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说课稿巨人的花园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和作用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一篇文章,和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一起构成童话单元,作为单元起始篇目,学好本课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2. 教材内容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巨人和花园诸多变化,揭示“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3. 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 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理解课文的生字新词。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品读感悟文章内涵,在对比阅读中,初步明白“做人不能自私自利,快乐要与大家 分享”的道理。4. 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本课教学拟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 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三、说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人物形象鲜 明,语言简洁优美,情节夸张有致,契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指导学生学生采用诵读感悟、想象、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明白反复诵读,不断揣摩,才可以领略文章内涵 ; 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四、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投影展示一组与课文内容相关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的意思。( 用直观具体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主动性,激起孩子们对文本的阅读期待。 )2.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初读课文,验证自己猜测是否正确。(二)倾听故事,再现情节。1. 播放音画结合的朗读课件,再现课文情节,校正字词读音。( 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好一定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 投影展示重点字词。( 本环节的设置实现了教学目标1)(三)想象画面,品读感悟。1. 男女生轮读巨人砌墙和拆墙后、孩子进入和被赶出后花园里的不同景象,其他学生闭目想象画面,感受花园的变化。( 此环节指导学生运用诵读法和想象法读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读文本,实现教学目标2。 )2. 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花园变化的句子,分析变化原因。( 设计两个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此环节体现课标精神,落实了教学目标2 ,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感悟主旨,升华情感。投影展示问题:花园景物和巨人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文章想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讨论解决(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落实教学目标3 ,突破教学难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一一重叠问题说课稿篇一:数学广角一一重叠问题说课稿数学广角一一重叠问题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下面我从说指 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 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标中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 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自 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集合课标提出,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适当渗透集合、函数 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模型思想是一种数学 的基本思想,通过数学建模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 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三年级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本节课 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通过动 手操作和同学间合作交流,促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探究中发现 利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韦恩图”各部分的含义,使学 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 发展。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集合思想已成为现代数学的理论基础,用集合语言可以明了地表述数学概念,准确、简捷地进行数学推理。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早已渗透到各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之中。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也竭力把集合思想直观地渗透到教材内容中,从而改变了教材的面貌。有关渗透集合思想的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人教版教材在第一学段在三年级之后集合思想应用更为广泛本册教材中例 1 借助学生熟悉的的情境,利用学生过去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统计表列出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名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展开探索活动。教材呈现直观图,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两个小组的人员组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集合数学思想和方法。课后练习 1, 2 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情分析:对于重叠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及以往解题经验,至少能用一种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解题不是难点。而如何利用集合的思想和画集合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及通过问题的解决方法渗透数学建模过程是重难点。前测问题:班里同学们排队,从前向后数,小明排在第 4 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排在第 3 个,这队同学有多少人?怎样证明你的答案?能够结合示意图表达你的算式吗?问题反馈:班里共2 6名学生。通过测试,学生对于简单的重复问题,能够画图和列式解答。 16 人能够结合画图方法列出算式 4+3-1=6(人),3 人结合图用数数的办法解答; 1 人直接列算式 4+3-1=6(人);2 人画示意图并用三种方法解答, 4+3-1=6 (人);4+3-2+1=6(人) ; 3+2+1=6(人)。1 人画示意图并用两种方法解答,(4+3)-1=6( 人) , 3+3=6(人)。3人对题目没有理解,列式为3+1+3=7(人);对于能用3 总方法解决问题的学生,我进行访谈,知道学生是从课外班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但没有学习如何利用集合圈进行分类的思想。我的思考:通过对学生和前测情况分析,我有如下想法。1. 从学生情况出发,考虑到本班学生中没有能利用画集合圈进行分类的情况,说明学生没有集合思想,集合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学生排队问题,引入画集合圈进行分类的集合思想。2. 用参加合唱组和美术组的学生学号,代替书中例 1 的学生名字。用数字代替文字,更直观体现出数与计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画集合圈对数字进行分类,而不是教师给出集合圈。体会利用集合分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为初中数的分类埋下伏笔。3. 创设思维环境,对前面学习集合知识的再度升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通过圆圈点图,渗透集合思想和数学模型思想。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集合思想,理解“韦恩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测、操作、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集合思想,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享受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渗透集合和数学建模思想。五、流程示意图六、教学过程一、生活实例,渗透方法师:咱们现在排队,某同学从前向后数他排第 5 个,从后向前数他也是第 5 个,那这队有有多少人呢?(生会有很多猜想)师:你怎样证明呢?(学生会有很多方法,说一说为什么那样列式,着重分析画图和5+5-1=9( 人) )生 1: 111101111共有 9人。生 2: 5+5-1=9 人师:算式中第一个5 在图中哪儿表示?第2 个 5 在图中哪儿表示?(引导学生在图中圈出)师:那通过观察图我们发现什么?生:前 5 位同学中有A 同学,后 5 为同学中也有A 同学。但是咱们的A 同学只有一个人,所以减1。师:这个排队的问题,我们通过画图,圈图,列式计算成功解决设计意图:使学生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学生初步感知集合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新知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准备良好的条件。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师:班里有5 人参加合唱组, 7 人参加美术组,用 1 个数字代表一个同学的学号。(依次填表,如下表)设计意图:依靠直观性原则,采用图表展示已知条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为后面提出问题做铺垫。师:报合唱组和美术组的同学,可能会出现同时重复报两个课外班的学生。我们假设4、 5 号同学同时重复报2 个兴趣班。师:请两位同学把参加合唱组和美术组同学的学号对号入座。生:学生在摆4号和 5号同学时,产生冲突,都想抢4号和 5号同学到自己的组里。设计意图:由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既让学生收集了解信息,而后通过学生的不同意见产生矛盾,有效地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积极性。3、解决矛盾师:4、 5 号放在哪里好呢?生:放在中间。师:有办法让大家一看就能清楚知道,选合唱组有 5 人,选美术组有 9 人,选合唱组和美术组有2 人。生:(圈两个圈)师:我们用这个圈图,怎样列算式,就能解决合唱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会有几种算法,取这四种算法)生 1: 5+9-2=12(人)生 2: 5-2+9=12(人)生 3: 9-2+5=12(人)生 4: 3+2+7=12(人)(每种算法让学生说含义,为什么要这样列式,重点分析算式4 )师:这 2 个人与 3 个人有什么区别?生: 3 个人是只报了合唱组没有报其他组, 2 人是既报美术组又报合唱组。师:我们用画圈的方法把同学分了 3 组?可以归纳为只合不美,只美不合,又美又合。你们这样分,谁与谁都不重复。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引入集合图,让学生借助集合图弄清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经历利用集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过程。在不同计算方法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总结提升,拓展知识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能够分清楚哪个组,又能清楚地分析算式呢?生:画圆圈。师:比咱们同学画圈更早的人,是韦恩。(向学生出示韦恩图)师:有 2 个人重复,那还可以有几个同学重复选课呢?(生猜测)(出示圆圈点图)师:咱用 5 个点表示合唱组,用 7 个点表示美术组。(请两位同学手拿点图,演示)(依次演示没人选课, 0 人, 1 人,2 人, 3 人, 4 人选课两门课点图怎样)师:当 5 个人选两门课时,小圈被大圈包围了。师:最多可以有几人重复呢?生: 5 个人。师:不会有 6 个人, 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