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课兰亭集序配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0分钟 分值:62分)一、基本巩固(25分,15题,每题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所有对的的一项是( )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不能喻之于怀(比方)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另一方面(排列)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趣)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历来,向来)列叙时人(一种个地)解析:A项,“喻”,明白;C项,“修”,高;“化”,指自然;D项,“向”,过去,此前。答案: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似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觉得流觞曲水,列坐另一方面解析: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着,打算。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达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昂首,泛指一举一动。D项,“另一方面”,古义,其,代词一,指曲水;攻,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答案:B对下面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对的的一项是( )虽世殊事异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因此游目骋怀因此兴怀,其致一也A.与相似,与不同B.与相似,与相似.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似解析:中的“虽”,都是连词,虽然;“因此”,用来;“因此”,的因素。答案:A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似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能喻之于怀B.当其欣于所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B项,都与背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C项,都是动词,是。D项,都是介词,因。答案:A5下列句子中,“一”都作数词的一组是(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悟言一室之内.虽世殊事异,因此兴怀,其致一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解析:B项,中的“一”为形容词作动词,把等同起来;C项,中的“一”是形容词,相似;D项,中的“一”是副词,相称于“很”。答案:A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分)(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分)译文:_(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4分)译文:_(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3分)译文:_参照答案:(1)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爽人。(2)等到她们对爱慕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时,感慨也就产生了。(3)后世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会对这次约会的诗文有所感触。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毕711题程原迩稿序张 鼐 南京峰下,松梢乱云,竹影蔽日。刳竹引泉,其声潺潺,出于涧底。鸣鸟上下,与行人唱和。境过清,非韵士不能耦而居,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吾友程原迩从新安来,同王象斗读书于此。余偶过其室,瀹茗焚香,出文章数篇读之,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吾尝叹人生于世,凡浓艳之物,可争掬取者,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惟天下名山水,高人韵事,与奇文章相逼而来,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盖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也。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其于朋友之助,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挟册妇咿唔、仰面看屋梁索解句者,恶足以语此?原迩之文,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倘非湖山之助,安能笔笔生动?今而往原迩益勉之矣。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原迩其时寄我新篇,令我数浮大白,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对的的一项是(分)( )A.南京峰下,松梢乱云 乱:扰乱B.非韵士不能耦而居 耦:结伴C交不奇不王也 王:隆重D.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 沫:水珠解析:根据语境的意思,“沫”不能是名词,应为动词,解释为“在水中嬉戏”。答案:D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似的一项是(3分)( )A其声潺潺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B出文章数篇读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吾尝叹人生于世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齐彭殇为妄作解析:A项,“其”,都是代词,那。项,“之”,都是代词,它。C项,“于”,都是介词,在。项,“为”,连词,由于,动词,是。答案:下列语句编成四组,所有是作者赞美程原迩文章优美的一项是(3分)( )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 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 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 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 A BC D.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是说世间“浓艳之物”,是说文章与山水之间的关系。答案: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分)( )A文章先写程原迩读书环境的清幽,引出程原迩这位高人,为下文写其文章的清秀作铺垫。B.文章第二段写“我”与程原迩的一次交往,她朗读了她写的文章,使“我”神魂飞腾,感慨不已。C.第三段写程原迩的文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的因素:借灵于湖山,借助于朋友。D.结尾仍以山水为引,阐明读朋友的文章也需“借灵于湖山”,才干写出“展山水之清音”的序文。解析:B项,“她朗读了她写的文章”不当,原文是“出文章数篇读之”,意思是“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答案:B断句与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吾 归山中晨 起 见 远 烟 一 抹 起 玳瑁 湖 上 九峰 隐 隐在 西 楼 可 数者 不觉旷 然 远 览 有 南峰 之怀 焉。(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分)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分)译文:_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3分)译文:_解析:(1)给文言文断句,要注意语句意思的完整,保持每一种句子成分的搭配恰当。(2)这两句话的翻译各有侧重点。第句与否认判断句;第句是比方句,同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翻译出这些语句的特点。参照答案:(1)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2)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不也许酣畅淋漓地呈现出她写文章的灵气。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从酥雨借得光泽。参照译文:南京峰下,松树树梢扰乱了流云,翠竹的身影遮蔽了太阳。剖开竹子,接引泉水,那泉水声从山涧的底部潺潺地传来。啼鸣的鸟儿上下翻飞,似与山中行人唱和。然而这环境太清幽了,不是雅士是不也许陪伴它居住的,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不也许酣畅淋漓地呈现出她写文章的灵气。我的朋友程原迩来自新安,与王象斗在这里读书。我偶尔间拜访她们的居所,她烹茶燃香,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文章意趣旷远卓越,山涧泉水风中奇松,在她的笔下都仿佛活灵活现。我曾经感慨,人生在世,大凡浓艳的东西,能让别人争抢的,我用淡泊的心态面对,它的价值在我这立即消失殆尽。只有天下出名的山水、雅士趣事以及奇逸的文章逼我而来,我才会领悟其中妙趣,感到神魂飞腾,手舞足蹈。这大概是由于游历不够奇逸,则胸怀不能旷达;交友不够奇逸,则灵气不能旺盛吧。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从酥雨借得光泽。文章要借助于朋友,就像鸟儿飞舞在逆风中,鱼儿游戏在激流间。那些拿古人书册咿唔吟哦、仰面看屋梁索解句意的家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语呢?程原迩的文章,富有韵味并且情趣超迈,开始处堂堂正正,结束处奇逸不凡。如果没有得到湖山的协助,怎么能笔笔生动呢?从今往后,在文章方面程原迩一定会更竭力的。我回到山里,上午起来看到远处烟云一抹,从玳瑁湖湖面上缓缓升起,九座山峰隐隐约约的,在西楼上可以数得出来,纵目远观,不知不觉间自己也有了南京峰一般的胸怀。程原迩那时寄给我的新作,让我满饮了几大杯酒,由于她的文章呈现了山水的清妙。三、体现交流(15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写的兰亭集序教学的开场白,请你在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空缺的地方填上恰当的语句。(6分)(1)_。她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总共4字,在她的神笔下,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她本人也被尊为独步千秋的“书圣”。(2)_。参照答案:(1)人们都懂得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历代的书法名家灿若河汉,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是王羲之。()其实这篇书序也是散文佳品,下面我们便来领略其文之美。3.下面是一段简介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奉献。规定:符合原意;不超过30字。(5分)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她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变化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她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她对楷书的构造、点划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她开创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