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transcad中交通分布和平衡的理解从出行发生预测可以得知TAZ出行产生量和出行吸引量,下面的问题是:就某个TAZ分区而言, 它所产生的这些出行量究竟到那个分区去了?它所吸引的这些出行量又究竟来自哪里?也就是要 预测未来规划年各个分区之间出行的交换量。我们把分区之间的出行的交换量叫做“出行分布” 出行分布量是指:分区A与分区B之间平均单位时间内的出行量.单位时间可以是一天、一周、 一月等,也可以是专指高峰小时。前面所论述一样这里认为分布量为一天。按照交通分布的定义, A区至B区的分布量为Q(ab)和B区至A区的分布量Q(ba)是有方向的。Q(ab),Q(ba)是基于 产生点和吸引点,因此对于分析区都是住宅用地的TAZ将会出行无吸引量问题,即其他交通小 区到该区域分布量为0,transcad中的交通平衡分析很好的把回程出行进行分离解决这个问题。出 行分布矩阵是一个二维表(矩阵),行坐标为吸引分区号,列坐标为产生分区号,元素为出行分布 量。前面的交通平衡后PA 一致,实际上TAZ的PA并不一定一致,尤其是分析一个时段的PA 分布问题。transcad中有两大类方法实现分布预测增长率法和引力模型法 (1)增长率法,增长率按系数放大,未来规划年土地形态剧烈变动时预测误差比较大,软件中有 统一增长率法,单约束增长系数模型,双约束增长率法fratar方法。(2)引力模型法,很多人都翻译成重力模型,感觉翻译成汉语的引力,事实行为更容易理解。每个TAZ的PA量相互吸引犹如万有引力一样,如图(1)所示=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美国大区域交通图.jpg:PA好像一个小星球一样相互直接吸引,很形象。Q(ab)=KPA/R(ab)A2这是单纯意义上的引力 公式,R(ab)为阻抗,缺少约束造成预测分布量和PA不一致问题。后来发展成带约束的引力模 型。transcad中的引力模型主要有单约束双约束还有K因子模型。公式1/R(ab)2系数是阻抗 平方反比倒数形式 称阻抗函数,fR(ab)=1/R(ab)A2换一种 写法f(x)=1/xA2 x=R(ab),对于双约 束引力模型公式就变化成,Q(ab)=a*A*b*B*f(x) ab是产生量和吸引量的约束因子。目前被开发 出来的阻抗函数主要有 指数函数型f(x)=expA(-cx)幂函数型f(x)=xA-b符合型f(x)=a*xA-b*expA(-cx)指数倒数形式f(x)=1/(a+dxA-b)其函数图形如下日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指数型.jpg:=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复合型-b.jpg:=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半钟型.jpg:软件中只有前三种函数最后一种函数没有米纳,我个人觉得最后一种函数不好!阻抗函数阻 抗很宽泛,假设只考虑距离阻抗,那么阻抗函数中自变量x (距离),x距离越近 阻抗函数值应 该大,x越大阻抗函数值应该越小。从图中看出指数倒数型阻抗函数不符合这种分布,这种函数 比较适合市中心不明显,距离较远和较近TAZ分布量变化不大的情况。简单探讨一下阻抗函数 选择问题,我觉得应该首先选择复合型阻抗函数,能够应付很多情况,a可以修正初始值 对TAZ 距离很近 造成的分布量过大有很好的调控能力,另外b,c很灵活能很好的调控 相距较远TAZ 小区不至于分布量为0,对各类城市都很适合,比如兰州大连偏带状型城市,以及南京多新街 口湖南路 夫子庙等多中心组团的城市,不过复合型参数标定比较麻烦。指数幂函数型比较适合 城市中心很明显。参数标定很方便。对transcad中交通平衡的理解出行分类一般划分成四类HBW (基于家庭的工作出行),HBNW(基于家庭的非工作出行)HBO(基 于家庭其他目的出行),NHB(非由家出行)。对于NHB(非由家出行),PA矩阵基本上就等同OD (数量上相等)。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端点是家庭的出行。按照PA的定义,只要是由家出行,那么家庭端点就是产生点,所以一个交通小区所有由家出行的家庭端点总数就是它的产生量。很 多人都产生一个疑问。如果现在假设一个小区全部为居住用地,那么,这个小区就只有产生量,而无吸引量了,那么在做交通分布的时候其他小区到这个小区的分布量都为零了(用重力模型)。与事实不符的。对于PA中基于家庭的出行概念,我很赞同oaka网友计数精度解释,即把回程 的出行计入到出行产生中,因为出行产生用交叉分类方法精确程度高,(transcad理论体系中交 通产生多用交叉分类方法,交通吸引多用回归预测)。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假定一个人从A 区(家庭所在地)到B区上班,早上上班,晚上下班回家休息,不再出门,那么一天中个体总 共有两次出行行为,两对OD。其产生的渊源都源于家庭端点,出门工作和回家都是由家庭端引 起的。交通吸引渊源在于工作地点。用PA计数方法,A区(家庭所在地)只有产生量就是1+1 =2, B区(工作区域)只有吸引量1 + 1=2。为什么要用这种计数方法,而不是直接采用OD 的计数方法呢?前面所讲土地利用形态问题,OD对(起讫点)难以和土地等用地形态建立回归 等预测模型,规划年土地形态变化,依赖土地形态预测结果比较精确。PA预测的是未来规划年, 假设是2050年小区土地形态变迁,引起的产生,吸引变化情况。前例子中A区的产生量A为2, B区的吸引量为2,问题是其他交通小区TAZ到A区的分布量问题,由于A区域只有产生量, 没有吸引量,其他交通小区到A区的分布量为零,不符合实际情况,transcad中用交通平衡方法 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A区域P=2 A=0平衡后A区的PA=(2+0)/2,(也有其他权重方法) 这样把计入交通产生的回程 交通量 很好的分离出来。便于后面的交通分布分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