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口理论(讲稿)人口问题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人口数量大是中国最显著、最重要的国情特征之一。人口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联合国从1990 年开始,将每年的 7 月 11 日定为 “世界人口日 ”,从 1996 年开始,为每年的世界人口日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目的是唤醒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2006 年 12 月 17 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指导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我们党对人口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标志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一、人口理论的主要术语1、出生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一般以千分数表示。 09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年初是 13280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1615 万人,出生率为 12.13 ;死亡人口 943 万人,死亡率为 7.08 ;自然增长率为 5.05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9.45。2、死亡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 )3、自然增长率 :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程度 (或速度 )的指标。即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 (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 )与人口总数4、总和生育率:一位妇女在一生中的平均生育数量。5、性别比:人口中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 个女性人口相对应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它是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指标之6、人口老龄化:人口中成人和老龄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儿童和青少年的比例逐渐减少的过程。按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1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8、 人口更替水平:指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持平。目前发达国家普遍认为,总和生育率为 2.1 即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之所以为2.1 而不是 2.0(一个孩子对应父母中的一个) ,是由于在出生时,男孩数要略多于女孩数,且一部分女孩将在育龄期前死亡。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较高,因此,达到生育更替水平的总和生育率总要高于 2.1。8、平均预期寿命:简称平均寿命。一个人预期平均存活的年数。9、人口红利期:指人口结构处于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人口多、老年人口少的结构阶段。在这一阶段,总人口 “中间大,两头小 ”的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将带来劳动力增加、储蓄和投资增长、人力投资增加和妇女就业机会增加等,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人口学家称这段时期为 “人口机会窗口 ”或“人口红利期 ”。人口赢利期 :总抚养比50%二、中国人口工作的成就(一)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 史性转变首先,经过 30 多年的艰苦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总和生育率真由1970 年的 5.8 降到目前的 1.8 左右,全国共少生 4 亿多人,使中国13 亿人口日和世界 65 亿人口日推迟4 年,成功改变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2005 年 1 月 6 日零时 02 分,一个体重 3660 克、身长 52 公分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中国人口已达 13 亿。(第 13 亿个人口如何确定):国家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 2004 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是 129988 万人,据此推算, 2004 年全国平均每天净增人口为 2.08 万人,再据此推算,中国达到 13 人口的时间为 2005 年 1 月 6 日凌晨,国家统计局、人口计生委等机构共同选定,在北京妇产医院于 1 月 6 日零时出生的婴儿就将被认定为是第13 亿个公民。2同年 12 月 19 日全球人口达到 65 亿(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统计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用三四代人时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是唯一在 20 世纪末达到更替水平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并将可能提前半个世纪实现人口零增长。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低高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为“低低低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二)实现人口快速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黄金时期。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创造了40 年的人口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充实的有利时期,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 1/4,为社会和家庭节约抚养费约 17 万亿元,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投资的扩大,保证了总体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据测算,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 2008 年全国人均 GDP 不会突破 3000 美元,只能达到 2200 美元。(三)国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 1949 年的 35 岁提高到目前的 73 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5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从改革开放前的 4.5 年提高到 8.5 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从 2.5 亿减少到 4000 万左右。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四)人口减少对自然资源需求总量下降,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 的能力由于生育水平下降,少生了4 亿人,减缓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人均占有量,比目前降低1/5。可以少消耗粮食 1710 亿公斤,少占用耕地播种面积 5.7 亿亩,少消耗水资源 1867.5 亿立方米,少占用生态空间 5.7 亿公顷,人居、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减轻 20%以上。(五)人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推动了人权事业的发展3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由 1991 年的 50.2%0 降到了 18.1,孕产妇死亡率降至 36.6/10 万。人类发展指数由 1990 年的第 105 位上升到 2007 年的第 81 位。(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 GDP)三、新时期人口发展的形势与挑战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面临着不少挑战。(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仍将持续增长今后十几年,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每年人口仍将净增 800 万1000 万,还将维持 “低增长率,高增长量 ”的发展态势。 2009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33474 万人。根据预测,在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的情况下,我国总人口在 2033 年前后才会达到峰值 14.515 亿左右,之后总人口才会逐渐缓慢下降。世纪上半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2016 年达到 9.9 亿)、总人口(2033 年达到 15 亿)和老年人口(2047 年达到 3.2 亿)三大高峰。(流动人口以及出生人口性别比)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受 20 世纪 80 年代 -90 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 年-2020 年期间, 20 岁-29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加上流动人口超生、一些名人超生、富人超生、党政(领导)干部超生现象,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决定认为人口众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4低生育水平:国际上一般公认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1 时就达到更替水平,当生育水平低于更替水平的为低生育水平, (目前总和生育率 1.8)我国人口转变的途径与发达国家的转变途径不同,因而,我国的低生育水平具有不稳定和不平衡的特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模式是自发式,经济社会发展在先,婚育观念转变在先,生育率水平下降在后,因而低生育水平相当稳定,甚至采取奖励生育的政策也不会导致低生育水平波动。我国人口转变的模式是诱导式(也有称为 “自觉式 ”)。是通过采取宣传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等综合手段达到的低生育水平。其特征是:生育率下降在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婚育观念转变滞后,因而低生育水平不稳定。我国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1、群众生育意识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希望生育 1.7 个子女,农村为 1.79、城市为 1.43。在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妇女中, 79.8%的人想要一儿一女,城镇只有一个女儿的妇女中, 41.3%的人希望再生育一个男孩。目前,我国育龄群众儿女双全、生男孩的愿望依然比较强烈。2001 年,全国计划生育 / 生殖健康调查表明,在希望要两个孩子的妇女中,约 80的人想要一儿一女,只想要女儿的仅占 1.3 ;我国中部地区(例河南)群众儿女双全的观念尤其强烈,在希望要三个孩子的妇女中,约 71的人想要 23 个男孩, 22的人想要至少 1 个男孩;想生男孩,追求男女双全是导致一部分人超生、多生的根本原因。2、政策内生育水平的明显上升。受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在20052020 年期间, 2029 岁生育旺盛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随着独生子女( 1 亿左右)陆续进入婚育期(可生育两个孩子)这种 “双峰叠加 ”的局面将持续十几年,我国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 万。4、特殊人群超生难以遏制。名人、富人超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55、部分党政领导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削弱。稳定低生育水平,首先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1、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计划生育政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具体表述:城市一孩政策,农村一孩半政策。1980 年 9 月 25 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91 年 12 月 1 日,1997 年 3 月 28 日, 2002 年 12 月 1 日,三次进行了修正,进一步深化明确了城市一孩政策和农村一孩半政策。2、坚持党政一把手 “亲自抓、负总责 ”不动摇。 一票否决制度。3、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不动摇。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