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 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 1. 原理 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 (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 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 (1) 检验应在温度 (25 1)C , 相对湿度 65%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 (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 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 呈90。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 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如图 14-1 所示最终刮样形 状应与示意图相似。 图 14-1 刮样形状示意图 (4) 刮样纸上的油墨薄层称为面色 ; 刮样纸下部的油墨厚层称为墨色 ;刮样纸上的油墨薄层对光透视称为底色。 1 一试样;2 一刮样纸;3 一标样;(5) 油墨颜色检验完毕 , 将玻璃纸覆盖在厚墨层上 。 4 一黑色横道;5 一厚墨层5. 检验结果 (1) 平版油墨、凸版油墨重点检视试样的面色和底色是否与标样近似、相符。 (2) 网孔版油墨、纸张用凹版油墨重点检视试样的面色是否与标样近似、相符。 (3) 检验结果应以刮样后 5min 内观察的面色和底色为准。墨色供参考。 二、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 14624.2-93) 1. 原理 以定量标准白墨将试样和标样分别冲淡,对比冲淡后油墨的浓度,以百分数表示之。 2. 工具与材料 (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 长200mm, 最宽处 20mm, 最窄处 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92mm59mm0.5mm, 刃部宽 9mm 处向外弯曲 25角 。 (3) 刮样纸 晒图原纸 ( 符合 ZB Y32-002), 规格 110mm 65mm。 (4) 标准白墨 (5) 标准黑墨 3. 仪器 (1) 分析天平 最大载荷 200g。 (2) 圆玻璃片 2mm 、直径 90100mm。 4. 检验条件 (1) 检验应在温度 (25 1) , 相对湿度 65% 5% 条件下进行。 (2) 观察冲淡刮样时 , 应在 D65 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5. 检验步骤 (1) 用分析天平 , 在圆玻璃片上称取标准白墨2g , 试样油墨 0.2g。用同样方法 , 相同比例 , 称取标准白墨和标样油墨。将称好的墨样分别用调墨刀充分调匀。 (2) 用调墨刀取调匀的标准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调匀的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右上方 , 两者应相邻而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垂直。尔后 , 自上而下 将油墨于刮样纸上刮成薄层,刮至3545mm时,减小用力,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 25角 , 将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最终刮样形状应与图 14-1 的示意图相似。 (4) 观察试样与标样的面色、墨色是否一致 , 若不一致 , 则改变试样标准白墨的用量 ,至冲淡试样与标样达到一致 , 按公式计算 , 得出试样着色力百分数。 (5) 刮样后 , 以 30s 内观察所反映的墨色为准。 6. 检验结果 S=(B/A) 100% 式中 S 着色力百分比 ( 以标准样为 100%), %; A 冲淡标准样白墨用量 , g; B 冲淡试样白墨用量 , g。 三、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QB 559-83) 1. 检验原理 按检验方法将油墨稀释后 , 以刮板细度仪测定其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称为油墨细度 , 以微米表示之。 2. 