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于1930年3 月2 日在上海成立,会议选举鲁迅、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 创办前哨、世界文化、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等刊物。“左联的成立,对 于团结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和推进革命文学运动,培养革命青年作家 队伍,繁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36 年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宣布自动解散。【文协】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 27日成立于汉口。由郭沫若, 茅盾、丁玲、胡风、夏衍等任理事,周恩来为名誉理事之一,老舍任总务部主任,负责“文 协”的日常工作。“文协”的机关刊物是抗战期间坚持时间最久的抗战文艺。“文协在成 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提倡抗战文艺的通俗化,要求文艺紧密地与抗 日斗争相结合.“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民族主义文学】 指由1930年6 月,由特务头子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策划,并纠集一帮政 客、帮闲、特务和反动文人,发起的反革命文学运动.其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 王平陵、傅彦长、黄震遐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国民党御用文人、国 民党军官等。出版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在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宣言中鼓吹 “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攻击左翼文艺运动导致了“新 文艺的危机”。妄图以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的混合物来冒充民族意识,以此来抹煞阶级斗 争,否定阶级意识,进而否定“左联”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创作“杀人放火”的“屠 夫文学”与左翼文学对抗。【现代诗派】 “现代派”因施蛰存在1932年 5月出版现代杂志而得名.施蛰存在现 代发刊词中写道: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 活中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所以人们把在现代杂志上发 表诗歌作品,体现其诗歌主张的诗人,称之为“现代派。它的代表诗人是戴望舒、卞之琳、 冯至、何其芳、路易士等。他们主张诗歌应该摆脱感情的直白宣泄,应该挖掘人的内心的深 层体验,诗歌不能借重音乐和绘画,而提倡用象征手法去表现朦胧的意象,在形式上追求诗 形的有意味性,努力建立一种自由、精致而又新奇的新诗形式。【社会剖析派】 三十年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用阶级 斗争的眼光去观察并分析社会现实,题材多取自于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对中国城乡社会 进行精微而准确有力的剖析与再现,以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历史命题,达到形象而准确地指 导人们认识中国社会现实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历史真实性。茅盾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他的 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茅盾及其作品的影响下,形成 了一个“社会剖析派”,主要作家还有丁玲、沙汀、艾芜、吴组湘等。【京派】1928年新文学中心南移后仍留在北方的一些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和水 星、文艺杂志等为园地的,思想倾向创作风格相近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以周作人为精神 领袖,以朱光潜为核心理论家,带有浓厚的学院派色彩.他们或继续前期乡土题材小说的写作, 或描绘社会的种种世态,虽题材有别,而风格之恬淡柔美,温婉抒情却是一致的。代表作家 是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汪曾祺、李健吾、芦焚等.【街头诗】也叫“传单诗”、“墙头诗”,它是抗战期间由田间、柯仲平等人在延安倡导的一 种大众化的诗歌形式.这类诗的特点是短小精炼,通俗易懂、易于记诵、富有鼓动性,常被印 成传单或张贴在墙头,直接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例如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坚壁、 义勇军等作品都是街头诗的优秀之作。街头诗的发展,促进了诗歌的民族化、大众化。 【七月派】抗战前期,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杂 ,团结了一批青年作家,这是“七月” 派的雏形。1945年希望杂志创刊,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绿原,鲁藜、阿 垅、曾卓、牛汉等年轻诗人的诗歌创作的发表,使七月派更为壮大,并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 结束 “七月派”着重抒写重大题材,表现对战斗的渴望与对光明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战斗 精神.集中体现了胡风“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的理论主张.但由于七月派中 的大多数作家仍属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范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理 解和反映的深度。【新闻体小说】是刘白羽在解放区创造的一种新的小说形式。这种小说体式力图使小说艺术 与报告文学互相渗透,具有介乎小说与报告文学两种体裁之间的某些特性,既具有报告文学 的纪实性与及时性,又具有小说的可读性与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政治委员、火光在前、 无敌三勇士等。【东北作家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者和在 日满统治下坚持文艺斗争的东北籍作家所形成的创作群体,主要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 舒群、白朗、骆宾基、李辉英、罗烽等。他们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跃动着时代 脉搏,反映东北人民艰苦抗战的不屈精神和这块古老土地的痛苦裂变。主要作品有八月的 乡村、生死场、科尔沁旗草原等。【新感觉派】 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他 们借鉴了新感觉派的方法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小说创作,在表现现代快节奏的都市 生活及现代人的畸形变态的精神状态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们在小说形式、技巧探索上的先 锋性和前卫姿态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 英等,代表作品有将军的头、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上海的狐步舞等。【湘西小说】指沈从文描绘湘西奇异的自然风景、人情世态的作品。