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唱的情感表现力摘要:声乐艺术的魅力与美感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 要想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除了掌握正确科学的发声技巧 方法外,还要通过实践生活,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一 定的情感体验,再将情感融入美妙的声音中。脱离了情感的 声音不是艺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这才 是声乐艺术的标准。关键词:情感表现力生活体验声情并茂二度创作艺 术修养声乐是人声运用艺术手段和技巧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感染听众的一种艺术活动。简而言之,是演唱者通过优美动 人的歌声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歌唱的生命、艺术的灵魂。一位歌者演唱的成 败,不仅在于是否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关键的在于艺术表 现是否深刻感人,能否体会词情,透彻的理解音乐的内涵。 歌曲从产生、演唱到欣赏都是因情而发的艺术过程。成功的 演唱必须用心,才能以己之心感人之心,当感情表达和声音 同样完美之时,歌唱才能被称之为艺术。声乐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除了掌握正确科学的发 声方法外,还要通过生活实践,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一定的情感体验,再将情感融入美妙的声音中,这样的歌声才会有价值,才可能达到沁人肺腑,震撼心灵的艺术境界。一、扎实的声乐技巧是基础声乐的技巧是为演唱作品内容服务的,声乐的艺术表 现目的是抒发情感、交流思想、描述情景、表达情绪。所以 技巧是表现歌声的方法和基础,而情感表现是表达歌曲的实 际内容、丰富的思想意境、提高艺术品位的必要手段。丰富 的情感表现是建立在声音的基础之上。所以,想要将歌曲的 情感自如的用歌声表达出来,首先我们应刻苦训练声乐的基 本发声方法和技巧,使其在歌唱时运用自如。1. 正确的歌唱姿势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声乐发声的基础之一,有了正确的 歌唱姿势,气息就能畅通无阻的运行,歌唱发声器官才能正 常的工作。2. 稳定的气息稳定、 流畅自如的气息是歌唱的基础之二, 正所谓“善 歌者必先调其气” 。3. 清晰准确的咬字吐词及行腔 歌唱是用音乐化的语言打动人心,只有清晰准确的歌 唱语言,才能清晰的表达歌曲的内容。要把一首歌真正的唱 好、表达好,就必须对歌曲的内容涵义、调性曲式、背景风 格以及吐字行腔等方面做认真的处理。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 歌曲必须具有清晰准确的吐字和生动的行腔表现力,达到真 正的吐字归音,字正腔圆。从声乐训练的第一天开始 , 我们就要使每次发声练习 都蕴藏情感 , 而不只是单纯的音阶、音程和发音练习。要做 到让每次发声练习都与“心”相通、 “魂”相系 , 这里强调的 是演唱者一蹴而就的音乐感知与表现意识 , 这种意识的训练 必须贯穿整个声乐训练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演唱者在 唱法上几乎无可挑剔 , 但他的声音却毫无内容 , 没有思想感 情,没有中心点。“声”不由衷 ,这样的声乐训练是不成功的。二、情感来源于生活体验声乐艺术的情感,是歌唱者在内心唤起曾经对生活体 验的情感。是通过歌唱将情感呈现于观众,与观众交流分享 感受的艺术要素。身为歌唱演员,应尽量留心体会人生中的 各种情感,多接触社会,增长阅历和知识面,拓宽眼界,并 善于理解别人,学会感受。一个没有丰富情感的人是学不好 艺术的,一个对“美”无动于衷或缺乏感知力的人是唱不好 歌的。因为声乐的本质就是将人的情感在表演中夸张的呈现 出来,所以艺术家的气质常会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艺术情感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一切杰出的歌唱家都 是情感丰富、意欲浓烈的人。歌唱家的独特感受力,不仅跟 个人修养有关,更重要的是跟情感体验有关。情感体验越深 刻、越丰富,演唱就越真实,越具有感染力,越能打动观众 歌唱者体验或想象出的快乐、悲伤、兴奋、无奈、忧郁、失 望、思念、气愤等各种感情,用自己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 感染听众,使其能像歌唱者一样体验到这些情感,这就是歌 唱艺术。三、培养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声乐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仅仅学习发声的方 法和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 丰富自己的音乐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我们应该懂得,生动 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基础上才可能建 立。任何动人的歌唱,无论是语言、音乐、感情的渲泄和意 境的创造,都是演唱者在生活、艺术实践中积累的产物。有 了深厚的积累,才能深入领会歌曲的内容和涵义,从而对作 品产生兴趣和认识,引起感情的波动和表演创造的热情,从 而生动的体现歌曲的意韵。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 景和思想内涵,它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一定是围绕着这些 方面去表现和发挥的。其中民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地 理环境、历史遗产等造就了民族独特的风格特征。要想在声 乐的艺术表现上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还要广泛的尝试各 种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声乐作品,从中汲取宝贵的营养。四、深入理解和分析作品(包从古代到现代,所有音乐的产生都是在一定的背景 括生活背景、学习背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等)下完成, 没有故事的音乐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同体裁形式可能属于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这种真实性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所 以,表演者一定要注重创作者的时代背景,充分了解音乐的 风格特征和情感模式。