工具及材料 (1) 1050 m 刮板细度仪一套 ( 每一刻度 2.5 m) 。 (2) 。.lmm 吸墨管一支。 (3) 酸式滴定管一支 ( 容量为 25mL)。 (4) 调墨刀 。 (S) 放大镜 (5-20 倍 ) 。 (6) 6 号油 , 黏度 (25) 0.14-0.16PaS (140-160cP)。 (7) 玻璃板一块。 3. 检验方法 (1) 以0.1mL 吸管量取受试油墨 0.5mL 。 (2) 根据流动度的大小加 6 号油进行稀释。 范围 流动度在24mm以下加18滴(或以每滴 0.02mL加入0.3mL),25-35mm加14滴(或 0.28mL);36-45mm加10滴(或0.20mL);46mm以上不加油。 (3) 如图 14-2 所示以调墨刀挑取已稀释均匀的油墨 ,置于刮板细度仪凹槽深度50m 处 , 将刮刀垂直横置于细度仪 凹槽处之油墨上 , 刮刀保持垂直 , 双手均匀用力自上而下徐 徐刮至零点处停止使油墨充满刮板细度仪凹槽。 (4) 刮好后立即将细度仪表面以 30角斜对庠?, 用 5-10倍放大镜检视颗粒密集数值。(在一个刻度范围内超过15个颗粒算上刻度数值,不超过15个颗粒算下刻度数值 ) 。 4. 注意事项 (1) 油墨稀释时,必须调匀,不能用力研磨。防止灰尘 图 14-2 刮板细度仪使用方法 l 带有微米刻的凹槽;2 一刮刀与 (2)双手横执刮刀时,用力不宜过猛 ,勿使一边偏重 , 刮板垂直90操作;3 一刮刀 细度板槽外两边油墨必须刮净。 (3) 油墨细度检验需要重复2-3次,取平均值,如果相 差一刻度应重新测试。 (4) 吸墨管与细度仪用后必须用软布或棉纱擦净 , 并涂油脂防止腐蚀。 (5)本方法仅适用于非溶剂型浆状油墨。 四、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3-93) 1. 原理 一定体积的油墨样品在规定压力下 , 经一定时间 , 所扩展成圆柱体直径大小 , 以毫米表示之。 2. 工具与材料 (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 长 200mm, 最宽处 20mm, 最窄处 8mm。 (2) 玻璃板 200mm 200mm5mm (3) 乙醇 工业用。 (4) 棉纱。 3. 仪器 (1) 流动度测定仪 ( 由质量为 200g 士 0.05g砝码一个 , 质量为50g 0.05g、厚度为5-6mm 、直径为 65-70mm 困玻璃两片 ; 金艄潭桃桓鲎槌?) 。 (2) 吸墨管 容量 0.1mL 。 (3) 透明度量尺 分度值1mm。 (4) 定时钟。 4. 检验条件 检验应在温度 25 1 、相对湿度 65% 5% 条件下进行。 5. 检验步骤 (1)油墨试样及如图14-3所示的流动度测定仪应事先置于恒温室内保温 20min。 5 (2)用调墨刀取油墨试样 2-3g,在玻璃板上 4 调动15次(往返为一次)。用吸墨管吸取试样 3 0.1mL,将管口及周围余墨刮去,使试样与管口齐 2 平 , 管内油墨不得含有气泡。 1 (3) 将吸墨管内油墨挤出,用调墨刀把墨刮 图14-3 流动度测仪 置于金属固定盘内的圆玻璃片中心,并将吸墨管 1-防止玻璃滑动的金属固定盘;2- 圆玻璃片;3-受测之油墨;4-圆璃片; 5-砝码 芯的余墨刮掉,抹于上圆玻璃片中心。 (4)将上圆玻璃片放在金属固定盘内的圆 玻璃上,使中间有墨部分重叠,立即压上砝 码,开始记时( 注意金属固定盘保持水平) 。 (5) 15min 时移去砝码 ,用透明度量尺测量油墨圆体直径,交叉测量两次。 6. 检验结果 交叉测量之平均值为流动度数据。如交叉测量相差大于等于2mm,则试验必须重做。 五、油墨稳定性检验方法 (GB 567-83) 1. 检验原理 对油墨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冻和加热试验 , 观察油墨是否有胶化情况或反粗现象。 2. 工具及材料 (1) 能容纳 20g 油墨的铁盒。 (2) 自控恒温箱。 (3) 自控冷冻箱。 (4) 流动度测定仪。 (5) 调墨刀 。 (6) 透明量度尺 ( 刻度值为 1mm)。 3. 检验方法 (1) 将受试验油墨分别装入两铁盒内 , 每盒内装油墨不少于 15g, 铁盒内的油墨要排除气泡,再封上玻璃纸记上标志,把铁盒盖好,然后分别放入 75-80 自控恒温箱和 -15 -20 的冷冻箱内经 72h 取出 , 置室温存放。 (2) 把已置室温存放 3h 以上的受试验油墨按照 QB 560-83 流动度检验方法做流动度测定与未做加热和冷冻试验的油墨作流动度的对比。 (3) 根据受试验油墨流动度的差距和油墨和性能变化 , 按下列规定确定受实验油墨是否稳定。 试验后流动度较原未试验前变化不太大谓之油墨稳定。 试验后流动度较原来未试前变大较多 , 墨性仍尚好 , 则此油墨变胶化可能性不大 ,但不够稳定。 试验后流动度较原来未试前变小较多,墨性变“短”“立”则谓之有胶化倾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