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演变一、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一般认为直观教学是教育技术的先声,并把美国 20世纪初期兴起的“视觉 教学”运动作为教育技术专题研究的开端,并由此掀开了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序 幕。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 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可 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主 要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 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 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 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相 关,在这期间,媒体教学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教学系统方法逐步融合为一体。 到了20世纪70 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已逐渐成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领域和学科。 其演变过程如图所示。早期的各个化教学二、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目前,人们对教育技术比较认可的是1994年 AECT 对教育技术新的定义,即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 和实践。”(一)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 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 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 信息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能及时进 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 习环境。(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根据 AECT94 的定义,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 理和评价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如图所示(三)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1、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 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2、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各种学习资源并不总是能够促进教学, 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地综合利用。教育技术中的系统方法是一个计划、开发和 实施教育的自我纠正的、逻辑的过程。其步骤为:(1)阐释和分解既定的教育 目标;(2)分析满足目标所需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3)制定教学策略和学习 策略;(4)安排教学顺序;(5)选择教学媒体;(6)开发和确定必要的学习 资源;(7)评价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8)修改策略和资源直到有效。3、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教 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而教育的效果是在教育控制的作用下取得的,所以要实现教 育的最优化,就要实现对教育的最优控制。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4 项:(1)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2)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3)选择和采用最优的教学活动;(4)选择最优的环境条件。现代教育技术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特征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教育领 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类从事教育活动的手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进而 也对教育活动本身产生了诸多影响。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突出“现代”二 字是为了更多的探讨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取现代科技成果、系统理论 和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性,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许多专家在学习 研究AECT1994年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定义:“所 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 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征:1. 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2.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3.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 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与开发。4.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 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国际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大领域:教学设计、远距离教 育和多媒体教学。1、教学设计。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 随之有很大的变化和新,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 需求中应运而生的。所谓教学设计就是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 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 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 基础,而当其作为教学工作中的最基本环节时,则需不断更新一些新概念,包括 教学系统观念、教学信息念、教学反馈观念、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和教学整体优化 的观念等。2、远距离教育。帕尔顿(perraton)在1986年把远距离教育定义为“这种教 育过程有一大部分授课由一个空间和时间上与学习者分开的人进行”,此人与学 习者的联系,则通过各种通信媒体和辅导的方式实现。虽然印刷媒体仍是大多数 远距离教育体系中的主要交流渠道,但其他媒体的引入扩大了学生与中心交流的 可传性。面对面辅导、电话辅导或师生间更为复杂的交流方法,补充和促进了教 学过程,电报、电话或微机网络则可拓宽学生之间的交流环境。然而,健全的组 织结构之重要决不亚于对最佳媒体及其使用方式的选择,对于管理不同信息,帮 助学生消除障碍及学习过程的孤立感以及维持后勤与行政工作等,都需要建立完 备的结构。3、多媒体技术。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 为核心的多媒体系统,它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 自动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 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采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技术,使 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和通信卫星、光缆传输系统等现代化通信手段 相结合,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多 媒体技术与任何其他的技术一样,它的发展也要遵循从低到高、从简到繁、从幼 稚到成熟的规律。例如,多媒体系统必须在综合信息传输网和大型多媒体数据库 的技术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制中,综合考虑多种信 息的实时处理、预测到合作者做出各种反应和选择的可传性、解决多媒体信息的 时空同步问题等等,都是多媒体研究的重要课题。图1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一、 系统科学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统称为系统科学。近几年来,三论的许多原理被广 泛运用在教育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的信息加工、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在教学设计 中,常用的三种理论基础有三对相关概念和三个原理:三对相关概念是系统与要 素、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状态,三个原理有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在 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来从整体上 提高学生的素质。20世纪50至60年代期间,系统方法在美国军事、工业、商业、空间技术 等领域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成功应用实例的推动下,系统方法也在教育 界日益受到重视。60年代末期至今,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方法 应用于教学实际的研究,逐渐形成教学系统方法,并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系统的 设计之中,从而建立起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到70年代,由于系统 方法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使得媒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设计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 教育技术领域。二、传播理论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 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用传播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解释教育现象,探索媒体在教学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 学。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 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它对教学 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 纳。由于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 要理论基础,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 功能条件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三、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同时力图从 对操作条件反射研究中总结出学习规律,由此重视强化作用,提出强化原理和程 式,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按合乎要求的反映次数以及各次强化之间的时距的 适当组合而做出的各种强化安排,因此,形成了学习与机器相联系的思想,制造 了教学机器来实现“小步子呈现信息”,“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 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 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部刺激做出主动的、 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反映客观 现实的基础上,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在内部构建其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 的过程。这就使认知学习理论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迈出的决定性一步。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重视和尊重,任何正常儿童都能自 己教育自己,并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丰富人性的形式,而人际关系又是有 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习中创设了“接受”的气氛,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技 术的发展。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 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协 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此出现了三种教学方法:随机进 入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由此,教师的主要任务由单方面的灌输知 识转向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这个任务主要包括制作软件、提供学 习指导、执行教学计划等。四、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性质和规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基于教学过程基本性质、规律的认 识、基于对人类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来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 的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则是教学理论所要研究的内 容。各种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 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各子领域的形成和发展 离不开教学理论各个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支持。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 在充分考虑本学科的性质,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借鉴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 成果并把它们作为自己重要的理论基础的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以微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信息科技逐渐在教育领域普 及,以及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运用,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观 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一)我国电化教育名称的产生20世纪20-40年代,在新兴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和“实 用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 纷纷远渡重洋,他们接触到当时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幻灯、无声电 影、广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