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评价”和“鉴赏”一样,本身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这里只能从高考对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要求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一、什么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说,主要是指两点:一是文章所运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运用这些材料所表达观点、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主体。没有材料,就没文章可言。一般说来,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所用的全部论据,包括事实论据、事理论据以及证引的各种文献资料,都是材料.在说明性的文章中,作者所介绍的事物和引用来说明事理的文字,也是材料。在叙述性的文章中,作者所叙之事件、所写之景物等,也是材料.作者凭借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态度等,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与观点的和谐统一,构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二、高考考查重点1 关于文章结构、思路的把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把握思路。散文是一种非常随意、自由的文体,没有固定的模式规范,所以散文的构成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散文研究家佘树森先生说:“散文的表现形式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要给作者所表露的思想情绪,找一个最佳的流动方式.”而这个“最佳”在于作家的感悟,在于作家要表达的“意”,在于作家达“意时所凭借的景、物等。表达情绪所借助的材料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思路(流动方式)就不同。研究者通过对散文的结构方式归纳整理,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构造形态,其中最常见的是“链型构造,指散文的形象组织是一个节节推进、层层相贯的纵向过程。这个链可能是一条叙事链,从始到终描述某一过程;也可能是一缕情思,展现前后相连的一条心路历程。在这其中起连接作用的线索往往是:(1) 时间的变迁;(2) 某种体悟的逐层显示;(3)“我”的活动足迹;(3) 某种情感化了的意象另一种常见的构造形态是“扇型构造”,这种构造没有明显的时间的纵向进程,大致在几个并列层面上展开艺术形象的组织。那么这些处于并列层次上的形象是怎样连贯起来的呢?一般常见的方法有:(1) 用片段中共有的某种性质来连缀整体形象(2) 用特有的情思氛围来连缀各种片段;(3) 用某种或隐或显的逻辑关系来连缀整体形象;(4) 用“我”的所见所闻来连接各种片段。情感线索在散文中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孙犁的老家,是以思念故乡的情感为线索;冰心的一日春光是以一种盼春的情感为线索2 关于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散文家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往往是一种个人的独特体验。这一点散文和诗歌有共同之处。阅读散文如果不从作家的独特体验入手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而是以一般的事理逻辑来思考,就往往把握不了作家的独特的思想情感。文艺理论家、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对2002年全国卷选林非的散文话说知音提出批评,认为这不是一篇格调、水准上很高的文章,他认为,文章是一本正经地提出实用理性的问题:为什么知音只能有一个呢?世界上水平高的人,多得很,只要你一直弹奏下去,就会有新的知音。这就从审美价值下降到实用价值的层次上去了。从艺术创作上来说,俞伯牙弹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而且能够解读俞伯牙的弹出的音符,“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能够神奇地理解俞伯牙弹奏出来的情思,真像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所以当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就再没有心思弹琴了.这是非常具有审美价值的,它与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月是故乡明。情人眼里出西施。都因其片面性、绝对化而显得可爱.讲究客观性,或者全面性,就没有感情了。这在中国古典文论家严羽那里,叫做“非关理也”,在清代诗论家吴乔那里叫做“无理而妙”。孙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强调知音唯一,世间难求,富于诗意呢,还是强调知音无穷有诗意呢?不懂得审美价值对实用价值的超越性,把审美的情感价值和实用价值混为一谈。把感情的价值看得很轻,死了知音无所谓,就不能不是煞风景的。这个例子说明,对于散文中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必须要注重作家的独特体验。三、评价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应注意下列三点:1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2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的原则.3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解“以偏概全,也不能“拔高”。四、练习与测试(一)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死是生者的事 陈蓉霞阴阳相隔,生死两界,这是人们常用来描述死亡的说法.活人永远都无法见证自己的死亡,然而,恰是自己至亲的死亡,才让我们体悟到上述说法的痛心彻肺。从这一点上来说,死亡,永远都是生者的事.据考证,甲骨文中“死的含义,就是一个活人跪在死者旁边。正如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只有人才有死亡,动物只是生命的终结。人类面对死亡,沉思死亡,这就有了葬礼。举行葬礼,正是人类史前文明一块重要的文化界碑.人类的旁亲尼安德特人,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有某种仪式来埋葬死者,在哲学家的眼中,这恰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在我看来,葬礼的意义非同小可。