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防灾减灾知识亲爱的朋友, 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学生防灾减灾知识 ,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 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一、防震安全1. 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后,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有组织地撤离。2. 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3. 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4. 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1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1. 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 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 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 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2. 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3. 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4. 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 2 耐心等待救援人员。二、消防安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消防安全十分重要, 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灭火。对此,我们青少年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防火应注意什么?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青少年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1. 不玩火。有的青少年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 玩火时, 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2. 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3. 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 防止火灾事故, 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 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 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 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 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3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青少年们要注意:1. 使用火炉做饭,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2. 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3. 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4. 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5. 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6. 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7. 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8. 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9. 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10. 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 要定期检查, 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4 在学校里也有防火安全问题,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2. 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 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3. 不随意焚烧废纸等。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发生火灾,如何报警?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2. 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 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 、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 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3. 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4. 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5 5. 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青少年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1.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2. 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3. 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4. 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5. 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6. 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 然后再灭火。7. 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6 1. 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2. 身处平房的, 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 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 ,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 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 以后再离开火场。3. 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4.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5. 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6. 因火势太猛, 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 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 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 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 做到双脚先落地。7. 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7 8.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9. 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 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10. 火灾发生时, 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 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袭。三、如何防溺水 :1. 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 有句俗语: 有事无事江边走,难免有打湿脚的时候。2. 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3. 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 而变很松散, 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 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 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4. 到公园划船, 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 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要超 8 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5. 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 如果出现有人溺水, 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 ;6. 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7. 如果不慎滑落水中, 应吸足气, 拍打着水, 大声地呼救 ;憋气死亡 ;8. 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憋气,容易9. 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 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 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 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当然,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 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 9 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