这类作品展示了“一 种健康的,正常的,又不悖乎人性的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以及自然人性在时代大潮挤 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在与都市人生的比照中讴歌了湘西底层人民朴素的人性美和道德光辉, 体现出作者的道德情感倾向和美学境界.代表作品有边城、长河等。【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即“无产阶级戏剧 1929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由郑 伯奇、夏衍等人组织的艺术剧社在上海成立,首倡“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倡导戏剧为无产 阶级革命服务,与民众相结合,强调戏剧的阶级意识,对推动中国戏剧向革命方向迈进,跨 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诗歌会】 “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的革命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 发起人都是参加“左联”诗歌组活动的骨干,其中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王亚平、 白曙、杜谈(窦隐夫)等。他们提倡诗歌的“大众格调”,创作大众化、口语化诗歌,重视 诗歌的普及和与民众的结合。1933年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半月刊),他们对 我国革命诗歌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文艺协会】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陕北后,为了继续苏区的文艺传统,推动抗日 救亡文艺运动的发展,于1936年11月22日,在陕北保安成立,是我党在陕北成立的第一 个文艺团体。【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 领导全边区文化运动的群众性组织,包括许多种类的文化 团体,如“社会科学研究会”、“国际教育研究会、“国际科学社”、“世界语学者协会、“民 众娱乐改进会”、“音乐界救亡协会”、“抗战文艺工作团、“诗歌总会等,都是“文协的团 体成员.【上海孤岛文艺运动】其时空界限是: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间是4年零1个月,地域是原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整个上海及上海四周的大片国土沦于敌手,这两个外国租界犹如汪洋中的一块孤岛。就在这 块孤岛上,掀起了有声有色,规模影响较大的抗战文学运动。以历史剧和杂文创作最为活跃, 并出版了鲁迅全集、海上述林等著作,对鼓舞全民抗战斗志,提高民族自信心,抗击 敌后反动文化势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自由人、第三种人】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个自由主义文艺派别。“自由人”是胡秋原, “第三种人”的代表人物是苏汶(杜衡).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等文受 到左翼作家的批判时,苏汶以“第三种人的姿态出来声援胡秋原,发表关于文新与胡 秋原的文艺论辩,攻击左翼文艺,受到鲁迅、瞿秋白等左翼作家的批评“自由人”、“第三 种人”与左翼作家的论争实质上是革命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两种文学观念之间的分歧。 【.黑幕小说】鸳鸯蝴蝶派的一个分支,从1916年10月10日时事新报开辟“上海黑 幕”专栏起,黑幕小说以上海为基地逐渐开始风行。代表作者有向恍名(平江不肖生)、陆士 谔、张秋虫(百花同日生)等。黑幕小说以揭人隐私、泼人污水为能事,以迎合普通市民不高 的审美趣味。不仅失去了晚清民初“谴责小说针砭时弊的力度,而且有害于文学事业的健 康发展。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受到周作人等人的批判有所收敛,但并未绝迹,一直 以地下形态存在。【九叶诗人】 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诗坛的九个诗人的合称,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 版他们的诗选九叶集而得名,他们是杭约赫、辛笛、穆旦、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 杜运燮、袁可嘉。“九叶诗派是40年代出现的较为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受西方 早期现代派诗人叶芝、里尔克、艾略特等人的影响,追求诗歌的现代化,诗歌的“戏剧化, 语言的陌生化等,特别强调对诗人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改造。但他们对现代汉语诗歌的贡献一 直到新时期以后才受到重视。【身边小说】 。或称“自叙传小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代表作家有郁达夫,郭沫 若、陶晶孙、倪贻德等。他们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创作多以自己的一些身边琐事为题 材,往往大胆展现私生活,真诚袒露自己灵魂的深处,富有主观抒情意味。【谴责小说】中国旧小说的一种。兴起于清末维新运动以后,以暴露社会黑暗,指责政治 腐败为题材的一类小说.代表作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等.谴责小说虽然针砭时弊甚力,但“辞气浮露,笔 无藏锋(鲁迅语),在文学革命兴起后逐渐衰微。【林译小说】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即林琴南)为适应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需 要,从1897年开始用桐城派古文翻译欧美小说,如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撒 克逊劫后英雄略等,凡170余种,被统称为“林译小说”.由于林纾不通外文,他的翻译 以意译为主,不仅良莠不齐,而且误译、删节较多。尽管如此,“林译小说”仍影响了一大 批知识分子,在近现代文学史和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泛神论】 14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一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观点,宣称神即自 然界,自然界是本体的表象,本体是无所不在的,不受时空的限制。也就是说神存在于一切事 物之中,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以泛神思想否定了有神论,代表人物有布鲁 诺、斯宾诺莎等。在印度的古代宗教和哲学中也有所体现。这种哲学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 “五四”时期对郭沫若等现代作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民歌体新诗】 20世纪40年代后中期在解放区成熟起来的新体诗歌.延安整风以后,许多 作家在农村大量搜集和整理民歌,积极吸收民间诗歌的艺术营养,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带 有浓郁的民歌风味的诗歌体式,来表现解放区人民的新生活与新风貌,后被称为“民歌体” 新诗 。代表作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田间的赶车传,张志民 的王九诉苦等。【平民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一种文学主张。1918年周作人以“仲密为笔名在每 周评论上发表平民文学一文指出:“平民的文学正与贵族的文学相反”,“平民文学是 以普通的文体,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平民文学是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