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盘活金融企业不良资产,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促进金融 支持经济发展,防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金融企业, 是指在中华人民国境依法设立的国 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 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监督管理的其他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除外)。其他中资金融企业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管理公司,是指具有健全公司治理、部管理控制机制,并有5年以上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经验,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亿元(含)以上,取得银监会核发的金融许可证的 公司,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或授权的资 产管理或经营公司。各省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只可设立或授权一家资产管理或经营公 司,核准设立或授权文件同时抄送财政部和银监会。上述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只能参与本省(区、市)围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工 作,其购入的不良资产应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置,不得对 外转让。批量转让是指金融企业对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定向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谢辉律师注:即10户以上不良资产处置(批量)的一级市 场只能针对特定主体,而 10户以下的处置(非批量)可以向社 会投资者转让。第四条金融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控制度,不断提高风 险管理能力,建立损失补偿机制,及时提足相关风险准备。第五条 金融企业应对批量处置的不良资产及时认定责任人,对 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和银监 会或属地银监局。第六条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应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竞 争择优、价值最大化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转让资产围、程序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和政策规定,严禁违法违规行为。(二)公开透明原则。转让行为要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充分 披露相关信息,避免暗箱操作,防道德风险。(三)竞争择优原则。要优先选择招标、竞价、拍卖等公开转让 方式,充分竞争,避免非理性竞价。(四)价值最大化原则。转让方式和交易结构应科学合理,提高 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处置回收价值最大化。第二章转让围第七条 金融企业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围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以下不良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一)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贷款;(二)已核销的账销案存资产;(三)抵债资产;(四)其他不良资产。第八条 下列不良资产不得进行批量转让:(一)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资产;(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资产;(三)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资产;(四)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 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 类贷款);(五)在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中有限制转让条款的资产;(六)国家法律法规限制转让的其他资产。第三章转让程序第九条资产组包。金融企业应确定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围和标 准,对资产进行分类整理,对一定户数和金额的不良资产进行组 包,根据资产分布和市场行情,合理确定批量转让资产的规模。 第十条 卖方尽职调查。金融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认真做好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卖方尽职调查工作。()通过审阅不良资产档案和现场调查等方式,客观、公正地 反映不良资产状况,充分披露资产风险。(二)金融企业应按照地域、行业、金额等特点确定样本资产,并对样本资产(其中债权资产应包括抵质押物)开展现场调查, 样本资产金额(债权为本金金额)应不低于每批次资产的80%(三)金融企业应真实记录卖方尽职调查过程,建立卖方尽职调查数据库,撰写卖方尽职调查报告。第一条资产估值。金融企业应在卖方尽职调查的基础上,采取 科学的估值方法,逐户预测不良资产的回收情况, 合理估算资产 价值,作为资产转让定价的依据。第十二条制定转让方案。金融企业制定转让方案应对资产状况、尽职调查情况、估值的方法和结果、转让方式、邀请或公告情况、 受让方的确定过程、履约保证和风险控制措施、 预计处置回收和 损失、费用支出等进行阐述和论证。转让方案应附卖方尽职调查 报告和转让协议文本。第十三条 方案审批。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方案须履行相 应的部审批程序。第十四条发出要约邀请。金融企业可选择招标、竞价、拍卖等公 开转让方式,根据不同的转让方式向资产管理公司发出邀请函或 进行公告。邀请函或公告容应包括资产金额、交易基准日、五级 分类、资产分布、转让方式、交易对象资格和条件、报价日、邀 请或公告日期、有效期限、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其他需要说明的 问题。通过公开转让方式只产生 I个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时, 可米取协议转让方式。第十五条组织买方尽职调查。金融企业应组织接受邀请并注册 竞买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买方尽职调查。(一)金融企业应在买方尽职调查前, 向已注册竞买的资产管理 公司提供必要的资产权属文件、档案资料和相应电子信息数据, 至少应包括不良资产重要档案复印件或扫描文件、贷款五级分类(二)金融企业应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买方尽职调查提供必要的条 件,保证合理的现场尽职调查时间, 对于资产金额和户数较大的 资产包,应适当延长尽职调查时间。(三)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买方尽职调查,补充完善资产信息,对 资产状况、权属关系、市场前景等进行评价分析,科学估算资产 价值,合理预测风险。对拟收购资产进行量本利分析,认真测算 收购资产的预期收入和成本, 根据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风险承受 能力,理性报价。第十六条 确定受让方。金融企业根据不同的转让方式,按照市 场化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 确定受让资产管理公司。 金融企业应 将确定受让方的原则提前告知已注册的资产管理公司。