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然气外输管道黑粉分布规律及清除措施孙海礁;郭玉洁;张志宏;陈长风;王涛【摘 要】黑粉在天然气外输管道中积聚,会造成仪表阀门堵塞、输送介质污染、管 输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管道中黑粉组成和分布情况研究.结合外输 管线的清管作业情况,分析了管道不同部位的黑粉组成、分布和形态.同时,对管输天 然气历年气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黑粉组成及其在管线中的分布规律,分析了黑 粉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黑粉偏向在距气源较近、地势低洼处的管道中聚集;其主要组成为 FeC03,还含有一定量的 Fe3 S4、FeS、S、SiO2、Fe2 03 等,其中 FeC03、Fe3 S4、FeS主要由天然气生产设备或管道发生CO2和H2 S腐蚀所形成,而S、Si02、Fe2 03则由上游气源携入或来自管线施工残留物.根据黑粉的组成和其在 管道中的分布特点,提出了黑粉防治措施建议:从源头上杜绝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对老 旧天然气外输管线应定期组织清管,清管时选用合适的清管工艺.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年(卷),期】2018(047)006【总页数】6页(P98-103) 【关键词】 天然气;外输管道;黑粉;腐蚀;防治;清管【作 者】 孙海礁;郭玉洁;张志宏;陈长风;王涛【作者单位】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 京)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正文语种】中 文黑粉是天然气外输管道中经常遇到的污染物1-10,黑粉的出现会造成管道管输量 下降、堵塞仪表和阀门、降低压缩机压缩效率等一系列问题9,严重影响天然气 的正常输送和下游用户的正常生产。通过对黑粉成分进行分析,一般认为黑粉由铁 硫化物、碳酸铁、氧化铁、硫磺、沙粒等组成10。黑粉问题最早出现在天然气管 道建设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13-16。近年来,随着我国输气管线的 大规模建设和相继投入运营,黑粉也逐渐出现在输气管网中。西北某油田天然气外输管线自2003年投产后,未进行过彻底清管。近年来,随着 天然气外输管线运行时间的延长、气源广泛、处理工艺不同等因素,在输气管线内 形成黑色粉末等杂质,并不断聚集增加,导致管输气量只有设计输气量的70%, 并导致下游分离设备频发堵塞、燃气使用设备故障增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天然气 外售和下游用户的正常生产。本研究结合外输管线的清管情况,对管线内黑粉的分布规律、主要成分和变化规律 进行了分析,对清管作业情况进行了总结,为类似老旧天然气输送管线清管作业提 供参考。1 试验方法现场取回的黑粉在进一步测试前密封保存。黑粉微观观察采用Quanta 200F场发 射电子扫描显微镜,并借助EDAX Genesis 2000 X-射线能谱仪(EDS)测定元素组 成。采用XRD-6000型X射线衍射仪对黑粉的物相组成进行测试,利用Malvern Mastersizer 3000对黑粉粒径进行测试,测试前用研磨钵将黑粉研磨成细粉。2 结果与讨论2.1 管线简况外输天然气气源为油田生产伴生气,经计转站、集气站脱硫脱水后,由输气首站增 压再经外输管线输送至下游用户。管线材质为20#钢,规格为0219 mmx6.4 mm,全长60 km,设计压力为4.0 MPa,设计天然气输送量为45x104 m3/d, 高程差80 m,管道埋深1.3 m。管线自2003年投入使用,自投用后曾进行过两 次清管作业,但均发生清管器卡堵现象。2.2 黑粉性状及分布规律 此次天然气外输管线的清管过程分两轮进行,第1轮使用泡沫球清管器,从集气 首站发出后,在距首站约 3.6 km 处发生卡堵(见图 1),采用断管的方式进行解卡。 