物。制作中选用玻璃、铜、金、象牙及珊瑚等多种 材质,并施以画珐琅、透明珐琅、描金、画彩、象牙雕刻及染色、铜镀金錾刻、镶嵌等工 艺,将把镜制作的造型美观,色彩艳丽,纹样生动,寓意吉祥,反映了清晚期广东制镜的 工艺水平。彩图2-3珐琅瓜形胭脂盒,清晚期,通高3.5cm,直径4.5cm。彩图2-4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作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形成了不 同风格和技术特色的“南玉” “北玉”制玉中心。清代的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列品和 玉佩饰最为发达。翠雕双獾佩(彩图2-5)。此配件,翡翠绿色浓郁,玻璃地,镂雕两只獾首尾相衔。双 獾是双欢的谐音,隐喻夫妻和美,是清代玉雕中常见的题材。彩图2-5,翠雕双獾佩清 长4.8厘米 宽3.4厘米北京朝阳区高碑店荣禄墓出土陈设品有按青铜器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种仁兽,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 花鸟玉山,浮雕图画式的玉屏等。玉佩的品种更为丰富,成为各阶层民俗十箱和服饰广泛佩 戴使用的装饰品和吉祥物。此外建有使用功能的各种玉器皿,文房用品数量和品种也叫历代 多有增加。清代玉器在制作上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前期治玉重视选料,由于开采条件改善, 才几代的优质白玉、羊脂玉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石器如,(彩图2-6)。材质的精美, 为这一时期能产生许多珍宝型艺术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艺加工方面,涿工精巧,光工 细腻。乾隆时代的玉器皿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棱角多成 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特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 上也很讲究,一般希光初看不见琢镟的痕迹,细光能达到玻璃光亮度。清代中期以后,玉器 生产渐入衰落,不但规模减退,工艺制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规模越益粗糙。如所琢树木花草枝 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圆润的,符合生态的形象,仅以两面削琢的角形凸起代替。花卉图案也 不再细致的琢出枝叶的穿插、花叶翻卷的形态,太多取平面的浅浮雕处理。尤其是器皿轮廓 线大多拖泥带水,转折含混。许多该做圆雕处理的玉陈设品、玉人、玉山、甚至小件玉佩、 玉附的背面,也采取用工极少的粗处理方式。彩图2-6清 白玉雕螭龙贡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