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之后,实施有效的 治疗管理是化疗成败的关键。只有积极有效的落实患者的治 疗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从而为患者获 得最终的治愈提供有效保证。一、管理对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均为治疗管理的对象,其中涂阳肺结 核患者是重点管理对象。二、管理内容1、督导患者服用抗结核药品,确保患者做到全疗程规 律服药。2、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对有不良反应者应 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3、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掌握其痰菌变化情况,并做好 记录。4、采取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 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督促服药的责任 心。5、保证充足的药品储备与供应。三、组织与分工在不住院条件下,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管理的 机构及相关人员进行分工。(一)县(区)结防机构1、执行统一的短程标准化治疗方案,为肺结核患者提供 免费抗结核药品。2、向患者做好有关结核病治疗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每一 位患者了解结核病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3、给患者发放肺结核患者联系卡,与其签订治疗管理协 议。4、通过电话、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或书面等形式,将患 者的诊断信息告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 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厂矿、企事业单位医务室的医护 人员,并指导其开展对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5、定期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厂矿、企事业单位医务室的医护人员和肺结核患者进行督导。6、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考核、分析和评价。(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接到县(区)结防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诊断信息后, 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落实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同时 要在“乡镇肺结核患者管理登记本”上进行登记。乡镇肺结核患者管理登记本填写说明:(1)编号:从“1”号编写,逐人按顺序填写。(2)现住址:农村患者要注明乡、村组和门牌号,城区患者要注明至街道和门牌号。(3) 诊断分型:按照收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单” 上的结果填写,分为原发性肺结核(简写为I)、血行播散 性肺结核(简写为II)、继发性肺结核(简写为III)、结核性 胸膜炎(简写为IV)和其他肺外结核(简写为V)。【注:单独的I、II、III、IV、V型患者按各自分型填 写;如果I、II、III并发IV、V填写为I、II、III并发IV或 V】(4) 治疗分类:按照收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单” 上的患者分类,在相应的栏内填写,分为“初治涂阳”、“初 治涂阴”和“复治涂阳”。(5) 登记分类:按照收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单” 上的登记分类填写,分为“新患者”、“复发”、“返回”、“初 治失败”和“其他”。(6) 本次始治日期:按照收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 知单”上注明的日期填写。(7) 化疗方案:按照收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单” 上的化疗方案,在相应的栏内填写,分为“ 2H3R3Z3E3/4H3R3” 或 “2HRZE/4HR”、“2H3R3Z3E3S3/6H3R3E3” 或 “2HRZES/6HRE” 及其他方案。(8) 治疗前痰涂片:按照收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 知单”上的结果填写。(9)治疗后痰涂片检查月份:初治第2、5、6月末,复 治第2、5、8月末。(10 )治疗转归结果:在督导过程中及每月召开工作例会 时获得,分为“治愈”、“完成疗程”、“结核死亡”、“非结核 死亡”、“失败”、“丢失”、“不良反应”、“诊断变更”、“拒治” 和“转入耐多药治疗”等,将符合的结果填写在相应栏目内。(11)备注:填写需要特别说明的事宜。2、对每位患者在全疗程中至少访视4次,了解患者治疗 情况,督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其他督导人 员实施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并将访视结果记录在“肺结 核患者治疗记录卡”上。(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企事业单位医务室 的医护人员1、每次督导患者服药后,按要求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 记录卡”。2、患者如未按时服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患者 中断服药。3、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断用药等情况,及时 报告上级主管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4、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协助收集痰标本。5、患者完成全程治疗后,督促患者将“肺结核患者治疗 记录卡”送至县(区)结防机构归档保存。6、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实施督导化疗有 困难的地区,可选择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志愿者(如村干部、 小学教师、学生等)或家庭成员进行培训,以代替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实施督导化疗。四、管理方式为保证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坚持规律用药,完成规 定的疗程,必须对治疗中的患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治疗管理方式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有全程督导化疗、强化期督 导化疗、全程管理和自服药。1、全程督导化疗 指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全过程中,患 者每次用药均在督导人员直接面视下进行。涂阳患者和含有 粟粒、空洞的新涂阴患者,应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的治疗管理 方式。2、强化期督导 指在肺结核患者治疗强化期内,患者每 次用药均在督导人员直接面视下进行,继续期采用全程管 理。非粟粒、空洞的新涂阴肺结核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应采用强化期督导的治疗管理方式。3、全程管理 指在肺结核患者治疗全过程中,通过对患 者加强宣教,定期门诊取药,家庭访视,复核患者服药情况 (核查剩余药品量、尿液抽检等),误期(未复诊或未取药) 追回等综合性管理方法,以保证患者规律用药。具体做法为:(1)做好对肺结核患者初诊的宣教,内容包括解释病情, 介绍治疗方案、药品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以及坚持规则 用药的重要性。(2)定期门诊取药,建立统一的取药记录,强化期每2 周或一个月取药1次,继续期每月取药1次。凡误期取药者, 应及时通过电话、家庭访视等方式追回患者,并加强教育, 说服患者坚持按时治疗。对误期者,城镇要求在3天内追回, 农村在5天内追回。