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四年级数学 康艳侠一、说教材: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互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结识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摸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测、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摸索性和挑战性。 二、说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索活动,发现乘法互换律、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达。在理解的基本上,会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措施:经历数学摸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摸索的过程和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摸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摸索概括出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运用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的摸索过程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自主摸索、合伙交流讨论、操作练习。五、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出示图片 : 一共有2个小组,每组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学生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从而引入新课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二)探究新知: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及问题,自主摸索后得出:254=0(人) 42100(人)发现这个算式能列两个观测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是相似的?什么是不相似的?254 425你能再写出几种这样的等式吗?4 5 5 4 7 8 8 7 572 72观测这几种乘法算式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同桌交流后得出:两个因数互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互换律。如果用字母a、b表达两个因数,则可以写成:bba例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自己探究后解答,叫个别学生板书。v (255)v =1252v 250(桶)v 答:一共要浇20桶。v 2(52)v =51v =25(桶)v 答:一共要浇2桶。学生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但成果是相似的。(55)2=25(52)观测上面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小组合伙完毕:学生在合伙交流中得出:发现的规律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b、 c表达三个因数,则可以写成:(ab)c=a (b)(三)巩固新知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1)15126=12( )(2)(36+7)+12=316 + ( )(3)254( )2(4)(635)4= ( )2.判断。(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因此任何数与0相加也都得0。 ( )()11=11 ( )(3)34+196=34+2004 ( ) ()求剩余部分的运算叫做减法。(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你能不久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积吗?你能用简便措施计算吗?23152 372 拓展题:想一想,下面各题如何计算才简便。25 37 4 5 22 2 5 25 2 4通过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判断、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你能不久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积吗、你能用简便措施计算吗、拓展题,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进一步、步步紧扣本节课的重难点、特别是拓展题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到了升华,是习题中的亮点。(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教师总结。(五)说板书设计:板课本节课的重难点,使人一目了然。乘法互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两个因数互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互换律。 ab=b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b) (bc)(六)布置作业:1、头桥中心小学6个年级的同窗参与跳绳比赛, 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有23人参与。一共有多少人参与比赛?2、明光小学新建了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6个教室。每个教室放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