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盂(_) 沧(_) 孰(_) 汝(_)2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2. 小古文阅读。燧明国 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 ,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注释:燧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屈盘:曲折盘结。至:到。息:休息。鸮(xio):鸱鸮(ch),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感:感悟。1(理解句子)结合注释,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_(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_2这段文字讲述了燧人_的故事。3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教给了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受“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这一自然现象的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试举一例。_3. 阅读理解。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叶公好龙”中,“好”字的读音是_,在这里的意思是_。2你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叶公好龙”?用“”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3叶公看到真龙以后是表现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_4叶公真的喜欢龙吗?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_4.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溺而不返:_(2)故为精卫:_(3)以堙于东海:_2翻译下列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_5. 阅读理解。学 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奕:下棋。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诲:教,教导。 其:其中。 鸿鹄:天鹅。 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 之:这里指代鸿鹄。 俱:一起。 为:同“谓”,认为。 是:这个人。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段的意思。2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另一个,结果。3“奕秋诲二人”,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请写出自己的看法。_6.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啖蔗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1解释下列字词。(1)啖(_) (2)尾(_)(3)云(_) (4)渐至佳境(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_(2)人问所以。_7.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未成,弃去:_(2)逢老媪方磨铁杵:_(3)太白感其意:_(4)还卒业:_2“问之,曰:欲作针。”这句话的意思是:_3“铁杵成针”的故事最后成为一句俗语:_8.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取之,信然。”中的“然”在文中的意思是( )A.对,是B.答应,信守C.这样,如此D.表示一种语气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 )A.尝/与诸小儿游。B.诸儿竞/走取之。C.此必苦/李。D.唯戎不/动。3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为什么王戎没有动?_。4读了短文,你认为七岁的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9. 课内阅读。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解释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抛弃)(_)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_)2下面对“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感动她的意志,回去完成学业。B.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C.李白感谢她的意志,最终完成了学业。3“问之”是_向_提问,他可能会这样问:“_”4下面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是( )A.水滴石穿B.恍然大悟C.点石成金D.粗中有细10. 阅读理解。吴起守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昔:从前。止:留住。求:寻找。俟(s):等待。为:坚守。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A.吴起B.朋友C.食物D.军队2“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A.恐惧B.恐慌C.担心D.使害怕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一项是()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A.B.C.D.4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威信。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_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我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大意:_(2)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大意: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阮裕焚车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注释 阮(run)光禄:即阮裕,他曾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人们称他为阮光禄。剡(shn):地名,在今浙江嵊州。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阮后闻之:_遂焚之: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借者无不皆给。_(2)意欲借而不敢言。_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_的品质。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去:_。(2)是:_。(3)方:_。(4)欲: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