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方案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对残疾学生开展随班就读,提高残障儿 童入学率的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我校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 管理,制定以下方案:一、加强管理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网络化的管理 体系1、整体规划随班就读,明确学校、教师自的工作职责,建 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随班就读的管理。2、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随班就 读的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有随班就读学生有专人负责随班就 读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3、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结合起来, 鼓励教师形成随班就读的教育特色,积极创造一支随班就读教师的 骨干队伍。4、健全随班就读管理机制,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班主 任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二、规范管理,提高随班就读对象确定、安置及后续管理工 作的科学性1、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必须依据残 联部门指定的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结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 请,学校审核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标准可同意 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学校应及时做好学生的 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2、残障学生(除了聋、低视力、肢体残疾等存在明显残障 的学生以外)一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申请随班就读。由教育局基础 教育科按规定统一编排学生学籍号码,填写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登记 表。三、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1、随班就读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身心全面 发展,培养积极情感、丰富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 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多元智 能发展。2、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教育学与医 学、语言学、运动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的语言、感知、运 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对随班就 读学生实施有效教育。3、因人施教,为每个学生制定随班就读方案。并根据随班 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康复训练) 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加强个别化教 育,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30分钟的个别训练。4、建立个别化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 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5、创设有利于残障学生发展的支持性环境。要积极利用学 校、特教中心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残障学生服务。如果学 校随班就读学生超过10人以上,就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配备资源 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生动的、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支持性环 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6、学校主动为家长提供有利于参与学校教育的条件,充分 发挥家长和社区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 社会教育的合力。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1、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具 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具有一定的教研 和科研能力,并经过特教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特教康复指导中心 的巡回指导教师,必须有三年以上从事特教工作的经历,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组织、指导、研究、管理能力。2、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认真履行随班就读教师工 作职责,积极开展对随班就读学生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特 点和行为特点、以及随班就读教育策略、方法的研究,调动学生、 家长、社会等一切积极因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切 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3、学校将随班就读工作数量和质量纳入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4、加强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将随班就读教师和巡回 指导教师的培训纳入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康复训 练等各种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丰富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 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帮助教师提高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教学 的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