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2 启动条件 21 特别重大灾情(I级) 22 重大灾情(级) 23 较大灾情(级) 24 一般灾情(级)3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31 组织机构及职责 32 组织体系结构及运作机制 4 应急准备 41 资金准备42 物资准备 43 通信和信息准备 44 救灾装备准备 45 人力资源准备 46 社会动员准备 47 应急避难场所准备 48 救灾技术准备 49 宣传培训和演练5 预警预防与信息管理 51 灾害检测与报告 52 预警预防和信息传递 53 灾情信息管理6 预警响应 61 预警响应启动 62 预警响应程序 63 预警响应措施7 应急响应 71 基本要求 72 响应等级 73 响应启动和终止程序 74 响应措施8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81 灾后救助 82 恢复重建9 附则91 奖惩和法律责任92 预案管理与更新9. 3 制定与解释部门9. 4 预案的实施 1 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提高灾害救助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凡在我区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暴风雪、低温冷冻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重大生物灾害及其它异常自然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适用本预案。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机制。(2)统一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救灾工作。(3)分级管理。根据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可控程度、所需运用的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主体及其指挥权限。(4)分工负责。针对预案中涉及的灾害预防、预警、响应、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环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救灾各项工作。 2 启动条件按照一次性自然灾害影响地域范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程度,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级)四级。2.1 特别重大灾情(I级)在本行政区域内,灾情判定指标达到下列情况之一:农作物绝收面积0.5万公顷以上、倒塌房屋500间以上,因灾死亡3人以上,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2.2 重大灾情(级)在本行政区域内,灾情判定指标达到下列情况之一:农作物绝收面积0.2万公顷以上、0.5万公顷以下,倒塌房屋300间以上、500间以下,因灾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4级以上、5级以下破坏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以上、1亿元以下。2.3 较大灾情(级)在本行政区域内,灾情判定指标达到下列情况之一:农作物绝收面积0.08万公顷以上、0.2万公顷以下,倒塌房屋100间以上、300间以下,直接经济损失5千万元以下。2.4 一般灾情(级)在本行政区域内,灾情判定指标达到下列情况之一:农作物绝收面积0.03万公顷以上、0.08万公顷以下,倒塌房屋50间以上、100间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千万元以下。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在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和重大级别的自然灾害时,启动本预案。 3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3.1 组织机构及职责区政府成立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减灾委”)为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区减灾工作的政策和规划,协调、组织开展重大减灾救灾活动。主任由区政府主管副区长担任,成员单位为区民政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分局、财政局、国土分局、住建局、交通局、农林水局、卫生局、司法局、供电部门、电信部门、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红十字会、人武部和驻区部队等。各镇(街道、开发区)成立相应的救灾应急处置指挥机构,负责本区域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工作。区减灾委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作为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负责执行区减灾委的决定,综合协调救灾工作,核查和统一发布灾情,组织开展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演练,储备受灾群众生活必需的紧急救援物资,申请、管理、分配并监督使用救灾款物。在区减灾委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开展救灾工作。主要职责如下:区民政局:履行区减灾委办公室相应职责。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急需物品、食品和救灾物资的组织、储备、供应及接受社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组织救灾和捐赠工作的宣传报道。组成采访小组及时采拍内部资料报送区委、区政府,并按照区减灾委的要求统一对外发布信息。区发改局:负责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负责工商企业灾后恢复生产(经营)和市场供应,协调铁路、通信、电力、商贸、物资、医药等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区教育局:组织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区科技局:组织开展重大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技术研究工作。承担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强余震监测和震情分析,开展地震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区公安分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区财政局:负责救灾应急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区国土分局:负责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协助抢险救灾,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区住建局: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工程设计和施工等指导、监督工作。