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一、指导思想思想政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思想政治选修课程的教学应体现选择性,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凸显思想性,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拓展性,既要注意与必修课程衔接、延伸和拓展,又要注意与必修课程的教学相区别,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各选修模块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二、课程结构及选修要求(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思想政治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课程设6个课程模块,共12个学分,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科学思维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选修课程(二)选修要求希望在人文学科方向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应从选修模块中选修至少2个模块,即模块2经济学常识和模块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获得4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修习其他选修模块,取得相应的学分。希望在理工学科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学生, 应从选修模块中选修至少1个模块,即模块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获得2个学分。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 修习其他选修模块,取得相应的学分。自治区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程结构如下表所示:类型方向必选课程任选课程人文方向选修课程2(经济学常识)选修课程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课程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理工方向选修课程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课程2(经济学常识)选修课程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三、课程设计及要求(一)课程设计选修课程2经济学常识作为思想政治新课程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的拓展课程,旨在进一步提供一些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马克思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与通常讲述经济学原理的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有选择地采用专题方式,通过介绍重要人物的理论观点,及其对当时及后来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学,并加深对经济现象的认识。选修课程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必修课程政治生活的拓展和延伸,相对于“立足中国,着眼特色”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国际政治为框架,着眼于“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特点和问题,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知道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树立正确的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思想性是本课程模块的显著特点。选修课程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作为法制教育的应用型课程,侧重于讲述在民事关系和诉讼程序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针对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民事纠纷,提供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本模块内容既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相衔接,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教学内容的延伸,又与必修模块的有关法律内容相呼应,为学生搭建了进一步拓展法律知识的新平台,也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法律知识。 (二)基本要求选修课程各模块的教学,要恰当运用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及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四、教学建议(一)必选模块课程设置建议必选课程的设置建议如下表所示年级与 学段方向高二高三第1学期第2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人文方向模块2模块3理工方向模块5(二)必选模块教学建议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等文件,把握新课程的实质,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质量观,提高选修课程教学的实施能力。1、严格执行课程政策,优化课程结构。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课程政策,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选修课教学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学生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制定修习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在落实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活动课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时间,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和其他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其他专题教育可以课程化,以专题形式或学校课程形式进行。2、认真落实课标要求,科学实施模块教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及内容标准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并切实贯彻执行。第一,要正确认识新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必修课程对学生来说具有强制性,是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必修课程的内容及结构与选修课程的内容及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其要求也不同。第二,“内容目标”是对学生的要求,它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活动建议”是对教师的建议,它针对“内容目标”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内容和路径,是可选择、供参照的建议。第三,要正确认识知识和活动的关系。加强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强化了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第四,选修模块教学中把握课程标准,必须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序言,即每个模块的第一段文字阐述。它提出了该模块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是教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目标。二是理论要求,即每个模块列出的基本问题和要点。它类似于必修课的“内容目标”,同样包含有知识范围和能力目标两部分,可参照必修模块的要求予以把握。三是活动建议,即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活动与实践。这些活动与实践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充分反映选修课的特色,需要认真开展,以增进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五,教师要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用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指导教学工作,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文化的共建者。3、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模块的关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起来,这是我国学校课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模块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首先,选修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必修课程教学已有的成果。经济学常识是必修课经济生活的延伸和扩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对必修课政治生活的延伸和扩展,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教学安排上,一般要在学生修完必修课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再让学生选修经济学常识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在内容取舍上,经济学常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经济生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政治生活,让学生把两个模块在思维上建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贯穿在整个中学教学中。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公民生活与法律的联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等,是初中思想品德课重点安排的内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依法纳税等内容,融合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教师要了解法治教育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整体设置,掌握学生已有的法律知识基础,并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教学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教学相结合,实现有机渗透。其次,要通过选修课程的教学,延伸和扩展必修课程修习的空间,在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积累知识并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4、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教师要注意将教科书与其他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支撑教学活动。经济学常识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教学特别要注意与时事政策教育密切结合,注重使用当代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引用最新的、与学生时空接近、心理相容的材料,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参观、调查、访谈、时事政策等多种课程资源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活动,拓展思想政治选修课程教学的领域。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要贯彻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如学完有关的诉讼程序这一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模拟写一份起诉状,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质,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改变教学方式,推进教学创新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以生活为基础,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高中思想政治课应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知的能力。(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三)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课程评价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1、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学科指导思想课的要求,新课程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更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