断管后发现管段内积聚大量黑粉,并结成硬块(见图2(a)、图3(a)和图3(b),造成 通球卡堵,图2(b)为清管器前端堆积的黑粉。第 2 轮清管则改用水力驱动射流清管器,并在管道中间选取两个点断管,从首站、 末站分别向中间断点清管(见图1)。清管过程中也发生多处卡堵的现象(见图1) , 卡堵处发现结成硬块的黑粉,如图2(c)及图3(c)、图3(d)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 卡堵点基本位于管程前半段,尤其在前5 km,管内黑粉被清管器推动堆积长度达 240 m,将该管段全部置换后才解堵。而后半程卡堵较少,从末站反向清管至距首 站36.2 km处才发生卡堵,卡堵长度也只有45 m。管道前半程高程差较小,从管 线中点到首站的高程差只有约10 m,处于整个管道的地势低洼处。而后半程高程 差较大,末站到管线中点的高程差达70 m。因此,从两次清管情况看,管道内黑 粉积聚严重,并且黑粉容易在距气源近、地势低洼处聚集。2.3 黑粉组分及分布规律将距首站3.60 km处的块状黑粉用SEM观察(见图4),可以发现黑粉颗粒黏结在起,但并不致密,存在较多孔隙;EDS结果显示,黑粉主要由C、0、S、Fe等元素组成,同时有少量规则形状的颗粒。EDS结果显示其S含量较高(见表1)。表 1 图 4 中 A 点和 B 点的 EDS 数据 Table 1 EDS analysis of point A and B in Figure 4注:At%在EDS测试中代表原子数百分比。成分B w/% At/%CK 11.37 24.28 OK9.63 15.45 SK70.38 56.31 Fe K27.11 8.62 3.9651.32 用XRD对黑粉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黑粉主要由FeCO3、Fe3 S4、Fe2 O3、S、SiO2 等组成。不同里程处黑粉的物相组成及含量见表2。由表 2可以看出,不同里程的黑粉物相组成中,FeCO3的含量是最高的,因而FeCO3 是黑粉的主要组成,并且其含量随距首站距离的增加而升高。而铁硫化物在管道前 端(前5 km)主要以Fe3 S4的形式存在,之后则主要为FeS。S、Si02、Fe2 03 主要集中在管道前5.0 km,之后则含量很少。表2黑粉成分随管道里程的变化情况Table 2 Distribution of the black powder along the pipeline 取样位置(距首站距离)/km 组成,w/%FeCO 3 Fe3 S4 FeS S SiO 2 Fe3 O4 3.60 44.313.2 35.72.14.73.62 32.115.6 16.728.76.94.80 34.212.1 26.316.211.215.00 88.1 7.8 4.130.00 86.2 5.53.74.660.00 90.2 9.8 借助激光粒度仪对黑粉的粒径进行了分析(见图6):距首站距离较近时(见图6(a), 黑粉粒径分布范围较大,粒径分布在1 -200pm范围内,中位径d(0.5)为 44.445pm;在末站(见图6(b),黑粉粒径分布在两个范围,较细的颗粒分布在 0.220pm范围内,体积分数约为75%,较粗的则分布在100 -300 pm范围内, 体积分数约为22%。相比于3.6 km处,60 km处的黑粉中位径d(0.5)明显减小, 仅为2.021 pm,说明黑粉在运移过程中,因为颗粒间的高速碰撞导致颗粒破碎细 化。SY/T 5992-2012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规定17,管输天然气中固体颗粒 直径应小于5pm,显然管道中的黑粉颗粒粒径明显大于5pm。2.4 天然气气质分析 该管线外输天然气气质每年定期进行分析。图7以2014年度为例,分别给出了上 游集气总站和下游门站的H 2 S、C02含量以及水露点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油田 外输天然气为二类净化天然气,按照GB 17820-2012天然气的规定18,其 p(H 2 S)应20 mg/m3,但从图7(a)可看出,集气总站出站时的H 2 S含量多次 出现超标现象,最高超标可达11倍。而到下游门站含量恢复正常。CO2含量总体 符合GB 17820-2012的规定,偶尔出现超标现象,但超标幅度不大(见图7(b)。 