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入课堂,听评结合永吉县第三十五中学 王丹为了更快更直接地提高我校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认为听课和评课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导主任,指导老师们如何听课、评课也是我只要的工作之一。在听课之前我强调老师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 准备工作充分: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 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选用的教材、教师教案、课程设计等程序。最好把教材提前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准备怎样去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立懵懂地听,不理解教学者的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二)明确评课标准评价一堂课既要看教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得到多少,得到些什么;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参与状态如何;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静思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打好基础、熟练技能与培养能力、发展智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二者不可偏废,重此薄彼。教学首先应该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还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 (三)听课全面细致 此时的“听”不只是耳朵的功能,还要用眼看,用手记。从具体的听课方法看:教师怎样复习旧的知识,怎样引入新知识,怎样讲授新课,怎样巩固新知识,怎样结束新课,怎样布置作业,学生怎样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等。教师上课的精力、姿势和神采、教态、教具和教学手段、时间分配、教学板书,看学生的表情和情绪,课堂准备、板演及完成课堂作业情况;师生双边活动和感情交流。只有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才能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听课者把听到的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观察到的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非言语手段的应用等记在笔记本上。同时,还要对教师组织的各个课堂教学活动所花的时间、学生参与的数量(人数、次数和性别)、纪律问题及教师对这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时长等做好记录。上课开始后,评价者进入记录状态。听课记录尽量能完整,不要间断,在事实、评语和建议旁边作好明显的标记。评价者必须思想集中,书写熟练。当然,要求评价者面面俱到地记录评价对象的言行是不必要的。听课记录要有所侧重或有所选择。经验表明,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课,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评价者不仅应该关注教学效果,更应该关注教学过程,如教师讲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小组活动、学生互相帮助等。 (四)反思深刻透彻 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片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做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心得”,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 在思考整理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因为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的课外工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底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情况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评课中的新想法: 对“评” 我们要体现创新。在评课中我们要用新的教学思想来审视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要善于发现教师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新颖的问答形式。只要讲课教师有一点点的创新之处,我们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善于运用新的理念来组织自己的发言,这样可以迫使自己加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看有关评课的实例,无形中就会提高自己的水平。要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工作以教育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看似平常,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这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它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就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抓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教师一定要好好的把握学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