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ERP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强雁 修立军 徐俊峰 王荣寿(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 210001)摘 要 介绍了ERP的特征、ERP管理路线及与相关技术的关系、ERP与其它系统的集成、ERP的体系结构、ERP的管理技术等,探讨了实施ERP战略时应注意的问题,展望ERP的发展。关键词 ERP战略 特征关系 体系结构 ERP发展1 引 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当今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ERP软件系统是一种结合现代先进技术、面向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中国经济正全面迈向市场经济,紧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企业需要真正的计算机管理,有一套具有先进管理思想、成熟、运行可靠的集成式企业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达到最佳化。ERP是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管理革命的发展趋势。 ERP的发展是从60年代到现在经过几十年逐步形成的,分为三个阶段,即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的主要宗旨是:将企业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信息和时间七项资源实现综合优化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 ERP的基本特征: (1)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2)支持混合制造模式; (3)软件可移植到多种硬件平台; (4)采用关系数据库; (5)采用CASE; (6)4GL程序生成语言; (7)客户/服务器结构; (8) 图形用户接口;(9) 开放式系统结构。3 ERP的管理路线及与相关技术的关系ERP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它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解决方案。ERP超越了传统MRP的概念,吸收了准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C)等思想,它着眼于供应链,极大的扩展了管理信息集成的范围,采用计算机技术新的成就,重新组合企业业务和信息流程(BPR),并支持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外部网(Extranet)、电子商务(E-Business)等。 (1)它是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企业的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ERP打破了MRP只局限在传统制造业的格局,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发展为全行业和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系统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子系统,例: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市场开发、运输、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获利分析、经营风险管理等,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控管理。这些功能子系统把企业所有的制造场所、营销系统、财务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的多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快速有效地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 (2)它把客户需求的企业内部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与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满足企业多角度经营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3)它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 MRP是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各种相关的作业,它的财务系统可不断地收到来自所有业务过程、分析系统和交叉功能子系统的触发信息,去监控整个业务过程,快速作出决策。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客户满意、效绩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这样,企业就超越了以物料需求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范畴,能够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产、供、销和人、财、物,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 (4)ERP应适用于混合生产模式任何一个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其特征:如从工艺过程将其划分为流程型、加工型、装配型等;从生产的连续程度将其划分成间断式和连续式(重复式)的生产;除此以外,还可从产品销售环境,即市场需求,企业从接到用户订单前或后开始生产产品,而分为按库存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以及按订单设计。四种生产模式的比较如表:在产品开发初期,一般是针对某个用途或用户设计的,属于ETO性质;产品逐渐发展,用户渐增,进入MTO生产模式;产品再进一步发展,形成系列,可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又将形成ATO生产模式;到产品成熟周期,需求大增,则进入MTS生产模式;当产品进入衰减期,需求减少,只有少量订货,又可能回到MTO生产模式。生产模式MPS计划对象计划依据计划方法举例MTS独立需求类型物料主要依据市场预测安排生产;产品完成后入库待售,要进行促销活动单层MPS制造BOM计划BOM大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如日用消费品ATO通用件、基本组件及可选件产品成系列,有各种变型,根据合同选择装配多层MPS总装进度FAS计划BOM制造BOM标准系列产品,有可选项MTO独立需求类型物料根据客户订货合同组织生产单层MPS制造BOM标准定型产品ETO独立需求类型物料根据客户要求专门设计单层MPS制造BOM单件或小批量生产4 ERP与其它系统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将消除在信息流环节上的人工重复输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泛滥,使人们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保持整个系统内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如图1:企业信息集成的框架模型。PDM系统用于管理与产品有关的数据和过程,重要的一点就是依赖于集成,PDM本身仅为企业提供了产品数据定义、组织和控制的框架,自己并不进行设计和生产计划管理,这些任务是由集成到其中的应用软件CAD/CAM、ERP来完成的。CAD/CAM、ERP、PDM三者之间信息的传递都是围绕着产品结构(BOM)来进行的。它们三者的集成构成了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主线,从而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数据的数字化,实现无纸设计和无纸制造。可以说,PDM是CAD/CAM系统与ERP系统之间沟通的“桥梁”。5 ERP的体系结构 ERP与MRP相比,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决策的支持,体现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另外新增加了如人力资源、设备的管理等;从支持环境上,强调集成的概念,与企业内生产技术系统的集成,与企业外实体的集成,ERP与MRP的区别在于一个以市场为核心,一个以生产为核心。 如图2:纵向分析,以MRP为中心,功能上增加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这是对MRP的应用范围的扩展。在生产模式方面,体现在对MTS、MTO、ATO、ETO混合生产模式的支持;生产管理方面把MRP与JIT管理方式的相结合,优势互补,使计划制订与车间管理更为协调。框图纵的方向还体现出ERP与CIMS的相互关系。即ERP是企业管理灵魂,而CIMS则是管理与技术的集成与综合。 产品结构信息、CADPDMCAPPCAM 制造BOM定单、 产品结构信息、工艺 设计BOM 计划工作中心、规程、NC代码 设计更改通知 工艺路线 成组码 企业统计OA 成组单元 文档资料管理 成组计划 FMSMIS、ERP 定单、计划GTEDI 加工计划 决策信息、计划模拟 DSS 质量检验信息 批号跟踪 废品率 质量目标、质量处理信息、 原因码 用户质量信息、生产作业计划、CAQ 质量成本信息 图1 企业信息集成框架 ERP人力资源决策支持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计划、财务、生产管理(MRP、JIT)分销商 用户供应商 供应链系统CORBA(ORA)PDM CIMSCAD/CAM/CAPP 图2 ERP体系结构6 ERP的管理技术6.1 从“财务”型管理转向“理财”型管理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经营资金不足、资金调度盲目性大的问题。如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有计划地调度生产经营资金,保证企业以收抵支及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避免破产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有效地使用资金,实现利润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第一,“理财”型的财务管理突破了以往只重视财务管理的理念,将目光投向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使投资者能够实现高于其资本平均回报的增值。 第二,这种财务管理能够在日常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合理安排好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资金需求量,合理调度现有资金并加强资金控制。 第三,这种财务管理可以加强成本的管理、控制与获能力的分析。 第四,这种财务管理可实现对企业经营运作过程的资金管理,即对企业在采购、销售等供应链业务过程中及贷款、证券操作等财务业务中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