很多学生接到导师布置的歌曲,不在歌曲内容上做功 课,不去认真读谱和研究歌词,因而对歌曲的曲式结构、风 格内涵等都不能正确掌握,导致将歌曲唱得面目全非。作曲 家写的歌谱看似是无声静止的,实际上记录和蕴藏着丰富的 思想感情。要准确深刻地表现好歌曲的内涵,就要对作品的 内容、结构、风格、语言等问题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它的 曲调、节奏、伴奏和声,以及对作品的创作时代,作曲家的 创作意图、创作风格特点等,进行综合的研究,深入理解歌 曲的感情基调,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和音乐的表现规律,对 演唱的声音特质、色彩变化、旋律的起承转合,以及感情的 发展层次变化等等进行整体的设计构思和艺术处理。要在歌 曲的文学语言和音乐旋律中,发掘出这些丰富的感情因素, 发挥想象,激起内心的歌唱热情,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五、歌唱的二度创作俄罗斯著名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 : “人们用语言相互 传达思想 , 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情感” 。声乐、艺术、情感 的产生离不开歌唱者再度创作时的情感冲动,离不开歌曲情 感引起欣赏者的激动。 每首歌曲的作者对作品的构思、 意图、 思想感情以及艺术表现都有所设想和处理,这是第一创造。 而演唱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再创作过程,歌唱者需要在忠 于词曲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基础上,完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和感受。在声乐表演中实现再创造的过程 , 必须了解作家的人 格和演唱者的人格,与作曲家的人格取得情感上的契合,在 作品中寻找自我 ,从平面的作品中感觉到立体的生活。六、情感的自我调控1.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歌唱者的想象是伴随着情感而产生。歌唱者在头脑中 浮现出生动、鲜明的情感扩大对歌曲的体会,加深对形象与 意境的情感体验。头脑中的想象越丰富鲜明,歌声表达出来 的情感就越清晰,越能打动观众。2. 理智投情 艺术产生的情感不是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是在感性与 理性的结合中。歌唱者在演唱歌曲作品时,不但要投入真实 的情感,还需要学会理智的控制,适度的表现歌曲的情感内 容。如有些歌唱者在演唱较悲切或较动情的歌曲时,过于投 入情感,以致失声痛哭,无法完成演唱,这就违背了声乐艺 术的本意。因此,在歌唱过程中,特别是在表现情感成分较 重的歌曲时,要理智投情,适度把握歌曲情感的表现。七、形体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在声乐表演中形体也是审美者感受音乐形象的需要, 它能辅助演唱者更好的感受歌曲感情,使身心得到统一,使 歌曲内涵表达更加淋漓尽致。外部形体的辅助表现手段包括 表演者的形体姿势、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运用。生活中的 任何自然音响都有声源和产生音响时的声源动作 , 欣赏者在 听其声时必然要想其形 , 而只有想其形时 , 欣赏者才越发对 声音有较深刻的体验 , 同时也有审美的满足感。但声乐表演 的形体辅助手段的运用是有节制的 , 有分寸的 , 万不可以形 体动作喧宾夺主。形体美是声乐表演的基本功 , 直接作用于审美者的感 官,影响着其艺术魅力的展现。在声乐表演中 , 随音乐内容 变化 , 姿态也应作出相应的变化 , 以产生对比 , 这也是克服 形体呆板的好办法。综上所述,声乐艺术的魅力与美感取决于声乐的情感 表现。只有声音没有情感的表现是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 也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有“声”而无“情”则只是声音的 炫耀,而不是歌唱艺术;有“情”而无“声”则“情”不能传 情为根基 , 声附于情 , 情赖声传 , 最终达到声情并茂。 声乐艺 术要想触动人的情感、拥有强大的感染力、产生非凡的艺术 效果,就要求艺术表现与声音技巧之间不能有所偏废,也不 能忽略了平时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唱歌前的准备工作。我们既 要依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声乐技巧作为基础,注重演 唱技巧的训练,又必须遵循声乐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强调 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 独创个性,牢牢把握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力求演唱 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注重加强声 乐艺术实践,让声乐演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从而丰富 声乐的艺术表现。参考文献:1.对声乐表演中“情” 、“声”、“形”的研究,陈春华,大理学院学报, 2006(5).2.声乐学基础,石惟正,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 声乐美学导论,范晓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5. 论音乐的描写与音乐形象,吴毓清,刊音乐研究,1980(1).6. 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刘洋,成功 (教育 ),2007(1).7. 略论民族声乐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基本构成及其应用, 郭德华,美与时代, 2005(6).8. 2 【 Vocal art of the soul - emotion J. 声乐艺术的灵魂,丁军,情感研究, Consumption Tribune, 2007, (09).消费论坛, 2007 年 (9).9.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李晓贰,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1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