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三基试题得分:科室:姓名: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四气是如何总结得出的(D )A、是从人体的感受总结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E、是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等推导出来的2、下列各项,不属苦味药作用的是(D )D、行气E、清泄A、降泄B、通泄C、燥湿3、五味的含义是(B )A、全部味道B、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C、指口尝味道D、五类作用E、不同的味道4、芳香药多具有的味是(D、酸味E、淡味A、辛味B、甘味C、苦味5、作用趋向属于升浮的是(CD、甘、淡,寒E、酸、咸,热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6、平行药的含义是(A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之性均具备的药物7、外感风热,应选择的药物性味是(A )A、 辛、温D、苦、寒B、 辛、凉E、甘、温C、甘、寒8、确定归经学讲的理论基础是(B )A、 阴阳学讲D、药味理论B、 脏腑经络理论E、五行学讲C、气血津液学讲9、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D)A、 相须D、相恶B、 相使E、相杀C、相畏10、药物“七情”的含义是(C )A、喜、怒、忧、思、悲、恐、惊B、辛、甘、酸、苦、咸、淡、涩C、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D、寒、热、温、凉、平、毒性E、温、通、补、泻、滑、湿、清11、属于配伍禁忌的是(A )A、 人参与藜芦D、人参与甘遂B、 人参与海藻E、人参与五倍子C、人参与大戟12、下列配伍中属于“十九畏”的药物是(D )A、大戟与甘草B、贝母与乌头E、芍药与藜芦C、乌头与瓜篓D、官桂与赤石脂13、下列配伍中属于“十八反”的是(A )。、丁香与木香E、人参与五倍子A、大戟与甘草B、人参与莱菔子C、白及与甘草D)D、甘草E、细辛14、与海藻相反的药物是(A、藜芦B、昆布C、大枣B)D、郁金E、犀角15、与人参相畏的药物是(A、密陀僧B、五灵脂C、狼毒16、下列各项,不属于妊娠绝对禁用药物的是(D )D、红花E、斑螯A、麝香B、巴豆C、大戟A)D、小儿一次量E、一剂药的重量17、中药的剂量,一样指的是(A、成人一日量B、成人一次量C、小儿一日量18、下列各项,用法错误的是(A、旋覆花布包入汤剂B、琥珀入汤剂C、钩藤入汤剂后下D、雷丸研末冷开水调服E、麝香入丸散服19、下列不宜与瓜篓同用的药物是(A )A、 乌头D、芒硝B、 甘草E、藜芦C、三棱20、西洋参入汤剂,其用法是(D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烊化21、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D )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风寒有汗表虚证D、风寒无汗表实证E、风寒挟湿表证22、下列各项,讲法错误的是(A )A、麻黄清表热B、石膏清里热C、秦艽清虚热D、银花透表热,清里热E、丹皮清血热,退虚热2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C )A、 麻黄、荆芥D、紫苏、生姜B、 香薷、紫苏E、荆芥、防风C、麻黄、香薷24、既能祛风解表,炒碳又可止血的药物是(D )A、 羌活D、荆芥B、 白芷E、苍耳子C、桂枝25、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B )A、 荆芥D、紫苏B、 防风E、桂枝C、香薷26、辛夷入汤剂的用法是(C )A、 先煎D、冲服B、 后下E、另煎C、布包煎27、善于治疗鼻渊头痛的药物是(B )A、 羌活D、紫苏B、 辛夷E、荆芥C、藁本28、性寒滑肠,气虚便溏者慎用的药物是(E )A、 薄荷D、桑叶B、 蝉蜕E、牛蒡子C、柴胡29、解表药中既能升阳,又可解毒的药物是(C )A、 葛根D、薄荷B、 柴胡E、蔓荆子。、升麻30、菊花具有的功效是(C )A、平降肝阳,息风止痉,清肝明目B、疏风清热,息风止痉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D、清肺止咳,清热解毒E、疏风清热,清利咽喉31、治疗胃火上炎的头痛、牙龈肿痛,宜选用的药组是(CA、 玄参、黄苓C、石膏、升麻B、 知母、贝母D、龙胆、黄柏E、紫苏、生姜32、下列药物中,宜煎服入药的是(B )A、 牛黄D、青黛B、 石膏E、甘遂C、芒硝33、既能清实热,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B )A、 石膏D、苦参B、 知母E、栀子C、黄苓34、淡竹叶的功效是(C )A、清热、解毒、利尿B、清热泻火C、清热泻火、除烦、利尿D、清热除烦、生津E、清热燥湿、利尿35、既能清热燥湿,又能退虚热除蒸,解毒疗疮的药物是(E )A、 银柴胡D、黄连B、 苦参E、黄柏C、黄苓36、既能清热燥湿,又善清心火的药物是(D )A、 连翘D、黄连B、 