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构建高效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 摘要: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农村支付结算水平,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将会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对策研究 一、高效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作为支持和服务农村生产发展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必须具有三大功能特点。 1.优势互补的服务组织体系。作为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的绝对主体,农信社尽管拥有本土优势,但囿于体制、技术、实力等因素制约,无法全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支付结算服务的总体需求。因此,需要对当前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多方联动、功能互补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在强调“涉农”金融机构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同时,优势互补与功能契合对农村金融服务资源整合具有重要价值。一个多方联动的农村支付服务组织体系,有助于疏通农村地区、城乡之间的资金往来管道,有助于挖掘潜在资源,增强创新合力,增进金融服务效率。 2.适合农村的支付工具体系。从支付工具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考察,其形态越多元,交易者获得的货币便利程度越高,资金流动与资源配置越有效率。“涉农”金融机构应建立适用于不同需求群体、不同地区的支付工具研发机制,建立多方联动的农村支付工具供给体系,能结合机构型支付服务需求、个人支付服务需求以及农村地区差异,及时向市场提供不同的支付结算工具,推动支付工具多元化以及综合性金融产品和个性化金融服务。 3.梯次推进的基础设施。在兼顾农村金融既有基础和条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信息化整体水平,全面打造科学有效的支付结算服务平台。首先必须开发设计并推广应用成熟度较高、适用性较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农村支付结算核心业务系统,扩大电子通汇范围。同时,合理推动农村支付系统设施的优化整合,依托多方联动建立通用化、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农村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化、通用化。 二、对当前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现状的分析:基于对浙江湖州市的典型调查 1.县区以下地区的金融机构设置相对单一。 目前,湖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区以下网点只占其总量的22.35%,除县、区以下几个大的集镇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外,其他农村地区基本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两家机构。 2.从支付工具的实际使用效率来看,传统工具仍占主导地位。 农村地区结算仍以传统支票、汇票等票据业务和汇兑结算方式为主。在支票使用方面,现金支票占比较大,2006年上半年该市辖内农村合作机构现金支票签发笔数占支票总量的65.59%。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签发银行汇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等机构不能自行签发“三省一市汇票”,只能依据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办法规定,代签国有商业银行汇票,对受理的汇票也只能采取“收妥抵用”方式,有违“见票即付”要求,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农村地区的POS机具、ATM机具布放工作推进缓慢,银行卡之间不能完全实现跨行转账,银行卡支付主要以存、取现为主,从而直接制约了资金汇划效率,也造成了信用卡资源的浪费。此外,在跨行政区域的毗邻地区,由于受目前结算办法限制,资金结算尚不是很通畅,对支付工具创新需求十分迫切。 3.从现有资源发挥的效用来看,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面低。从湖州的情况来看,现代化支付系统上线后,辖内大部分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可直接大、小额支付系统办理异地跨行资金汇划,但由于受人员、内控因素等客观条件制约,还存在部分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未开通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情况,辖内开通网点占比为62.73%,未开通网点主要集中在村地区。 二是同城交换范围尚不能覆盖所有银行网点。从2003年起,湖州市就已实现了将辖内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全辖大同城票据交换,有效提高了辖内资金清算速度。但覆盖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截至8月底,该市共有金融机构一级交换机构87个,辖带交换单位159个,占全市金融机构网点总数为64.40%,全市仍有许多的金融机构网点,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由于受支票隔场抵用制度限制,未能参加辖内同城票据交换。 三、对建立高效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1.创新思路,不断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 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要结合服务面广、服务对象需求各异的特点,积极开发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服务平台,以有效弥补服务机构单一的功能性缺位。结合邮政机构体制改革的实际,允许其开展结算业务,同时,邮政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城市网点分布密集、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创新服务手段,进一步发挥其贯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鼓励和推进票据业务,切实解决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汇票签发问题。 一是改进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制方式,从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扶持农村金融机构办理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业务。同时,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代理制度,切实解决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代签三省一市汇票收支倒挂和受理汇票不能“见票即付”的问题;二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华东三省一市汇票管理办法,允许有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签华东三省一市汇票;三是加强城市与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协作,妥善解决省辖汇票业务在途资金清算问题,并依托技术创新,实现省辖汇票在省内各金融机构的见票即付。 3.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使用。 一是完善银联信息处理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转账。加大力度支持银行卡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银联标准卡,制定统一的银行卡转账收费标准,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银行卡信息处理系统,全面实现银行卡之间实时转账,方便持卡人资金结算。二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推进农村地区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加大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营销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地区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增加ATM和POS机具的布放,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用卡环境。 4.进一步拓展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 根据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努力扩大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的覆盖面,畅通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渠道。对条件尚不具备的分支机构,可按汇划金额不同采取先开通小额支付系统,再逐步开通大额支付系统的办法。或者,通过改进票据传递方式,借助于影像传输,缩短资金汇划在途时间。同时,要积极完善支付系统的功能,加大技术投入和协调力度,尽快开通跨行通存业务。 研究探索改进同城资金清算模式。结合支票影像处理交换系统即将上线的实际,探索通过现代化支付系统清算同城票据交换资金的清算模式,实现贷记业务票据截留资金通过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及时清算、借记业务通过小额支付系统清算资金、票据手工传递的新型同城交换和资金清算方式。建立新型的票据交换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确保借方票据及时、安全传递;完善现代化支付系统收费模式,解决通过现代化支付系统清算同城交换票据引起的收支倒挂现象。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1_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