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简答题自考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东亚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二是经济结构改进、三是社会发展2、简述马克思的重要理论思想:马克思以其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以欧洲社会为蓝本,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进行了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分析。包括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等内容。3、简述孔德的主要理论思想:他从其所关注的社会协调问题出发,提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分为两大部分: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协调问题,提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社会动力学综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所必经的阶段,提示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动力学从属于社会静力学。4、简述早发内生与后发外生型的不同特征:早发内生型的特征:以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美国为代表,开始现代化的时间都比较早,并具有明显的内生性,最初启动力量和现代化因素都产生于自身社会内部。后发外生型的特征:以德国、俄国、日本为代表,现代化的起步较晚,他们的现代化不仅是后发的,而且现代化的最初动因和最初的现代性因素的产生也往往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与挑战。此外,早发内生型现代化是一种自然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而后发外生型具有明显的人为色彩;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创新的,后发外生型的手段首先是采借,并在采借的同时创新;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现代化的诸项任务是逐步提出并逐步得到解决的,而后发外生型的发展进程中,现代化任务的提出具有突发性,并要求一揽子解决。5、简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复杂的根由:在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中,自然灾害、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和外国入侵等交织在一起,造成传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走向衰败和解体,国家主权与统一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受到冲击,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遇到挑战。加上57后的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遭到破坏。6、简述第一次现代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与基本特征:第一次现代化浪潮是在西欧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推动下,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在西欧及其海外移民殖民地扩散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社会变革。其社会背景有: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经济领域内的第一次结构性变革;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掀起了欧洲一次次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导致了政治领域内的结构性变革;而英法的一些海外殖民地为维护本地的利益,也开始反对宗主国的剥削和掠夺,形成了民族独立运动。其特征为:第一,现代意义上的独立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建立,是现代化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第二,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内生与原创的特征;第三,现代与传统的更替比较顺利;第四,资源利用的全球性;第五,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来自民间。7、简述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的主体特征: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的国家都处于西方核心文化之外,内部差异较大发展的途径、特征和成效也有较多的不同。卷入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的国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西欧文化边缘地带的德国、俄国等中东欧国家,另一类是文化的中国、日本和土耳其等。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政治变革是现代化发展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二是现代化的外生性与政府的人为干预紧密相联,三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替顺利与否影响现代化的进程与成败,四是一系列现实和历史因素使民主难产,五是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参预国际社会。8、简述现代化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是要西欧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推动下,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在西欧及其海外移民殖民地扩散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社会变革。大约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次是现代化在西方文化的核心地带西欧及其海外殖民地取得成功后,越出西方核心文化的范围向其他异质文化地域传播而形成的社会变革。时间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以电气化为标志。第三次是出现在20世纪下半期,这是一次真正席卷全球的现代化发展大潮。是以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为赌注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9、简述第三次现代化浪潮的主体特征:第三批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众多,地域和文化差异甚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有诸多差异。10、简述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发展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几个关键性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是任何形式的发展研究、任何类型的发展理论都无法回避而必须解答的为题。第一是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问题。第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发展的作用问题。第三是现代化因素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现代化理论向发展中国家推销的一整套西方进现代工业文明,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是大有助益、可资借鉴的。但是,现代化理论将现代化的一般性和共性加以简单化、绝对化,主张非西方不发达社会只要抛弃自我,全盘西化,能成功实现现代化,这种观点是片面地、脱离各国的具体历史和现实的妄论。11、简述现代化发展的总特征:第一,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进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阶段性波浪式前进的。第二,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技革命。第三,现代化发展进程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杚和国际贸易体系的 形成与调整过程。第四,现代化发展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革。12、简述现代化发端的内部因素:一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王权的削弱。二是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三是宗教改革和世俗化。四是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五是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确立。13、简述中国现代化发展受阻的原因:一是由于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基础是排斥分工,限制科技发明和应用,阻碍生产力发展,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枷锁。二是从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中产生的“重本抑末”的观念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三是与重本抑末观念相应的一套经济制度和法规抑制着工商业尤其是民间工商业的发展。14、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工业化战略、经济增长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15、如何评价儒家文化:首先,儒家文化并非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其次,儒家伦理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已经大大改变了。第三,儒家伦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儒家文化并非同质的,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及不同阶层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6、如何评价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曲折性:中国传统的厚重和现代化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要素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阶级、阶层中推进的不平衡,以及这些方面的不平衡因素的叠加与互动,形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新旧因素错综复杂的剧烈冲突,形成了这一过程的反复曲折的发展轨迹。但是,经过那样激烈的搏斗和坎坷的历程,中国社会并没有解体,反而经过痛苦的、有时是十残酷的斗争,达到了包容性极大的高度整合,其裂变的能力和聚合力都是举世无双的。因此,中国现代化的规模、投入的力量、道路的曲折、付出的代价和最终的成果或许也将是举世无双的。17、“新现代化研究”与“经典现代化研究”的区别:一是”新现代化研究”抛弃了高度抽象的类型学研究,代之以具体的个案研究,重视历史对某个特定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的作用;二是新现代化研究抛弃了传统与现货的简单二元对立,认为它们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相互促进、渗透,传统对现代化的发展既是阻力也是有利的;三是新现代化研究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四是新现代化研究关注外部因素对当地现代化的影响。18、谈谈你学习发展社会学后的收获(教材最后一节)第一,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过程。第二,发展的整体及其组成要素都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三,发展楰是复合性概念。第四,发展是硬道理。第五,各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第六,现代化的各发展要素的推进过程是不平衡与平衡的。第七,改革和发展的渐进与激进方式取决于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承受力。第八,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动员与自下而上的积累与互动的统一。第九,信息革命给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使全球发展的杚发生更加迅速的变化。第十,当今发展中国家处在前现代与后现代相呼应的时代,有着难以限量的发展前程。19、现代化发展的内部因素:第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王权的削弱。第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第三,宗教改革和世俗化。第四,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确立。第五,社会结构的多元性。20、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的差异:首先,分析的单位有异。依附理论的分析单位是国家,世界体系论的分析单位是整个世界。第二,分析的维度不同。依附理论的分析是二维的,而世界体系论的分析是三维的。第三,分析模式不同。依附理论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模式,世界体系论是一种动态的分析模式。第四,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依附理论侧重于研究边陲国家,世界体系论则研究世界的整体的发展状况。第五,产生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不同。依附理论受到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等影响,而世界体系理论除受到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外,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