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 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 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 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 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 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 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要真实、详细,对 岁以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 染病病人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年级及班级。疫情管理人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 并进行网络报告后,要在传染病登记本的相应位置加盖“疫情已报”章。定期核 查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给予补 报和订正。3、对初诊者必须全部报告,即报告率%,复诊者可不报告(在登记本上注 明)。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 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 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 址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4、网络直报人员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或卡报区疾控中 心,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年。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二)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信息报 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 术规范,全面做好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报告制度。二、丁振国诊所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丁振国诊所医务人员为疫情责 任报告人。丁振国担任负责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 种和报告办法。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网络直报,特殊疫情根据要求立即电话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 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建立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等相关登记并按照规范认真填写。四、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 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 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小时内以最好快的通讯方式向卫生院防疫科报告,再由 卫生院防疫科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 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五、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培训。六、配合疾控机构做好传染病流调、随访、疫点处理及密切接触者隔离等工 作、七、人员配备及要求(1).有一名分管主任具体抓传染病报告工作。简历中心(站)传染病报告自查 小组,每月定期对站(中心)该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2).设有至少一名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审 核,等级,报告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并专册登记传报的病例,督促有关科室做 好传报工作.(3).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 的学习和培训.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传染病报告工作的 培训.(4).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规定进行处理。八、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要求(1).做好门诊登记工作,定期检查填写门诊工作日志,凡发现确认为传染病 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等级患者的详细家庭地址和病名.(2).责任报告人在首 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发病卡, 转归卡,死亡卡的报告.(3).传报卡要求填写准确,完整,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 齐全.(4).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工作;无直报条件的单 位疫情管理人员收到报告卡后,按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的要求先将卡片内容电话 报告所在辖市(区)疾控中心,再将传染病报告卡寄出.(5).卡片的保存,传染病报 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九、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1)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穿让 步和按甲类穿让步预防控制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疑似病人,城镇应于 小时内,农村应于 小时内进 行报告.(2 )对其他一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如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 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 小时内,农村应于 小时内进行报告.(3)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当在 小时内进行报告.(4) 一旦出现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及疑似病人,或罕见疾病,新发疾病及其他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的传 染病疫情,需立即电话告知所在辖区疾控中心.(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 认可后方能上报.a.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b.甲类穿让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 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c.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6)每月号 前检查追踪上月已报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 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7)在传染病 漏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生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丁振国诊所年 月 日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三)【制度】1. 门诊各科室(包括急诊科)必须建立门诊日志。2. 每天当班的接诊医生必须依接诊顺序在门诊日志上认真填写病人的姓名、 性别、年龄、住址、诊断与处理情况,不得漏项,并应妥为保存备查。3. 门诊的接诊医生和住院医生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必须逐项填写传染病 报告卡,并及时报送医院预防保健科。(1) 发现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接诊医生或实验人员应立即报告医院预防 保健科和医院总值班,以便尽早采取疫点处理措施,及时做好抢救病人的工作。 医院预防保健科接到鼠疫、霍乱病人,疑似鼠疫、霍乱病人或相应的阳性或疑似 阳性样品,应立即以电话报告所在的区级卫生防疫机构,并将传染病报告卡于小时内报到所在地的区级卫生防疫站。(2) 发现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应于 小时内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3) 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人应于 小时内报告医院预防保健 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应于 小时内上报医院所在地的区级卫生防疫站。4. 发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接诊医生应于 小时内报医院预防保健 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应于 小时内报所在地的区级卫生防疫站。5. 接诊医生当发现短时间某局部地区或某单位发生多例传染病的暴发疫情 时,必须及时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必须深入科室了解疫情,并 在 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区级卫生防疫站。【监督检查】1. 各临床科室的主任每月必须组织本科室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登记填写、报 告质量进行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的现象和行为予以纠正。2. 医院预防保健科每月必须对门诊部和住院部各临床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工作 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报、漏报和迟报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报请医院领导按有关规 定处理。3. 门诊部、住院部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病案室、信息科必须接受市、区 卫生防疫机构的疫情管理指导检查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4. 对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无漏报的每月相应奖励。第二节住院病人传染病管理制度【制度】1. 住院部各临床科室必须建立“住院病人登记册”,逐项填写,妥为保存备 查。2. 在住院病人中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时,分管的住院医生必须填写传 染病报告卡,并按传染病报告制度逐级上报。3. 收治科室应依据国家有关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做好确诊工作。如在收治过程 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的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经治的住院医生必须于 小时内向 医院预防保健科填报传染病订正报告卡,医院预防保健科必须于 小时内向所 在的区级卫生防疫站发出订正报告。4. 如在收治的非传染病病人中发现患有传染病,应转传染病科或传染病医院 治疗。5. 对住院的传染病人必须做好传染病隔离和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防止传染源扩散。6. 病人出院时,经治医生必须填写传染病出院报告卡,并于 小时内报告 医院预防保健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应于收到报告 小时内报至所在地的区级卫 生防疫站。7. 未获批准的单位不准擅自收治、截留传染病患者。【监督检查】1. 各临床科室的主任每月必须组织本科室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登记填写、报 告质量进行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的现象和行为予以纠正。2. 医院预防保健科每月必须对门诊部和住院各临床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工作进 行监督检查,对不报、漏报和迟报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报请医院领导按有关规定 处理。3. 门诊部、住院部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病案室、信息科必须接受市、区 卫生防疫机构疫情管理的指导检查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4. 对擅自截留传染病的医疗机构将依法查处。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四)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 定、为了学生、教职工身体健康和寄宿制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一、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传染病在我国 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必须加强预防的要求。同时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 大类共 种。甲例传染病 种:鼠疫、霍乱;乙例传染病 种: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丙例传染病 种:流行性感冒、风疹、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二、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1) 、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梁洪副组长:王海金闫艳组员:杨淑香刘德双王德民村校校长学年组长(2) 、工作任务: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做到五早: 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严格疫情报告:1、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非典肺炎、人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7n9 流感以及疑似病人、小时内报当地防疫部门。2、发现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和疑似病人 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3) 、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视、板报、图片等进行传染病知识宣传、2、严格执行学生用品、餐具、水果、环境、卫生间等消毒制度。3、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随时掌握学生情况。4、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登记记录。5、坚持晨、午检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士有义务做好传染病的 登记、报告。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 报。一、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填写专卡和传卡,要项 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写到行政自然村,不得有缺项、漏项。二、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须在两小时内报告防疫科,乙类及丙类 传染病须在六小时内报告。三、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以最快的速 度报告防疫科。四、防疫科每月对辖区内的门诊和住院日志进行一次检查核对。五、医院防保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甲、乙、 丙类传染病疫情按要求时限网上直报。六、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丙类传染病不按要求 瞒报、缓报、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 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