区交通局:负责运送应急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组织提供转移受灾群众所需的交通工具,及时修复交通设施。区农林水局:掌握、发布雨情、旱情、水情,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区防汛抗旱、防风暴潮、抗洪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闸站等工程设施实施调度运用,编制防洪、抗旱预案,参与洪涝、干旱等灾情的收集、评估和上报工作,负责水利工程设施的除险加固和修复,组织受灾群众抗灾自救和灾后恢复、发展生产以及转移期间牲畜家禽的安置饲养和防疫等工作。区卫生局:组织紧急医疗救治队伍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疫情、疾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传播和蔓延;保证灾区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负责组织提供紧急救助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并进行质量监督。区司法局: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中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区物价局:负责灾区市场物价的监督管理,保证灾区市场物价稳定。区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负责受灾群众外出务工、经商、发展多种经营等经济活动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税费减免工作。区人武部、驻区部队:组织指挥受灾地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稳定社会秩序,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和开展灾后重建;应地方政府请求参加抢险救灾。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加强对机关、金融、电力、等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供电部门:组织应急抢救队伍,恢复被坏的供电设施,保证灾区(特别是重点部门)的电力供应。电信部门:负责恢复通信系统,保证救灾联络畅通。区红十字会:开展社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参加灾区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3.2 组织体系结构及运作机制发生级或级以上灾情时,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灾害救助工作。现场指挥由区减灾委委派。现场指挥部下设若干应急小组,各小组组成如下:(1)灾情收集评估组组长单位:区民政局成员单位:区农林水局、国土分局(2)抢险转移安置组组长单位:区民政局、公安分局成员单位:区人武部、区司法局、驻区部队(3)后勤保障组组长单位:区民政局成员单位:区财政局、交通局、物价局(4)安全保卫组组长单位:区公安分局成员单位:区人武部、驻区部队(5)医疗防疫组组长单位:区卫生局成员单位:区红十字会、区防疫站(6)恢复重建组组长单位:区发改局成员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农林水局、教育局、科技局、住建局、交通局、司法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7)救灾捐赠组组长单位:区民政局成员单位:区财政局、区红十字会(8)宣传报道组组长单位:区委宣传部成员单位:区民政局等负责处置灾害的主管部门区减灾委指挥体系框架图: 区减灾委员会现 场 指 挥 部宣传报道组救灾捐赠组恢复重建组医疗防疫组抢险转移安置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灾情收集评估组4 应急准备4.1 资金准备区和乡镇财政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安排救灾资金预算,并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实际状况逐步增加救灾资金预算。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各级财政可动用预备费用于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救灾抢险等支出,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受灾地区的恢复生产。4.2 物资准备完善区级救灾储备管理制度,增强区级调控能力,建立区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储备救灾帐篷、衣被、净水设备和其他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储备必要的药品、医疗器械和防护物资。建立健全区级肉、食糖、粮油等重要商品以及重要生产物资储备制度,确保灾区重要商品、物资的供应。食品、饮用水等物资可采取商品储备、生产储备与应急调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灾后24小时内送到灾区。4.3 通信和信息准备建立完善自然灾害灾情数据上报制度,乡镇、街、村委会、社区居委会选派灾害信息员。保证与省、市间的灾情信息传递顺畅。4.4 救灾装备准备各乡镇、街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计算机、通信设施、摄(录)像器材等装备,确保救灾工作需要。4.5 人力资源准备建立民政、农林水、科技、国土资源等方面的专家队伍,及时开展灾情会商、灾情现场评估及灾害管理业务咨询工作。交通、卫生、电力、通信、公安以及武警、驻军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不同类型的紧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平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紧急救助演练,灾害发生后及时赶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4.6 社会动员准备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制度,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网络,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组织灾区群众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特别是灾后自救和互助工作。4.7 应急避难场所准备各乡镇、街道辖区内所有学校、体育馆、影剧院、公园、广场、福利中心等公共设施均要纳入应急避难场所。4.8 救灾技术准备各乡镇、街应加快建设防灾减灾预警预报系统,完善各类数据库(包括灾害易发地区的人口、经济状况、地理特点、河流水库、生命线工程等)。加强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覆盖全区的救灾通讯网络建设和管理,确保24小时内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4.9 宣传、培训和演习向社会广泛宣传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关内容,公布各乡镇、街自然灾害灾情值班电话;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普及自然灾害应急办法以及抗灾救灾、现场救护的科学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