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xx地区wcdma网络优化设计 通信系2022届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xx 地区 wcdma 网络优化设计专 业: 通信技术 班 级: 通信1034(宽带) 学生姓名: 郑高平 (0202203428) 导师姓名: 惠聪 起止时间: 2022 年 12 月 01 日 至2013 年 05 月 15 日 通信系2022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地区WCDMA网络优化设计指导教师惠聪电 话Email办公室1-414时间要求论文初稿电子版上交指导教师邮箱,时间截止:2013年4月1日;论文终稿纸质版上交指导教师本人,时间截止:2012年5月15日。要求:1、从地区自然概况、网络结构及运行数据等方面介绍地WCDMA网络概况。2、分析地区WCDMA网络运行中存在问题。试从:接通率数据、掉话率数据、拥塞率数据、切换成功率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3、提出WCDMA网络优化设计方案,并对优化前后网络性能进行分析比照,对网络优化方案做出评价。 *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参考资料: 陕邮职院通信系2022届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郑高平性别男系别通 信 系专业通信技术课题名称xx地区wcdma网络优化设计班级通信1034宽带起止时间 2022 年 12 月 2022年 05月 指导教师惠聪课题任务完成情况论文 12.4(千字); 图纸 35 (张);其它(含附件):表 2 (张),流程图 9 (张)指导教师意见评阅成绩: 评阅/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学生实得成绩(百分制)评 阅 成 绩 评 定 级 别 级别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摘 要在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和最大的移动用户数,移动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4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快速增长。现有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无论是在频谱资源,还是在所能提供的业务方面,都已经不能满足移动通信用户的需求。本论文讨论的WCDMA是一项全球应用最广、最成熟的3G技术,论文从WCDMA的应用现状出发,首先介绍了3G标准的提出及其商用情况,并简要地阐述了研究WCDMA技术的意义。然后介绍了无线网络系统,重点分析了无线网络系统及3G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方法。接着重点分析了WCDMA网络的规划的流程和考前须知以及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并阐述了WCDMA核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方法。最后本文在对3G的市场需求进行定性预测的根底上,结合兰州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WCDMA网络规划时所需考虑的根本原那么,提出在兰州市构建WCDMA核心网络的预规划方案。关键词:无线网络,网络规划,容量规划 目 录1绪 论11.1 课题背景11 WCDMA系统规划与设计21.1 WCDMA系统介绍21.1.1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21.1.2 WCDMA的技术特点81.2 WCDMA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法91.2.1 WCDMA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原那么91.2.2 需要考虑的因素101.2.3 网络规划与设计流程131.2.4 无线网规划的重点内容141.2.5 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根本方法152 WCDMA系统核心网络规划与设计162.1.1 WCDMA版本介绍162.1.2 WCDMA系统的整体演进182.1.3 核心网络根本结构203 WCDMA系统核心网络规划与设计应用实例233.1 兰州市WCDMA核心网络现状及需求分析233.1.1 兰州城市概况243.1.2 甘肃联通的业务现状243.1.3 2G3G共站址可行性分析254.1 兰州市WCDMA核心网络组网策略254.1.1 WCDMA核心网网元建设策略264.1.2 GSM网络升级策略274.1.3 GSMWCDMA网络互通策略274.2 兰州市WCDMA核心网组网方案284.2.1 兰州市WCDMA业务模型284.2.2 MSC-SERVER的设置方案284.2.3 MGW及GMSC-MGW的设置方案284.2.4 核心网建设方案284.2.5 电路域组网方案29 分组域网络建设30结 论33致 谢34参考文献351绪 论1.1 课题背景移动通信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开始,到90年代中期以GSM和CDMA为代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的大规模商用,再到本世纪初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投入商用,根本上是每10年商用一代新技术。目前全球范围内,模拟移动通信技术根本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第二代技术包括二代半技术占据了98%以上的移动通信市场。第三代移动通信已经步入了规模商用阶段,在今后10年间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第二代移动通信长期并存开展的时期。