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 文 本珠海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四月1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一条 区划目的1第二条 区划依据1第三条 区划目标3第四条 区划原则5第五条 区划范围5第六条 分类体系6第七条 区划成果8第二章 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8第八条 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8第九条 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9第十条 开发利用现状10第十一条 面临的形势11第三章 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13第十二条 总体布局13第十三条 海洋基本功能分区概述15第十四条 农渔业区16第十五条 港口航运区16第十六条 工业与城镇用海区17第十七条 旅游休闲娱乐区18第十八条 海洋保护区19第十九条 特殊利用区19第二十条 保留区20第四章 实施保障措施20第二十一条 区划实施管理20第二十二条 海域使用管理22第二十三条 海洋环境保护23第二十四条 基础能力建设23第二十五条 监督检查与执法23第二十六条 法制建设与宣传24第五章 附 则24第二十七条 区划效力24第二十八条 区划附件25I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区划目的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海域资源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以及编制各类涉海规划的法定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综合考虑珠海市海域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制定本区划。以协调和规范珠海海域开发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海域开发、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条 区划依据(一)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8.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9. 围填海管控办法;10.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11. 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12.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二)区划、规划依据1.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3.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4.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年);5.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6.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7. 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8. 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9.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10. 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11.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13.横琴总体发展规划;14.珠海港总体规划;15.珠海航空产业园发展规划(2010年2025年)。(三)技术标准1.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国海管字201083号);2.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海管字20138号);3.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4.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5.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第三条 区划目标区划期限:2015-2020年。(一)总体目标根据珠海海域自然条件、开发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各类规划等的要求,按照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部署,科学确定管理海域的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方向与重点,分解、落实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目标,通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明确珠海市海洋开发战略,引导区划实施期间海洋资源的使用方向,保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涉海项目的用海需求,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利用秩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城市建设与海洋开发保护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保障地区海洋经济持续发展。(二)具体目标1. 海域管理调控目标。充分发挥珠海市经济特区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统筹安排各行业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促进滨海旅游业、临海制造业、港口行业等优势海洋产业的发展,保障重大用海项目需求。深化海域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及监管,全面规范海域动态监视与监测工作,促进海域利用方式向集中集约转变,提升海域资源使用效率。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开发并重,建立海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高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水平,提高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至2020年,近岸海域功能区的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监测达标率达到90%以上,海洋保护区用海保有量不少于85300公顷。3. 渔业用海保障目标。保障渔民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用海需求,保护重要渔业水域,维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至2020年,海水养殖用海的功能区面积不少于14000公顷。4. 围填海规模控制目标。科学引导产业规划用海,合理控制围填海规模,严格实施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围填海规模控制指标,区域建设用海严格按照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批复范围实施,遏制围填海增长过快的趋势,围填海需综合考虑国民经济总体要求和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至2020年,珠海市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总量控制在1308公顷以内。5. 海域后备空间资源保留目标。严格控制占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至2020年,保留区面积不少于537716公顷,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不少于26.86千米。6. 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目标。针对生态功能退化、环境质量恶化、生物资源衰退、自然景观受损等问题,实施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提升海域景观和海洋生态功能,提高防灾能力,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44千米。第四条 区划原则区划编制依据省海洋功能区划,做到功能区界线、管理要求等与省海洋功能区划相一致,并遵循以下原则:统筹兼顾。按照海域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属性和区位特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陆域、海岛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向,科学确定海域功能。综合开发。坚持由近及远、梯次开发,构建优势集聚、功能明晰的海岸保护开发带和近海保护开发带。集中集约。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各行业用海,引导海洋产业相对集聚发展,优化海洋开发方式,实行集中规模开发。注重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安全。优先保障国防安全和军事用海需要,保障海上交通、海底管线和防洪纳潮的安全。第五条 区划范围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工作范围为大陆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海域,北起金鼎海域与中山分界处,向南至领海线,向西到黄茅海东部至湾顶虎跳门口与江门市分界处,向东至香港和深圳分界处。本区划的范围界线不作为各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确定的依据,不作为各级海域使用审批管理的界线、不作为各级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界线。第六条 分类体系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继承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类体系。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完全继承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分区,不划分二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旅游休闲娱乐区和海洋保护区进一步划分二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珠海市未划定矿产与能源区。珠海市区划分类体系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对照说明见表1-1。表1-1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对照表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珠海市区划分类体系一级类基本功能区二级类基本功能区一级类基本功区能二级类基本功能区代码名 称代码名 称代码名 称代码名 称1农渔业区1.1农业围垦区1农渔业区/1.2养殖区/1.3增殖区/1.4捕捞区1.4捕捞区1.5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6渔业基础设施区/2港口航运区2.1港口区2港口航运区2.1港口区2.2航道区2.2航道区2.3锚地区2.3锚地区3工业与城镇用海区3.1工业用海区3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不划分二级类3.2城镇用海区4矿产与能源区4.1油气区4/4.2固体矿产区/4.3盐田区/4.4可再生能源区/5旅游休闲娱乐区5.1风景旅游区5旅游休闲娱乐区/5.2文体休闲娱乐区5.2文体休闲娱乐区6海洋保护区6.1海洋自然保护区6海洋保护区6.1海洋自然保护区6.2海洋特别保护区/7特殊利用区7.1军事区7特殊利用区不划分二级类7.2其它特殊利用区8保留区8.1保留区8保留区不划分二级类注:表内凡有“/”符号表示珠海市无此类功能区第七条 区划成果(一)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文本(二)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登记表(三)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图第二章 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第八条 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珠海市位于珠江口西南部,北纬21382229、东经1130311419,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截至2014年末全市土地面积1724.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1.42万人。珠海市海域广阔,大陆海岸线长224.5千米。珠海市岛屿众多,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全市拥有大小海岛262个,面积共计249.3404平方千米,岛岸线总长525.518千米。其中有居民海岛共10个,领海基点所在海岛1个,即佳蓬列岛的平洲。珠海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核心城市,毗邻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联结珠江三角洲与广阔的腹地,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海运主要航道且拥有内河水道,区位优势明显。全市共设有8个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第二大口岸城市。珠海港是我国沿海25个主枢纽港和广东省5个主要港口之一,通过内河航运可与桂、黔、滇广大腹地相连;经京珠高速(GZ30)、国道G105线以及粤西沿海高速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连,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珠海也是中国与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网络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珠海横琴新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珠海市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第九条 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珠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海洋对本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为23.0,年平均降雨量2080.2毫米,盛行风向为东风、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65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3.5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6.6%。珠江口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不正规半日潮,潮流为略带旋转的往复流,流向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