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 3篇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第1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 求,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自20xx年3月起,在全国开展为期1年的基 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根据市20xx年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实施方 案,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现结 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认真履行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 监管职责,全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医 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科学健康发展,为人 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工作范围及主要内容 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 站、村卫生室、一级民营医院、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 格准入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严抓消毒隔离,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做 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质量安全。(一)全面清理整顿,依法加强监管1. 对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审批、校验管理开展全面复核清理工作,进一步 规范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同时,将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信息与医疗机构注册联网 系统中的医疗机构信息进行比对,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注册联网信息数据,做 到底数清楚、信息准确、动态管理。2. 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结合人员、设备和技术水平,严格核定诊 疗科目,明确执业范围。科室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注销相应诊疗科目;机构达不 到基本标准的,依法暂停执业,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吊销医疗 机构执业许可证。3.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超范围开展技术项目(手术)、出租承 包科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 司法机关。(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业行为1.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基础管理 规章制度建设。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2. 建立和完善我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与管理, 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严格按照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开展诊疗活动。3. 医务人员(含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规定开展执业活动。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中执 业的医师,需注册多个执业范围的,应及时按规定办理。4.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病历管理规定,健全完善门诊记录制度,确保门 诊病人和诊疗情况的可追溯性。5. 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严格把握药品适应症、禁忌症等。及时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重点规范抗生素、激素等药品的使用。严禁使用过期药品。(三)严抓消毒隔离,杜绝感染事故1.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手术室、口腔科、产房、消毒供应室及注射室等重点 部门的管理。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2. 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管理,定期 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建立健全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进货 验收登记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索取、审核相关许可证明等文件。3. 落实基层医疗机构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 置,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4. 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标识,做好医疗废物处置交接时间、种 类、重量等登记工作。医疗废物交送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集中处置。三、职责分工:(一)县卫生局职责:负责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工 作,制定方案,布署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的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注 册、审批、校验管理进行全面复核清理,将各单位上报的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信息 与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系统中的医疗机构信息进行比对,负责全县基层医疗机 构集中整顿工作的宣传、督查,资料的收集、汇总、总结上报工作。(二)县卫生监督所职责:对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民营 医院、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各单位的集中整顿工作进 行指导和抽查,对无医疗机构许可证或无医师执业证的黑诊所、黑窝点依法取缔, 并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三)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对本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并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中整顿的实施工作, 依法整治和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四、整顿实施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分为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迎接督导检查 和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各阶段时间安排和工作重点如下:(一)工作部署阶段(20xx年5月上旬)成立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制定集中整顿工 作的实施方案,宣传、部署集中整顿具体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 制定集中整顿方案,并组织自查和整改工作。(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5月中旬-20xx年7月)1. 贯彻落实。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对照整顿主要内容和相关标准要 求,结合日常工作,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县卫生监督所对 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民营医院、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进行全 面的监督检查;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 服务站)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做到县不漏乡(中心),乡(中心)不漏村(站), 村(站)不漏人,建立一户一档,上报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做到全覆盖、全检查。20xx年6月底前将集中整治情况上报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将对上报的基层 医疗机构相关信息与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系统中的医疗机构信息进行比对,对 不达标的医疗机构下达整改通知、实施记分管理并公示通报;一个月后,对整改 单位进行验收,整改仍不达标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报市卫生局 备案。2. 督导检查。7月中旬前,我局在全面复核清理的基础上,对集中整顿的重 点工作内容进行督查,开展明查暗访,巩固工作成果。(三)总结评估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各单位于8月上旬完成集中整顿工作的总结评估。并于8月10日前将开展 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的总结(重点是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管理的特点与亮 点、集中整顿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结果和建议等)及集 中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纸质版(加盖公章)和电子版上报我局。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1. 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将集中整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职 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集中整顿工作取得实效。2.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单位要认真做好 动员、培训,结合实际,认真查找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认真开展清 查和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步调一致,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对于不能依法履行监管责任,导致严重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二)科学设置规划,强化队伍建设1. 县卫生局将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结合区域卫生 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科学设置基层医疗机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举办医 疗机构,促进公立医疗机构与民办医疗机构协调发展,完善医疗质量安全标准体 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2. 各单位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力量,配齐专业技术和执法 工作人员。加强监管人员培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医疗机构管理的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熟悉并掌握医疗机构监管内容和程序,认 真履行职责,切实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探索长效机制,强化常态监管1. 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标本兼治、综 合治理的原则,做到常态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监管,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要强化与工商、宣传、公安、药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监管长效机制。2. 县卫生行政部门将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贯彻实施 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和省医疗机构校验现场审 查管理办法(试行),严抓日常监管;建立基层医疗机构日常巡查制度,对基层 医疗机构的巡查每年不得少于2次;要做到日常监管与现场校验相结合,宣传培 训与教育处罚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指导帮扶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 水平和服务能力。3. 各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挥核心管理职能,健全乡村一体化管理网络,县 医院和县疾控中心要发挥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管理作用;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要做好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公立医院要充分发挥在技术指导、 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作用,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保证医疗安全。4.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通过热线电话、满意度调查及第三方评价等方式, 及时受理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举报投诉线索要认真查处。(四)加强教育培训,营造舆论氛围1.各单位要加强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根据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落实培训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制 度,逐步完善医务人员执业档案。2.各单位要围绕集中整顿工作主题,营造良好的集中整顿舆论氛围。利用 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介,做好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各单位的做法、 经验和典型,树立和推广行业标杆。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方案第2篇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为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自20xx年3月起,开展为期1年 的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以下简称集中整顿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履行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 药管理部门的法定监管职责,全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规范 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科学健康发展,为 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活动范围及主要内容 对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 站、村卫生室、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规范执业行为,严 抓消毒隔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 质量安全水平。(一)全面清理整顿,摸清机构底数。1. 对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审批、校验管理开展全面复核清理工作,逐级将 相关信息统一录入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电子信息档案系统。2. 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设备和技术水平,严格核定诊疗科目,明确业 务范围。达不到基本标准的,依法暂停执业,责令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吊 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 以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和群众投诉为执法监管的重要线索,加大对基层医 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涉嫌犯 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业行为。1.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基础规章 制度建设。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2. 医务人员(含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规定开展执业活动。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中执 业的医师,需注册多个执业范围的,应及时按规定办理。3.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参照病历管理规定,健全完善门诊记录制度,确保 门诊病人和诊疗情况的可追溯性。4. 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严格把握药品适应症、禁忌症等。及时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重点规范抗生素、激素等药品的使用。严禁使用过期药品。(三)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