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埃里克森之自我心理学 - 第八组 同学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我的团队来跟大家一起学习这一课,我所要讲述的内容是埃里克森及其自我心理学。想必大家已经从课本了解到一些关于埃里克森的介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心理学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一.埃里克森生平二.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三.人格发展渐成论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五.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六.对埃里克森的评价主要是埃里克森的简介和他的主要理论及对他的评价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一 埃里克森生平简介 埃里克森的童年经历很坎坷,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在他三岁时随母亲改嫁给一位儿科医生。他在童年时期总是感觉他不属于他的父母,并幻想他会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他对家庭的这种感觉的日益加剧和外人对他的歧视等等对“同一性危机”的概念能成为后来爱里克森理论上最为问题关注的问题之一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3年他随从弗洛伊德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这也是埃里克森一生的转折点。 1936年到1939年间,爱里克森在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医学院任职,在那里,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的儿童。 1950年,出版名著童年期与社会,该书高度地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1969年,爱里克森回到哈弗学院,担任人类发展学教授,并讲授“人类生命周期”直至1970年退休 埃里克森的一生出版了许多著作:主要有1950年出版的儿童与社会,1959年出版的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春与危机以及新的同一性维度。第二部分我们介绍下埃里克森主要理论之一自我及其同一理论二 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 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而埃里克森则相信,自我执行许多重要的建构功能。他认为,自我是人格中的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自我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是过去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能综合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 相对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更为理智、开放和积极。他把诸如信任、希望、意志、同一性、创造、关心、智慧等品质都赋予自我,主张具有这些品质的自我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问题,决定个人的命运。 埃里克森曾说过这样句话:“迄今为止,我已审慎地在几种不同的含义上用了这一名词。有一时期它似乎指的是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时期指的是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时期指的是集体理想一致。” 他所说的这个名词就是 同一性 那么 ” 同一性“ 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 (1)从主观的方面以同一感来界定同一性 (2) 以结构的术语,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界定自我同一性 (3) 从功能的层面界定自我同一性概念,指出自我同一感是最佳的心理功能的一个方面,是同一性危机解决的精神和谐状态。(4)从社会、文化、历史的环境的角度考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把自我同一性扩展为一个心理社会现象(5) 从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来理解自我同一性概念,他在借助“.感”这个词界定自我同一性时,认为它渗透于表层和深层,包括了我们体验到的意识内容或潜意识 自我同一性是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种状态:1、个体性,是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个体以一种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2、整体性和整合感,是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3、一致性和连续性,是指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个体的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4、社会团结感,是指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第三部分我们来了解下人格发展渐成论三 人格发展渐成论(1) 总体原则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展开的一个进化过程。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八个阶段,它们固定地以不同顺序逐渐展开,且这一模式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2) 阶段性原则 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其积极解决则会增强自我力量,使人格健全发展,促进对环境的适应。一个阶段危机的解决究竟是属于积极解决还是消极解决则取决于其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比率。人格的健康发展须综合前一阶段危机解决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第四部分是埃里克森的八大阶段理论四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第五部分 我们来探讨一下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有哪些差别 五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差异的主要方面列举如下:1.发展 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集中于六岁前就形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形成。而埃里克森研究的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人格发展。2.自我心理学 埃里克森把注意从本我转到自我的研究上来。他把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柯西尼(Consini)对这一点作了以下解释,埃里克森并非把个人当作社会力量的玩物,而是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生成的个体的概念,由于受到人生危机的挑战,从而使他以胜利者和强者的形象出现。这就意味着埃里克森把个人当作自身的主宰,当作命运之船的船长,而不是那种不得不服从别人支使的船员。埃里克森具有一种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格观。3.潜意识心理 虽然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五 对埃里克森的评价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员,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不再终止于青春期,他所提出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涵盖了人一生的发展,比较早地对成年期的心理发展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这使得他的理论更加完整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但是,埃里克森的理论也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经历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社会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这些文化习俗对于个体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他的理论虽然强调自我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但归根结底他认为自我是按照先天的成熟顺序的安排来发展的,没有探讨社会实践活动对自我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今天就为大家讲到这里,谢谢! 撰稿人丁永梅 2012.04.2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