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中与其它课一样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担。体育教学不是单一以体育锻炼为目的,而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做,怎么学。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带着一个健康的心理,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从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学习信心等,谈了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见解。 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学生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或缺陷,严格意义上讲,他们都是不健康的。就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我也在结合实际情况,渗透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实践中得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对于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改善环境,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因素。(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的,环境相对宽广,其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个人的练习,又有学生相互之间的小群体练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交往。以往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的不断教,学生一味的模仿练习,然后教师评价对不对,一定要按照老师的动作,老师永远是主导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的交流几乎只是教师的评判。这样很不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而老师却肯定的评判他,这也是一种歧视。让学生产生了只听不思考的习惯。而今的教学,强调的是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教与学,学与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和操作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习与练习的效果处于最优化。师生之间的探讨,创新就发生得越多。心理素质就相应的提高。(2)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小学生上体育课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应在课前画好场地,放好教具,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把垫子放成梅花型,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让学生一到场地,就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有趣,渴望快点上课。二、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有效确定教育目标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心理状况不同于其他特征,不经过细心观察、深入探究是很难了解的,更不必说进行针对性教育了。心理调查包括课前和课中调查。(1) 集体或小团体的心理调查 由多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或集体,肯定有其组合的某些共同特征。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貌,往往是他们心理的真实写照,包括班集体中的小团体,也有其共同的心理趋向。有因兴趣爱好组合的,有因学习成绩好差组合的,有因性格脾气组合的等等。 (2) 学生个人的心理调查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才有可能更多地了解学生,而不是一个模糊表象。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紧张心理、抑郁悲伤心理、懒散自负心理、偏执逆返心理、孤独自卑心理等。 通入广泛细致深入的心理调查,参照学生生理健康的实际,教师才能有效地确定具体教育目标,如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发展稳定的情绪,提高情绪自控力等。有了目标,就能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三、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的进行培养。根据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特别在一些走和跑,跳跃等的教学中,占的比重比较大。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的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的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理论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特别是我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的奋勇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优秀事例,让学生领会,学习。启迪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自豪感。四、分析儿童在体育活动中的不良心理因素,进行积极引导。儿童在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时,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比如:玩游戏丢手绢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老师要求被抓到的学生到中间去唱一首歌或背一首诗。而当有些小朋友被抓住后,他们就会站在那里有的搓着双手,有的脸憋得通红,就是不肯唱。当这些情景出现时,就需要老师出来,适时的加以引导,以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丢手绢要唱歌的这位学生,胆子小,不敢唱,这时如果老师让她就这样下去了,不用唱了,那么原来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话这个环节只是形式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没有一点的帮助。我想可以对这位学生进行慢慢的引导,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和她一起唱首歌,让她能完成任务。所以教师要强化意识的培养。特别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你真行,你这方面不错”“你可以做的很好”等语言刺激他们的表现欲和竞争欲,一方面容许学生独劈蹊径,大胆创新,同时还要人为的设计一些困难和障碍,使他们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再达到目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的培养。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等等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以往在体育课中追求的是体育符合,密度,强度等等,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与练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能很快的掌握动作,把握动作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枯燥。“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体育课中做到“抓大放小”。在教学中把握基本环节,一些小环节放手让学会去练习去尝试,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原因,不断的自己去发现,寻找,学会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展示自己,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学生的帮助,合作,体验成功的快感。从现在的教育现状来看,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不能空谈,而是要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教学的内容、过程和环节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灌输”和培养,赋予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使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小学体育教育有其特殊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避免千篇一律,机械雷同,使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动活泼,潜移默化,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健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