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时间:2014年2月26日地点:公司会议室参加人员:各部门主管(谭勇、郑伟、杜健、税奇懿、李熊波、何建兴、张勇)主讲:杨林内容: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内容提要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 安全评价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第六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第七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1.1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1.2 安全生产 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3职业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1.4 安全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1.5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6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失误安全功能; 故障安全功能; 上述两项功能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 1.7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违背人们的意愿后果。1.8 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上的缺陷。1.9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注意危险度的概念,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2.1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安全、健康、舒适) 2.2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 反馈原则、封闭原则;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2.3 事故致因理论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 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服从偏倚分布。 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2 因果连锁理论: 遗传和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多米诺骨牌论。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利用各种屏蔽防止意外的能量释放来防止事故。3系统安全理论的创新 1 )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 )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3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 4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把事故概率降到最低,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2.4 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使事故尽量不发生。 事故控制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即使发生事故,尽量减少后果的严重程度。 为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采取三方面的对策: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安全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 个人防护3.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与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其他目标“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管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先预防转换,防患于未然,思想重视,预防措施得当,事故是可以大幅度减少的。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3.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 建设项目“三同时”6. 安全生产检查 7.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本章检验管理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制度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掌握程度;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1.1 必要性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充分说明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监察、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2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与本单位管理体制协调;符合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实际,明确具体可操作;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保障;同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群众监督,真正落实。1.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在本机构内部班组长,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岗位工人,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2.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3.安全生产投入3.1 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以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装备、器材、仪器和其他安全投入。以保证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安全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通风;购置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及其维护;重大安全课题研究;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预案;其他。3.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分类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 2、个体防护 3、设置薄弱环节 4、避难与救援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工业卫生技术措施。以改善对职工身体健康有害的生产环境条件、防止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技术措施,如防尘、防毒。减轻劳动强度等其它安全技术措施。辅助措施。以保证工业卫生方面所必须的房屋及一切卫生性保障措施。如尘毒作业人员的淋浴室、更衣室等。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以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关宣传教育设备、仪器、教材和场所等,如劳动保护教育室、安全卫生展览等。按照“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总名称表”执行,保证费用合理使用。3.3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编制时间计划内容编制计划的布置计划项目的确定与编制计划的审批计划的下达 4.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4.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做出明确规定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五十条4.2 教育的对象和内容 对象:我国境内企业和与之签定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内容: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4.3 教育形式和方法广告式、演讲式、会议讨论式、竞赛式、声像文艺演出式、学历教育式等。5、建设项目“三同时” 制度6. 安全生产检查6.1 检查内容:软件和硬件 查思想、查意识; 查现场、查隐患; 查管理、查制度6.2 检查的类别 定期性安全检查 经常性安全检查 季节性及节假日安全检查 专业(项)安全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 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6.3 检查的方法常规检查 安全检查表法(SCL) 仪器检查法 6.4 现场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安全检查准备实施安全检查通过分析做出判断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通过复查整改落实情况,获得整改效果的信息,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7.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1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7.2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1989年我国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规则(GB1165189),正确选用优质的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选用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7.3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2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