图7(c)给出了天然气中水露点的变化情况,对比周围环境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 温变化情况(见图 8)。由图 8 可以看出,外输气中水露点常年高于当季的平均气温, 说明外输天然气中水含量较高,在较低的环境温度时容易在管道内壁上析出11。2.5 黑粉成因分析通过以上对黑粉组成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黑粉主要以FeCO3为主,同时含有少 量的 Fe3 S4、FeS、Fe2 O 3、SiO2 和 S 等。其中,FeCO 3、Fe3 S4、FeS 显然 是由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管道的H 2 S和CO2腐蚀造成的,属再生型黑粉。FeCO3 通过以下反应生成7:Fe3 S4与FeS通过以下反应生成19-20:经观察和测量,发现现场管道腐蚀减薄并不严重,而管道中黑粉积聚量却较多,并 且集中在距首站较近的地方。因此,推测黑粉中的FeCO3、Fe3 S4、FeS主要由 上游管道、装置腐蚀形成,由于过滤装置处理能力不够而随天然气运移到管道中, 其中粒径较大颗粒在距气源近、地势低洼处沉积在管壁中,而小颗粒则随天然气继 续飘移至下游。同时,因管道内不具备Fe2 03、SiO2和S的生成环境,这些物 质来自上游气源携入或管道施工时管道内的遗留。2.6 天然气外输管道黑粉防治措施(1) 从源头上治理。从以上研究结果看,黑粉主要由管道、设备腐蚀形成,因此要 从源头上控制天然气气质,减少腐蚀性介质的含量12-13。具体来说,水是黑粉 形成的主控因素,通过增加脱水装置规模、增强处理能力、杜绝再生气直排到外输 气等措施,严格控制管输气中水含量。通过完善脱硫工艺,增强脱硫设备处理能力, 控制H2S含量使其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同时,加强上游天然气生产装置和输 送管线的内腐蚀监测,通过加注缓蚀剂、使用内涂层等措施减少腐蚀的发生,从而 减少FeS、FeC03等腐蚀产物的形成。在输气线路关键节点采用旋风分离器、过 滤分离器两级过滤,旋风分离器只能分离大于10pm的颗粒7,而使用过滤分离 器则可以滤掉更小尺寸的粉尘,从而减少进入管道的黑粉量。在控制天然气气质的 基础上,做好管道自身的保护,防止管道出现局部低温环境,从而避免出现凝析水, 减少管道腐蚀的发生。(2) 选择适合的清管工艺。从该天然气外输管线清管情况来看,第1轮清管由于不 清楚管道内情况,按照经验选用了泡沫球清管器,实际清管过程中由于管道内黑粉 结块严重,导致清管器仅行走约3.60 km就发生卡堵,同时清管器未安装定位装 置,导致清管器定位困难,解卡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但是,通过第1 轮清管也了解了管道内黑粉情况。第2轮清管则采用水力驱动射流清管器清管, 并且设置多个断点,采用多段清管的方式清管。但是,由于管道内黑粉量多,且结 块严重,造成清管器损坏、卡堵。因此,针对此类老旧输气管线,清管前应根据管 道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在管道靠近气源处、管道中段、末端断管,大致摸清管道内 沉积物情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清管器,并采取多段清管的方式清除管道内沉积物。 同时,对老旧管线应定期进行清管作业,防止管道内黑粉积聚过多,给天然气生产 和运输带来安全隐患。(3) 定期清管。应根据管段输送的气质情况、管道的输送效率和输送压差,预测管 道内黑粉沉积规律,确定合适的清管周期和工艺9。可暂定清管周期为1年,后 期根据粉末量再调整,直到找到合适的清管周期。清管前可在黑粉易积聚位置打孔, 确定黑粉积聚情况,选择合适的清管工艺。清管时应根据黑粉积聚量,循序渐进, 多阶段多次清管,防止一次清出量过多,导致卡堵。同时,也要对上游伴生气输送 管线开展清管作业,减少输往下游的黑粉量。3结论(1) 天然气外输管线中黑粉偏向在距气源近、地势低洼处聚集。(2) 黑粉主要组成为F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