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幼儿信不信童话顺其自然场景:前几天圣诞节,我一个朋友玩现了:他5岁孩子和圣诞老人说要一个汽车模型,我朋友想省钱,就拿藏在壁橱里面的一个汽车模型,装到圣诞袜里。结果孩子一看,立马说:“这不是圣诞老人给的,这是壁橱里面的那个!”此时,你会对孩子怎么解释?美好教育解答:童话,所代表的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这种美好的愿望会使我们每个人对生活还是憧憬的,也是每个家长愿意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赋予给自己的孩子。虽然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及社会的现实,早晚会让他们明白童话只是一种传说,但让孩子有着梦想与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童话,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许有一天,孩子真的实现了自己童话般的梦想。让孩子有一点童话色彩,这非常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的。从心理学上看,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转折期。在此之前,孩子思维方式多通过感知觉,而10岁以后,孩子在演绎、归纳、类比推理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思维具有可逆性,也能认识到事物的概括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解决科学思维。孩子从懵懂的童话状态过渡到突然清醒的“自我”感觉,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两个阶段都是孩子必然经过的。父母不要因为自己对一种状态的留恋或渴望,而强行改变孩子自然发展的状态,想发展还是需要按照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进行。所以,在孩子10岁以前,尽可能的让孩子相信童话,这对其成长还是有好处,只是别刻意追求。一个孩子,如果相信童话,可以说有以下的好处:第一,童话的魅力在于能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童话是唯美主义的体现,目的是在于给孩子们建立一个理想的想象世界。许多童话都可以作为启蒙教育的,这就可以让孩子编织着想象和憧憬的梦。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此时孩子的大脑发育,讲究脑神经的连结而非单纯的记忆,所以,错过了童话的童年是很遗憾的。第二,对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教育提供模仿学习的样板。孩子的许多良好的表现,如善良、智慧、勇敢等,都可以通过童话进行来开展。童话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并帮助他们学习和完善社交技巧,以及可能出现的欺骗、践踏、侵犯行为告诉孩子。比如,当孩子乱扔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借孩子相信什么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想法,对孩子说那些东西会痛的。第三,避免孩子过早进入成人的世界。每个年龄段都有每段生活的主题,婴幼儿的世界就应该是童话,家长为孩子编织着童话世界,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并借此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递智慧与道德。假若家长过早让孩子逾越正常的心里发展阶段,反而会让他失去很多珍贵的东西,过量地注入成人的世俗观念,会使孩子过度社会化。第四,美丽的童话是伴随孩子童年时期的成长伙伴。孩子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童话中的人物所传达思想、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长久的,甚至是一生的影响。孩子对这些童话人物的信任和期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补偿和美好的愿望。过早让孩子对童话失去信任,实际上是扼杀孩子的童真、童趣,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不利。第五,童话有助于孩子的潜移默化。童话故事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其所包含的民间智慧传授给孩子,使他们对未来有信心和希望,以及对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都有重要作用。同时,童话帮助孩子宣泄情绪、习得智慧,也帮助他们看到希望和充满美好憧憬。即使孩子长大成人,这些内容和信念依然会存在于其心灵深处,有力量来面对困难、挫折、烦恼。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的童话方面,既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也要让他们自由发展,这样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安全感。孩子通过生动形象的童话,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兴趣的引导下到生活中去观察和对比,并自己得出结论。因此,如果孩子没有追着问童话的真假,家长也就可以“装聋作哑”。另外,假设孩子过了10岁还一直“相信”童话和传说,但只要这些孩子能区分想象和现实,就不会妨碍其学习和成长。其实,许多10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清楚童话和现实的区别了,相信童话只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或者说是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喜欢沉浸在美好的童话世界。比如,“相信”圣诞老人,只是孩子喜欢这个“交互”过程。当然,如果孩子开始对童话有所怀疑了,例如问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个人倾向于相对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不要刻意说谎或太直白。比如,对小孩子要适当挽回,如说“圣诞老人太忙了,所以需要有人装扮成他来帮忙。”而对大一点的,则稍微含糊地说:“这个问题,也是我很想知道的,至今还在探索中,虽然我小时候也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比较麻烦的是,就像上面例子说的那样,家长假装童话人物而明显被孩子揭穿。一般情况下,如果想对孩子说“善意的谎言”,一定别露出马脚,否则解释起来非常麻烦。这就需要家长在处理类似事情时,不能掉以轻心。假设真遇到这样情况,我个人倾向先向孩子承认错误,说自己没有联系上圣诞老人,所以送礼物只是爸爸妈妈是借圣诞老人来表达对你的爱。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童话和善意的谎言很接近,但不能混为一谈。谎言,是说话人通过刻意隐瞒或者提供错误信息的方法,提供与其记忆中不符的信息的行为。而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所以,借童话人物来教育孩子是可以的,只是别太往孩子身上牵,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借匹诺曹吓唬孩子,撒谎鼻子就长,孩子很快就会发现真相。最后说一下,家长在教育十岁以前的孩子时,应多以儿童文学为主,不要太早给孩子讲远离生活的科普,否则会破坏童话的真伪基础。只有当孩子对某一现象感兴趣时,且能用自己的观察与实验,去求证书上的知识时,科普书才会起到一个真正积极的作用。当然,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科普知识,则应随时对孩子进行引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