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三)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鸦片战争中,“不论是中国舰队被摧毁,还是沿海要塞和城市的陷落,都无法让中国人求和(但英国舰队)到达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点时,中国政府求和了”。言下之意,这种转变是因为(B)A中国已无可御敌之兵B清廷经济依赖被阻断C侵华英军的节节胜利D南京条约的签订【解析】材料体现的转折点是“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经济重心所在,北方政治中心通过大运河获得南方经济的支撑,英国一旦控制这一交汇之地,失去江南钱粮的清廷就无法将战争支撑下去。D是结果不是原因;C无法解释第一句中的“中国不求和”。 2右图为出现于近代中国的一枚徽标,它直接反映了(B)A八国联军对华的侵略掠夺B列强对租界的殖民统治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团结抗日D清廷对“六部制”的改革【解析】上方标示为上海,下方为市政委员会,中间是12国国旗,配“工部局”中文,是上海公共租界管理机构的徽标。题目设问要求“直接反映”。 3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缺,人口遽降。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B)A清朝调整政策,户籍管理宽松B农民起义兴起,冲击统治秩序C鸦片战争爆发,国内民众逃亡D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解析】本题可从时间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三年即1853年判断,当时南方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冲击了清朝统治,导致“册报残缺,人口遽降”,B项符合题意;A、D不是主要原因;C项时间不符。4“美国政府和俄国政府没有参加这次英法的冒险,但他们派出代表参与和平示威。”这次冒险结果之一是签订了(B)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直接出兵,俄美充当帮凶,题干的描述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概况吻合,故选B。5英国人詹姆斯在旅顺落难记中提到:“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清路来10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人,把辫子连在一起,当枪靶子打。”材料记载的日军大屠杀发生在(A)A甲午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解析】材料反映的史实是旅顺大屠杀,关键信息是地点在旅顺以及材料中提到的细节“辫子”。经历辛亥革命后,辫子非常罕见了,故不会出现将多人的辫子连在一起的情景,所以排除C、D项。八国联军期间的屠杀是对义和团,而且地点在北京、天津,故旅顺不会出现满路尸体的现象,所以排除B项。故应选A。6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起初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D)A BC D【解析】发生在天津条约签订后;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答案为D。7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C)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有改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结合材料中有欧洲特色的名称“马可波罗路”“克林德街”等可知,C符合题意。81907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发表现政府与革命党一文,他指出:“革命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这表明当时的梁启超(B)A已经转变为革命一份子 B认识到清政府腐朽是革命原因C同情并支持革命党 D强烈反对清末新政【解析】从“而现政府,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结合革命者的目的是扑灭现政府可知,梁启超认识到清政府因腐朽而引起革命者的反抗,B项符合题意;A、C、D材料无法体现。9右图为一本教科书的课文及插图,此教材最有可能使用于(B)A晚清时期B民国北京政府时期C民国国民政府时期D共和国时期【解析】此图要点在于旗帜,体现的是十八星旗和五色旗,这是辛亥革命后的军旗和国旗,而国民政府使用的是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页眉开列生僻字,为语文课教材,故画面当为出版时期的社会状况描绘。101920年8月上海总商会进行了会董换届改选,正副会长易人,原有的33名会董中改选者达31人,新当选的会董中有1/4的人还不到40岁。这表明(D)A上海总商会积极响应学生运动B北洋军阀进行反革命的反攻倒算C总商会内部保守势力仍居主导地位D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生态【解析】五四运动中上海总商会表现不佳,其态度和行动与广大爱国商人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在五四运动的洗礼和工商界的敦促之下,上海总商会不得不进行大改组,一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一代工商界代表人物进入领导层,从而开始了上海总商会新的历史发展时期。A项与材料无关,也与史实不符。注意“33名会董中改选者达31人”和“新当选的会董中有1/4的人还不到40岁”的关键信息,排除B、C项。11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D)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D武汉国民政府【解析】根据领导人汪精卫、毛泽东等可知,这一时期是国共合作时期,再根据材料中“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可知这应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而不是第二次合作时期。故选D。121935年,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是中共实行的(B)A工农武装割据B土地革命C创建革命根据地D开展游击战争【解析】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国民政府一直没有实行,而1935年,红军在苏区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实际上就是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故B正确。13(2017一中)李志民上将在回忆中提到:他们在干部路线上过分强调无产阶级成分,当时部队绝大多数同志是农民出身,而他们却只提拔工人出身的人,且一下子就提为团、师政委,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他们还大搞“查田查阶级”运动,查到谁是地主阶级出身,不问是否属实,表现如何,将他们开除出军队。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B)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第四、五次反“围剿”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材料所指为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时期,教条主义下大搞阶级成分论,片面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这是导致红军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之一。北伐时我党未掌握军队;“文革”时期农民和工人都是受重视的。14(2017一中)据新华通讯社报道,由延安文艺界组成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于8月15日成立。该团的宗旨是“提高前线战士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牺牲精神,唤醒、动员和组织战地民众配合前线作战”。据此,该团最有可能成立于(B)A国共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红军长征时期【解析】材料中“由延安文艺界组成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这一信息可以排除A、D;由材料中“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牺牲精神”“动员和组织战地民众配合前线作战”可以看出是全民族作战,由成立于8月15日可以判断应该在八一三事变以后,故选B。15(2017雅礼)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惟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B)A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B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推动中印共同反攻抗战【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英美舆论都对蒋介石出访印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说明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选B;题干主旨在于反映英美舆论对蒋介石出访印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合作,因此中印关系不是主旨,故A错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是在1942年元旦,发生在蒋介石这次印度之行之前,故C错误。16(2017雅礼)对下表中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B)鲁 、冀人民对解放战争的支援年份19461947年省份山东河北人数580万480万 主要工作抬担架、运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土地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后备兵源是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重要因素有力配合了三大战役战略的实施A B C D【解析】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时间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所以当地人民才会积极支援解放军。项正确。通过材料可知,这些人民的工作主要是后方支援,并不是后备兵源。项错误。由于人民积极踊跃,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所以是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重要因素。项正确。三大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949年1月间,时间不符。故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B)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南部是在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时期,答案选B。18“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对此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革命的对象和斗争方式上【解析】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故A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B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反帝反封,故C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故D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6分)19(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的法律,本来是属人主义的。中国疆域广大,所包含的民族极多。强要推行同一的法律,势必引起纠纷。所以自古即以“不求变俗”为治。唐律:化外人犯罪,就依其国法治之。不同民族有其习惯差异,犯罪行为在其本人,则实无犯罪的意思,故按其本族法律治理为公平。但此项办法只能适用于往来稀少之时。到近代世界大通,交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