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第一单元知识检测考试范围:机械运动;考试时间:40分钟;命题人:骆俊霖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5*4=201如下图中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正确的是( )(2分)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B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中的错误操作造成的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择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4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秒)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tABvBC D、vABvBC 5某车站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一段时间后,甲车内一个人看见车外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通过车窗看到甲车没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静止不动 B. 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向西运动C. 乙列车向东运动,甲列车不动D. 甲、乙两列车同时同速向东运动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0*2=406陈陈用一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值分别是36.3cm、36.4cm、36.4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7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5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 _,错误的原因是_,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8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_;(2)_。如果用这把刻度尺进行正确测量,则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_。9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m10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行李架上的物体以 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 参照物,它是运动的。11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1-19(a)、(b)所示。(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s。(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m。(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妈妈骑车送小明上学,妈妈叫小明“坐好别动”,是以_为参照物,若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_(填“运动”或“静止”)的。1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中 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其中速度最小的图线为 。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甲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 (均选填“a、b、c”)。三计算题4*10=4014一辆客车从北京开往天津,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2m/s,如果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10m/s,那么,在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5(6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16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B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17( 6分)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观察到他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已知每节车厢长15m,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80s(1)该火车有多长?(2)此隧道多长?(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因为是圆形的圆柱体,直径不好测量,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圆柱体的直径。A、B选项被测物体的边缘没有与刻度尺的“0”刻度对齐,所以不对;D选项不能测出圆柱体的直径;所以正确答案选C。考点:长度的测量2B【解析】试题分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误差可以减小不能消除。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择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不合题意;B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中的错误操作造成的 符合题意;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择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不合题意;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不合题意;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误差。点评:了解误差的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此题的关键。注意误差不是错误,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3C【解析】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在测量中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读数的位数是不同的,测量结果是不同的。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只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选C。考点:长度的测量4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得出小车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分析判断小车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tAB=5s,tBC=3s,所以tABtBC,故A、B错误;由题意知小车在前后两半段的路程是相同的,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AB=,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BC=;所以vABvBC,故C错误,D正确;故选D考点:平均速度5D【解析】试题分析:机械运动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变化,一般在判断物体运动与否时选的参照物是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甲看到车外树木向西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的,树向西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车向是东运动。乙看到甲车没有动,则乙随甲车一起向东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61cm;36.4cm.【解析】试题分析: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读数时,要求要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从三次测量值可以看出,陈陈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为:;要特别注意的是,求出的值不能改变了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考点:长度测量、测量误差725cm 、没有估计值、2.52 cm【解析】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5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25cm,错误的原因是没有估计值,把三个正确的数据求平均值即可得到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2.52 cm。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测量。点评:在长度的测量中,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没有估计值的数据是错误的。8(1)零刻度线没与被测物体边缘对齐(1分)(2)读数时视线没与刻度尺垂直;1mm【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三看: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度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结合图认真分析错误之处有:(1)物体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2)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对象;(3)视线未与刻面垂直。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测量。点评:对于这类题目解决的关键还是要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纠正错误做法。9东;30【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v甲=15m/s,v乙=10m/s,甲、乙均向西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做直线运动;v=s/t,t=6s,s甲=v甲t=15m/s6s=90m,s乙=v乙t=10m/s6s=60m,则经过6s后甲、乙间的距离d=s甲s乙=90m60m=30m。考点:运动的相对性,速度的相关计算10等于,行李架,地面【解析】试题分析: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汽车作受力分析可知:汽车一共受四个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此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和阻力,此二力平衡。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所以此时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就要看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汽车行李架上的物体与汽车、汽车上的坐椅及汽车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汽车上的坐椅、行李架或汽车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行李架上的物体是静止的;汽车行李架上的物体与地面、地面上的树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行李架上的物体是运动的。考点:平衡力的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1(1)匀速 6 (2) 1.2 (3)小于【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想相等,所以甲车做的是匀速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对应的横坐标时间是6s。乙车在3-12s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1.2m。甲车的速度为甲=s甲/t甲=0.6m/6s=0.1m/s。乙车的速度为乙=s乙/t乙=1.8m/9s=0.2m/s。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s-t图像12自行车 运动【解析】试题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2)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