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传统学说 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 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 5 倍。 在糖尿病I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H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H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 糖尿病I型。二、精神因素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 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 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 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三、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 60%-80% 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 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 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 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 25 岁至 75 岁,肌肉组织 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 47% 减少到 36% ,而脂肪由 20% 增加到 36% , 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 因之一四、长期摄食过多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B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 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 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 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五、感染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 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六、妊娠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七、基因因素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1型糖尿 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 HLA-D基因损伤;H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 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 病是一种基因病。糖尿病诊断新标准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注: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糖尿病分型1. 临床阶段正常血糖正常糖耐量阶段高血糖阶段糖调节受损2. 糖尿病病因分型1 型糖尿病:两个亚型2 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 妊娠期糖尿病3. 2 型糖尿病最多见:占糖尿病者中的 90% 左右中、老年起病:近来青年人亦开始多见 肥胖者多见:常伴血脂紊乱及高血压 多数起病缓慢,半数无任何症状,在筛查中发现 发病初大多数不需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程序2型糖尿病的治疗程序(1)2 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 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的出现和加重饮食治疗的目标和原则1、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 保证青少年的生长发育2 、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来获得理想的代谢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3、饮食治疗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4、热量分配:2530 %脂肪、5565 %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5 、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 / 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6、食盐限量在 6 克/ 天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7 、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叶酸的补充以防止新生儿缺陷8、钙的摄入量应保证 10001500mg/ 天以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糖尿病人家庭饮食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所致,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呈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糖尿病可进一步引发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体内许多系统受损,特别是对血 管和神经。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其中,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对糖尿病的治疗历来有“三驾马车”的形象比喻, 即饮食治疗、 体育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其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如果控制得好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 所以,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 以下几点:1、饮食治疗的思想准备:在糖尿病人饮食治疗初期,对病人 及其家属都是一项艰苦的任务。 在想多吃而不能多吃, 爱吃又不能吃 的矛盾中,一定要认识糖尿病的发生、 发展,预后和饮食治疗的关系, 坚定信心,坚持饮食治疗。2、适当控制主食量:在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养麦等) 25030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 35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450550克。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 物如红薯、土豆、山药、莲菜、粉条、粉皮等,如果食用可相应减少 主食量。待血糖下降和尿糖()减少后,也可适当增加主食 25 50 克。主食要轮换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病人要注意 总结进餐与血糖、尿糖之间的变化规律,做到病情稳定、主食固定, 病情波动,及时调整。要灵活掌握,具体应用,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使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之内。3、合理安排食物比例:控制饮食绝不是意味着尽量少吃,因 为长期饥饿, 热量不足可导致机体自身消耗, 不仅会出现消瘦、 抵抗 力减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医嘱,合理安排 每日总热量、 蛋白质、 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 订出自己较理 想的食谱。4、合理进食:糖尿病人每天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 稳定性,尽量不要吃零食,戒烟、忌酒。5、中老年糖尿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饮食 中还要严格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 应少吃或不吃,鸡蛋每日最多不超过两个。6、食物宜粗不宜精。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尽可能多吃些粗杂粮 及豆类,蔬菜,以绿叶菜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 等。这些食物中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又含有较多的粗纤维, 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过快, 还有降低胆固醇, 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 便秘的作用。7、严格限制蔗糖及甜食。糖尿病人不要吃食糖、糖果、蜂蜜 和甜食以及含糖饮料。这些高糖食物易被机体吸收而促使血糖升高、 增加胰腺负担,从而加重病情。8、病人与家属要学习营养治疗知识,基本掌握常用食物所含 的主要营养成分,尤其是含糖量。同时,要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多吃, 哪些食物可以少吃, 哪些食物是禁食, 要做到心中有数, 还要懂得营 养价值相等食物的互换法。9、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水果,这是病人 和家属十分关心的问题。 水果中含有较高的果糖与葡萄糖, 而且易于 消化和吸收, 所以吃水果后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对病人不利。 但也不 能因此一概不让病人吃水果。 要根据病人的血糖、 尿糖的控制情况灵活掌握。如空腹血糖不超过11mmolh(2000毫克/ dl ),尿糖不超过3个加号,又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可以少量吃些水果,但要掌握 好,不要大量吃,每天最多吃 150200 克。据测定:香蕉、桔子、 苹果、梨含糖量为中等: 甜瓜、西瓜、樱桃含糖较少, 可以首选食用; 西红柿、黄瓜含糖很低,可以适当多吃些以代替水果。糖尿病人若能按以上饮食要求认真照办, 并持之以恒, 对控制病情、预防合并症定有成效。糖尿病人饮食“六宜三不宜”对糖尿病人来说,甜品基本不碰、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那他们到 底能吃什么?营养专家为糖尿病人开出了健康食谱。兰州军区总医院的营养专家认为,首先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许多种 水果,因为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也少吃碳水化 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等;最好也不要饮酒。糖尿病人可以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如玉米、小麦、 白菜、韭菜、豆类制品。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 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多吃含钙的食物。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 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富含硒的食物。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如鱼、 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如鱼、奶、白菜、 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此外,南瓜、苦瓜、洋葱、黄鳝等对病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调节血糖浓度的功能,适宜多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