淡竹叶E、黄柏C、黄苓37、下列各项,不属苦参功效的是(E )A、 清热解毒D、杀虫止痒B、 燥湿E、凉血化瘀C、利尿38、善于治疗疔毒的药物是(D )C、山豆根E、金银花D、紫花地丁39、治疗阿米巴痢疾,首选的药组是(A )A、鸭胆子、白头翁B、秦皮、马齿苋C、黄连、黄苓D、金银花、连翘E、山豆根、射干40、生地黄、玄参均具有的功效是(B )A、清热解毒、活血消斑B、清热凉血、养阴增液C、清热凉血、活血散瘀D、清热解毒、疏风散热E、清热燥湿、泻火解毒41、独活的功效是(D )A、祛风湿、利水、止痛B、祛风湿、止痛、清热解毒C、祛风湿、止痛、治骨鲠D、祛风湿、止痛、解表E、祛风湿、止痛、安胎42、既可用于风湿痹痛,又可用于诸骨鲠咽的药物是(C )A、 五加皮D、木瓜B、 桑寄生E、羌活C、威灵仙43、既能祛风湿、利关节,又能降压、解毒的药物是(B )A、 独活D、羌活B、 豨莶草E、桑寄生C、络石藤44、下列具有化湿解暑功效的化湿药物是(B )D、砂仁E、茯苓A、苍术B、佩兰C 豆蔻B )D、草果E、厚朴45、下列可用于治疗夜盲症的药物是(A、砂仁B、苍术C 豆蔻既能燥湿消痰,又能下气除满的药物是(B )D、茯苓E、草果46、下列药物中A、苍术B、厚朴C 豆蔻既能解暑,又能化湿止呕的药物是(E )D、豆蔻E、藿香47、下列药物中A、苍术B、草果C、茯苓既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又能用于脾虚证的药物48、下列药物中 是(D)D、茯苓E、滑石A、泽泻B、猪苓C、车前子49、具有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止血功效的药物是(C )A、 车前子D、萆薢B、 泽泻E、地肤子C、石韦50、湿热黄疸,宜选用的药物是(B )A、 车前子D、蕙苡仁B、 金钞票草E、茯苓C、五加皮51、用于治疗亡阳证,汗出清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宜用(B)A、 附子、肉桂D、附子、细辛B、 附子、干姜E、附子、吴茱萸C、附子、人参52、辛甘温热,治疗下元虚冷之要药是(E )A、 生姜D、吴茱萸B、 附子E、肉桂C、干姜53、既善于疏肝又能暖肝的药物是(D )A、 肉桂D、吴茱萸B、 花椒E、附子C、山茱萸54、治疗寒疝疼痛,睾丸偏坠疼痛,宜选用的药物是(C )A、 肉桂。、丁香B、 干姜E、木香C、小茴香55、干姜、高良姜都具有的功效是(A )A、 温中止痛D、解鱼蟹毒B、 温经散寒E、温中回阳C、温肺化饮56、陈皮的要紧功效是(B )A、疏肝解郁、化湿止呕B、理气健脾、燥湿化痰C、温肺化痰、行气止痛D、温经散寒、行气活血E、理气调中、温肾纳气57、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功效的药物是(B )A、佛手B、枳实C、木香E、青皮D、陈皮58、既能行气止痛,又能健脾消食的药物是(A )A、 木香D、沉香B、 香附E、乌药C、佛手59、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杀虫疗癣的药物是(A )人、川楝子D、沉香B、 木香E、香附C、佛手60、善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的药物是(C ) 入、川楝子B、沉香C、香附D、木香E、枳实61、 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D )A、 麦芽D、山楂B、 莱菔子E、鸡内金C、神曲62、可与金石、贝壳等药物同用,以助其消化的药物是(C )A、 莱菔子D、鸡内金B、 麦芽E、山楂C、神曲63、既能消食健胃,又能回乳消胀的药物是(E )A、 神曲D、莱菔子B、 山楂E、麦芽C、鸡内金64、鸡内金的功效特点是(D )A、 消食兼能杀虫D、消食兼能化石B、 消食兼能发表E、消食兼能化痰C、消食兼能疏肝65、下列药物中,哺乳期不宜食用的药物是(C )A、 鸡内金D、茯苓B、 莱菔子E、神曲C、麦芽66、下列各项中,不能驱杀绦虫的药物是(C )A、 槟榔D、榧子B、 南瓜子E、雷丸C、使君子67、 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截疟的药物是(A )A、 槟榔D、南瓜子B、 牵牛子、川楝子C、苦楝皮68、除杀虫之外,还可治疗妇女崩漏的药物是(D )A、 使君子D、贯众B、 苦楝皮E、槟榔C、牵牛子69、有关大黄的使用注意,下列各项讲法不妥的是(C )A、 妇女月经期忌用D、孕妇忌用B、妇女哺乳期忌用E、脾胃虚弱者慎用C、冷积便秘忌用70、治疗寒积便秘,宜选用的药物是(D )A、甘遂D、巴豆B、大戟E、商陆C、芫花71、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解毒消痈的药物是(D )A、生地黄、牡丹皮B、赤芍、紫草C、金银花、连翘D、大蓟、小蓟E、侧柏叶、茜草72、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敛疮,还能够治疗烫伤的药物是(A )A、 地榆D、槐花B、 蒲黄E、大蓟C、白茅根73、下列各项,均可用治水火烫伤的是(B )A、地榆、槐角、小蓟B、地榆、大黄、虎杖C、大黄、芒硝、丹参D、黄苓、黄连、黄柏E、紫草、地榆、郁金74、痔疮肿痛出血,首选的药物是(D )A、 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