采取竞价方式转让资产,应组成评价委员会,负责转让资产的评价工作, 评价委员会可邀请外部专家参加;采取招标方式应遵守国家有关招标的法律法规;采取拍卖方式应遵守国家有关拍卖的法律法规。第十七条签订转让协议。金融企业应与受让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资 产转让协议,转让协议应明确约定交易基准日、转让标的、转让 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时间、收款账户、资产清单、资产交割日、 资产交接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以及有关资产权利的维护、担 保权利的变更、已起诉和执行项目主体资格的变更等具体事项。 转让协议经双方签署后生效。第十八条 组织实施。金融企业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签署的 资产转让协议组织实施。第十九条 发布转让公告。转让债权资产的,金融企业和受让资 产管理公司要在约定时间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 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公告, 通知债务人和相应的担保人, 公 告费用由双方承担。双方约定采取其他方式通知债务人的除外。 第二十条转让协议生效后,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应在规定时间将交 易价款划至金融企业指定账户。原则上采取一次性付款方式,确 需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应将付款期限和次数等条件作为确定转 让对象和价格的因素,首次支付比例不低于全部价款的30%采取分期付款的,资产权证移交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前应落实有效 履约保障措施。第二十一条金融企业应按照资产转让协议约定,及时完成资产 档案的整理、组卷和移交工作。(一)金融企业移交的档案资料原则上应为原件(电子信息资料除外),其中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和产权关系的法律文件资料必须 移交原件。(二)金融企业将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时, 对双方共有债权 的档案资料,由双方协商确定档案资料原件的保管方, 并在协议 中进行约定,确保其他方需要使用原件时,原件保管方及时提供。(三)金融企业应确保移交档案资料和信息披露资料(债权利息除外)的一致性,严格按照转让协议的约定向受让资产管理公司 移交不良资产的档案资料。第二十二条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的过渡期, 金融企业应继 续负责转让资产的管理和维护, 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丧失诉讼时 效等相关法律权利。过渡期由于金融企业原因造成债权诉讼时效丧失所形成的损失, 应由金融企业承担。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后, 金融企业对不良资产 进行处置或签署委托处置代理协议的方案,应征得受让资产管理 公司同意。第二十三条 金融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资产转让成交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核销,并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第四章转让管理第二十四条金融企业应建立健全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制度,设 立或确定专门的审核机构,完善授权机制,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的职责。资产管理公司应制定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制度,设立收购业务审议决策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防经营风险。第二十五条金融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或 收购的有关部门应遵循岗位分离、人员独立、职能制衡的原则。第二十六条金融企业根据本办法规定,按照公司章程和部管理权 限,履行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部审批程序, 自主批量转让不良资 产。第二十七条 金融企业应在每批次不良资产转让工作结束后(即金融企业向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完成档案移交)30个工作日,向同级财政部门和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报告转让方案及处置结果, 其中中央管理的金融企业报告财政部和银监会,地方管理的金融企业报告同级财政部门和属地银监局。同一报价日发生的批量转让行为作为一个批次。第二十八条金融企业应于每年 2月20日前向同级财政部门和银 监会或属地银监局报送上年度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情况报告。省级财政部门和银监局于每年 3月30日前分别将辖区金融企业上年 度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汇总情况报财政部和银监会。第二十九条金融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人员与债务人、 担保 人、受托中介机构等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 或经认定对不 良资产形成有直接责任的,在不良资产转让和收购工作中应予以回避。第三十条金融企业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围及时披露资产转让的 有关信息,同时充分披露参与不良资产转让关联方的相关信息, 提高转让工作的透明度。上市金融企业应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所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及时充分披露不良资产成因与处置结果等信息,以强化市场约束机 制。第三一条金融企业应做好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的部检查和 审计,认真分析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总 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强化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第三十二条 金融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以下违法 违规行为:(一)自交易基准日至资产交割日期间, 擅自放弃与批量转让资 产相关的权益;(二)违反规定程序擅自转让不良资产;(三)与债务人串通,转移资产,逃废债务;(四)抽调、隐匿原始不良资产档案资料,编造、伪造档案资料 或其他数据、资料;(五)其他违法违规的行为。第三十三条金融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视情节轻重和损失 大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违反党纪、政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三十四条财政部和银监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收购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和银监会另行制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五条金融企业应依据本办法制定部管理办法,并报告同 级财政部门和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第三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或授权的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的资质认可条件,由银监会另行制定。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