(3)培训患者和家庭成员,使其能识别抗结核药品,了 解常用剂量和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督促 患者规则用药。(4)全程管理也应使用“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由患 者及家庭成员填写。(5)家庭访视:建立统一的访视记录,村卫生室(社区 卫生服务站)医生接到新的治疗患者报告后应尽早做家庭访 视,市区1周内、郊区10天内进行初访,化疗开始后至少 每月家庭访视1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核实服药情况,核 查剩余药品量,抽查尿液,督促患者按期门诊取药和复查等。(6)做好痰结核菌的定期检查工作,治疗期间按规定时 间送痰标本进行复查。4、自服药 指虽然已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疗的宣 教,但因缺少有效管理而自服药的患者。(二)督导治疗管理人员1、督导治疗管理人员分类 参与肺结核患者督导治疗 管理人员包括:(1)医务人员:县(区)结防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预防保 健工作任务的医务人员,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督导治疗管 理。(2)家庭成员:结核病患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及与患 者一起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年龄在15岁以上,具备小学 及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村级医生培训后能够督促管理患者服 药、复查和填写相关记录者,也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督导治 疗管理。(3)志愿者:除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外,志愿承担对结 核病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人员,如教师、学生、已治愈的结 核病患者及其他人员等。年龄在18岁以上,具备初中及以 上文化程度,经过结防医生培训后能够督促管理患者服药、 复查和填写相关记录者,也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督导治疗管 理。2、督导治疗管理人员的选择患者的治疗管理,原则上 由医务人员进行督导。如果患者居住在距村卫生室(社区卫 生服务站)超过1.5km,或者村级医生无法承担督导任务时, 可以实行家庭成员督导或者志愿者督导。接受国家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的患者,必须由医务人员进行督导。3、督导治疗管理人员的职责(1)应根据肺结核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服药地点和时间, 面视患者服药;(2)患者如未按时服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3)每次督导服药后,按要求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记 录卡”(4)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断用药等情况,及 时报告上级主管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5)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协助收集痰标本;(6)患者完成全程治疗后,督促患者及时将“肺结核患 者治疗记录卡”送至县(区)结防机构归档保存。(三)治疗管理步骤1、化疗前宣传教育 向患者及家庭成员详细说明肺结 核治疗期间的各项要求,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每个患者的宣教时限不少于10分钟,宣教的主要内容 为: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规律治疗是能否治愈的关键;国家 对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抗结核治疗;结核病治疗后很快就能 消除传染性,但在治疗痰菌没有阴转前,不要向周围人群大 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2、发放联系卡 为每位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免费发放“联 系卡”,方便患者与医生保持联系。3、签订治疗协议。4、落实督导治疗 县(区)级结防医生根据“指南”的 要求确定患者化疗方案后,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 单”,并由患者带回,交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 生保存。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接到“肺结核患 者治疗管理通知单”后,立即落实督导治疗。县(区)结防 机构同时填写一份“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单”,发至乡 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防医生,乡镇卫生院(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结防医生收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 单”后,必须在3天内访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 生和患者,了解患者治疗管理落实情况。5、培训督导治疗管理人员 督导治疗管理人员必须经过 培训后方可参与患者服药督导工作。医务人员的培训应纳入 常规的业务技术培训,家庭督导员和志愿者由村卫生室(社 区卫生服务站)医生进行培训。(1)培训方法 由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向 家庭督导员或志愿者讲述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考核督导 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对不能正确回答的相关内容要重复培 训。(2)培训内容 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如防止结核病传染的方法、治 疗疗程等。 患者所用药品的名称、每次用药剂量和方法。 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按照化疗方案的要求每日 或隔日服药。患者误期未服,每日服药者应顺延服药时间, 隔日服药者应在24小时内补上。 药品常见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督促患者找 医生处理。 在患者服药期间,原则上在治疗满2个月、5个月、6 个月(复治8个月)时,督促患者带晨痰和夜间痰到结防机 构复查,复查的具体时间见“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背面。 做好患者每次服药记录。6、药品保管 患者将抗结核药品带回后,交给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保存。对实施家庭成员或志愿者督导的患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每2周向负责 督导治疗管理的人员发放一次药品。7、实施督导服药 县级结防医生必须为每例接受抗结核 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填写一份“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该 卡由负责督导患者治疗管理的人员保存并填写治疗记录。患 者取药时要携带“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治疗结束时,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要督促患者将“肺结核患 者治疗记录卡”送至县(区)结防机构保存。8、督导与访视 县(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两级医生定期进行督导,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对实施家庭成员或志愿者督导的患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 服务站)医生每2周访视一次患者。五、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