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在2000年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确定的,WCDMA技术标准是通过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主流标准之一。WCDMA移动通信系统从2001年10月开始商用,经过近几年技术设备逐渐成熟的蛰伏期之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步入规模商用阶段。全球获得WCDMA运营许可的运营商有120多家,由于目前占据全球80%以上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GSM和TDMA运营商选择了WCDMA技术,所以WCDMA技术毫无疑问将成为占据未来移动通信主导地位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1 WCDMA系统规划与设计1.1 WCDMA系统介绍WCDMA是一个宽带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即通过用户数据与由CDMA扩频码得来的伪随机比特相乘,从而把用户信息比特扩展到宽的带宽上去。系统中的多个用户同时工作于同一频段,靠码字相互正交,实现相互区分。直扩码分多址系统具有同频自干扰特性,需要有效的解决网络中的干扰问题才能完善网络覆盖,提高网络容量,改善业务质量。1.1.1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WCDMA系统是IMT-2000家族的一员,它由CN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装置组成。UTRAN 和UE采用WCDMA无线接入技术。WCDMA网络在设计时遵循以下原那么:1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功能尽量别离即对无线资源的管理功能集中在无线接入网完成,而与业务和应用相关功能在核心网执行。2无线接入网是连接移动用户和核心网的桥梁和纽带。其满足以下目标: 允许用户广泛访问电信业务,包括一些现在还没定义的业务,像多媒体和高速率数据业务。方便的提供与固定网络相似的高质量的业务特别是话音质量。方便的提供小的、容易使用的、低价的终端,它要有长的通话和待机时间。提供网络资源有效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无线频谱。图1.1 WCDMA系统结构IuCNUTRANUEUu目前,WCDMA系统标准的R99版本已经根本稳定,其R4、R5和R6版本还在紧锣密鼓的制订中。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1.1所示。WCDMA系统的CN核心网、UTRAN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装置之间的接口不同,CN与UTRAN的接口定义为Iu接口,UTRAN与UE的接口定义为Uu接口。WCDMA网络结构的根本特点是核心网从GSM的核心网逐步演进和过渡,而无线接入网那么是革命性的变化,完全不同于GSM的无线接入网,且业务是完全兼容GSM的业务,表达了业务的连续性5。1.无线接入网UTRAN包括许多通过Iu接口连接到CN的RNS无线网络子系统。一个RNS包括一个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和一个或多个Node B。Node B通过Iub接口连接到RNC上,它支持FDD模式、TDD模式或双模。Node B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UTRAN内部,RNS中的RNC能通过Iur接口交互信息, Iu接口和Iur接口是逻辑接口。Iur接口可以是RNC之间物理的直接相连或通过适当的传输网络实现。UTRAN结构如图1.2所示。IurIuCNRNCRNCIuNode BNode BIubIubNode BNode BIubIubRNSRNS图1.2 UTRAN结构其中:Iu、Iur、Iub接口分别为CN与RNS、RNC与RNC、RNC与Node B之间的接口。应用协议控制平面传输网络用户平面信令承载无线网络层传输网络层传输网络控制平面ALCAPs信令承载物理层用户平面数据流传输网络用户平面数据承载图1.3所示为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此结构依据层间和平面间相互独立原那么而建立。图1.3 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协议结构包括三层:无线网络层、传输网络层和物理层。所有UTRAN相关问题只与无线网络层有关,传输网络层只是UTRAN采用的标准化的传输技术,与UTRAN的特定的功能无关。物理层可用E1、T1、STM-1等数十种标准接口。 控制平面包括无线网络层的应用协议以及用于传输应用协议消息的信令承载。 在Iu接口的无线网络层是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RANAP,它负责CN和RNS之间的信令交互。在Iur接口的无线网络层是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RNSAP,它负责两个RNS之间的信令交互。在Iur接口的无线网络层是B节点协议NBAP,它负责RNS内部的RNC与Node B之间的信令交互。 在传输网络层三个接口统一应用ATM传输技术,3GPP还建议了可支持七号信令的SCCP、MTP及IP等技术。应用协议在无线网络层建立承载,信令承载与ALCAP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信令承载可同可不同。信令承载由操作维护O&M建立,用户平面包括数据流和用于传输数据流的数据承载。数据流是各个接口规定的帧协议,传输网络控制平面只在传输层,它不包括任何无线网络控制平面的信息。它包括用户平面传输承载数据承载所需的ALCAP协议,还包括ALCAP所需的信令承载。传输网络控制平面的引入使得无线网络控制平面的应用协议完全独立于用户平面数据承载技术。用户平面的数据承载和应用协议的数据承载属于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