首先,它提供了一种情感的慰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除了智商,还有情商。真正的情商,或者说情感,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本真表达。黛玉为葬花而悲,悲的对象乃是由落花而及天下所有的生命,这样的情感流露足以打动所有的生者。更何况当失去我们的至爱亲朋,此刻生者对死者无尽的痛惜、思念、追忆、缅怀,若是没有某种形式的葬礼,又该如何宣泄、表达?其次,恰是面对死亡,才有人类情感中某种最为神圣情感的升华-敬畏感的形成.面对迫在眉睫的威胁,我们只有恐惧,亦即畏;仰望头顶的星空,或是远处的群山,我们会生出膜拜之情,这就是敬。但唯有面对死者,尽管爱恨已去,恩怨不再,但生者对死者所有的情与爱都升华为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我们更为尽心地呵护死者,唯恐他(她)受到伤害;我们更为尽职地恪守曾经许下的诺言,唯恐他(她)受到怠慢.其实我们心知肚明,这样的伤害或怠慢都不属于当下的世界,那当然只能属于一个神圣的境界。是的,正是直面死亡,才令我们升华至神圣境界。面对死者,我们的先人或许早已萌生这样的问题:为何他的身躯渐渐冰冷不再温暖我们?这样的事情有一天也会降临于我的身上?生命就是这么回事?这意味着什么?手是,这就有了对生命的意义的沉思。我们最先是通过葬礼来表达这种沉思。正如托马斯林奇在他的殡葬人手记中所说,安葬死者经过那么多的程序,就是要表明,他们曾经生活过,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别于一块石头、一棵杜鹃花,或一头猩猩,他们的生活值得叙说和回忆。正是这种叙说和回忆,带来了人类特有的历史感.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历史.不管它是刻在有形的物上,还是有形的音(口头传说)上.一部史诗或史书,不就是一部关于死者的传说?当然,历史或许不会记载或留下芸芸众生的故事,但众多生者却会铭记他们的至爱亲朋留下的点滴回忆。正是这些生动细节的无处不在,随时随地即可呼之欲出,令死者尽管出了家门,却永远走不出生者的心灵。在此意义上,谁又能说生死是永不相通的两重门?最后,正是面对死者的葬礼,才令生者有暇驻足倾听来自生命底层的细语:生之无常,死之迫近。生命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倏忽即逝。生命之根恰恰扎在死亡的土壤中。生命来自虚无,又归于虚无。生之饱满恰由死之虚无所衬托,正如夜空衬托出繁星那样。怠慢死亡,快速打发死亡之过程,其实也就是漠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才会自问:生命是什么?在我看来,生命的过程是一道减法。一旦出生,我们就步步逼近死亡。可惜在很多时候,我们尽做加法和乘法,以为在有生之年,只要累积财富就会积攒幸福。殊不知,生命尽头的最后一道算式是除数为死亡的除法,结局归零。视死如归,我们才能深切体会为何生命是一件礼物,它是上苍的恩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功受禄,从虚无有幸来到这个世界,因而此生无论有怎样的遭遇,我们都理当充满感恩之情。面对死亡,如果我们能怀有对生命的感恩,对生活的感动,生与死,或许就连成了一个圆圈.1结合文意,解答文中加点的几个词语的含义?(6分)(1)减疾: (2)加法和乘法: (3)除法: 2文中说:“在这个意义上,谁又能说生死是永不相通的两重门?”作者认为在什么意义上人类的生死是可以相通的?(5分)3联系全文,归纳总结葬礼的意义。(6分)4文中说,生命是上苍的恩惠,人是从虚无有幸来到这个世界的,此生无论有怎样的遭遇,我们都理当充满感恩之情。请就“感恩生命”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6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烧 梦 李 锐从东京到仙台只用两个多小时,时速两百多公里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带着我们一头扎进沉沉的夜幕。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只有黑夜是不会褪色的,只有黑夜最符合当时的历史底色,最符合鲁迅先生的心境。离开仙台二十年后,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回首往事说:“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日暮里”,一个和黑夜衔接的地名,顽固地留在他记忆深处.一百零三年前的一九零四年,二十三岁的鲁迅只身远离东京,远离身边的中国同胞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那是一次真正的天涯孤旅。或者说,那根本就是一次心定如铁的自我放逐.这一去,就到了四百公里外的“东北”,就到了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所有的发达国家打败,被所有的发达国家看不起的时候,一定会有什么说法、有什么关于身体的符号会被人挑选出来到处流传。比如肤色,比如身高,比如口音,都是现成的佐料.这就好比是给人起绰号,一下子就能记住。“支那人”丑陋的特点太鲜明:女人腿下的小脚,男人脑后的辫子,举国皆同。鲁迅先生当年跨洋越海、天涯孤旅也还是逃脱不掉这两样东西。其实,鲁迅自己当年也是拖着一条辫子来到日本的。他一九零二年四月到日本,一九零三年三月剪去发辫后特地照了一张“断发照”.一个“断”字流露出强烈的心理动作,所谓一刀两断,所谓洗心革面。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他明白,自己就是耻辱的一部分,自己就是黑夜。沉沉的夜幕是鲁迅记忆的底色,所以他在来仙台的路上牢牢记住了“日暮里”.在我的理解中,远离人群的鲁迅,就是从“日暮里开始独自一个走进了自己精神的黑夜,同时也走进了对这黑夜的反抗和挣扎。离开东京,离开同胞的鲁迅,到底还是躲不开历史的阴影.在仙台的学校里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他最终决定辍学离开仙台。先是所谓“泄题”作弊,学生会的干事无中生有地认定鲁迅的考试及格是靠了藤野先生的泄漏考题。接着,就是那个著名的幻灯片事件。鲁迅在日本同学的欢呼声中看见自己的同胞被当作俄国间谍砍头,而身旁却站满了麻木的中国围观者。于是,被人鄙视,而又看清楚了被鄙视者的麻木和无可救药,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熬人的双重的鄙视,这是一种黑暗无边的精神笼罩.最为难言的是,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毕竟,那时的鲁迅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是要靠梦想来滋养的。遭遇了这样的鄙视之后,青春的梦想非但没有折断,反而把小梦换成了大梦。换梦的结果是鲁迅毅然辍学,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很快,他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止是失败,是比失败更让人难熬的寂寞。独自一人走进黑夜,原本以为可以用梦想来引路.可梦想幻灭后黑暗之中又加上了寂寞和无望。就此,我们可以循着那个双重的鄙视和反省的轨迹,看到鲁迅此后一生的反抗和挣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