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汉字。2本段描写的内容是()A描绘冬天的山景。 B描绘冬天的雪景。C描绘冬天的气候特点。 D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3“山”后面加“们”是表示()A表示复数B把山拟人化了C是北方口语的习惯D“们”应该放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这是一处误用4具体说说本段文字结构形式和描写的顺序。5理解本段文字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解析】 1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2该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理解的准确程度。A项不完整,描写冬天什么情况下的山景没讲清,B项也是错的,因为本段文字描绘的主要对象是山而不是雪。C项表述与本段文字风马牛不相及。3A项只单纯从复数的角度理解,它和D项一样都没能结合语境自然理解“们”的用法。这里应是将山拟人化,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通过感情朗读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答案】1髻镶羞2D3B4本段文字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描写的顺序是从山上、山尖至山坡上(山腰上)的空间顺序。5本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老天“下点小雪”的愿望,因为大雪会把秀气的小山压垮的;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气的小山的爱怜、赞叹之情。【知识拓展】拓展阅读一座城市的成长代价青果作为济南人,我更愿意听老人们讲过去的老济南。他们操着纯正的济南口音絮絮叨叨的。济南的骄傲历史就恍若眼前。关于老济南,与老人们所讲一致对应的是古人的描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再就是那副著名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三面环山。形成摇篮状;摇篮里的济南,就难免露出几分娇嗲之情。幽幽青山的怀里,一汪烟波浩淼的湖、婀娜的荷叶、含羞的水莲、“水涌若轮”(水经注)的72眼泉、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莺穿柳带枝条拂地的垂杨这一切构成了济南的基本要素。这样的景致在江南也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然而在北方,这番娇柔与洇润难怪引得多少文人墨客驻足,留下赞美的诗篇。江南和江北到底是不同的,同样的情调,江南是甜腻腻的,而江北总是多了些硬朗和苍凉。清末刘鹗老残游记里描述的湖,决不是现在的大明湖的样子。据说当时湖的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湖水冰清玉洁,倒映着千佛山似真似幻的身影,靠岸的地方有大片的芦苇和荷塘,有风吹来,满湖的山、水、花、叶一起轻歌曼舞,分外妖娆。再往南,便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那时候,趵突泉没有现在这样的园林,只是一个亭子一泓池水,但是那三眼泉的声势极大,有人曾经形容它:“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想来是有磅激之气的。围绕在大明湖和趵突泉周围的就是青石板的街道和浓密成荫的垂杨了。雨水丰润的季节,仿佛每块青石板下都有一眼泉,从青石板之间的缝隙中汩汩涌冒出来,轻拂你的脚边,也冲洗了青石板,因此青石板总是一尘不染的。垂杨更是绿得锃亮,柳枝有的垂到青石板上,显得那么柔若无骨,和它们擦身而过,都舒展一下纤细的肢体,与青石板上面的水印连成一片,简直产生一种发痒的喜爱。听听老人们嘴里吐出的一串街巷名和泉水名吧:金菊巷、剪子卷、花墙子街、芙蓉街、王府池子、珍珠泉、漱玉泉、无忧泉、舜泉、白石泉就能知道那是怎样的情趣了。长辈的长辈提着一篮子脏衣服,后面跟着孩子们,穿过这些巷子,到随处可见的一处小泉池边,老人不停地洗,孩子们就在附近弯弯曲曲的小溪边玩耍。小溪极浅,却也能没及脚踝,有各种各样圆滑的石子垫底,还有长长的飘动的水草,偶尔有几只小虾和一条小鱼游过来,就到达了快乐的巅峰,欢呼雀跃。然而,奇怪的是,这样梦幻般的美丽却让老济南人头痛了。他们抱怨政府不体谅民情,不去治理这种威尼斯式的小路,因为青石板的路面高低不平。而且日夜被水滋润着,有些地方就生了青苔。倒是浪漫了,却让步行的和骑自行车的人处处不便,容易摔跤不说,出门就要穿不透气的雨胶鞋,弄得家家都是统一的臭脚丫子味。如今,这样的良辰美景都已经成为虚设,那种极致、含蓄的图片般的美丽永远变成了回忆或者挂在了博物馆的墙壁上。现在的济南连老舍济南的冬天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都是奢侈的。因为济南的冬天已经很少看到雪了。只有老舍笔下的阳光还依然温暖着我们。72泉中有的已销声匿迹,有的干涸了,连声势最旺的趵突泉都时断时涌,即使喷涌的时候,也变得温柔了,像三朵羞涩的睡莲,倒是它周围的地方不断上升的小水泡,犹如闪亮的白色珍珠,一串串的煞是好看。是的,济南空气里的水分被现代生活的热烈蒸发了,剩下的只是干裂和炙热。老济南人都如愿了,再也没有了摔跤和穿雨鞋的烦恼,可是又怀恋起和泉水相伴的岁月来,他们开始感慨时代的变迁使城市之间更加相似,这时才明白了泉水的冰冽与童真的快乐一起永不复返地封存在那个年代。这似乎是伤感的。然而,当我看着老人们在盛夏夜晚,三五成群地坐在富丽堂皇的商厦前享受空调的余凉,闪烁的霓虹灯照亮他们惬意的表情时,宁愿把这种时代的变迁看做是城市的成长,就像人必须要长大,必须由幼稚变得成熟一样,一座城市也终将由最原始质朴的模样,变得丰满和时尚。既然是成长,就要付出成长的代价。老济南人的抱怨和愿望实现后的遗憾;济南的成长和成长后所付出的代价好像济南人总是在患得患失中感受不变中的万变。也许惟一恒久的恐怕就是青石板下的一眼泉,那是烙在每个济南人心中的一块写满生活情趣的青石板,一眼流淌着命脉的生生不息的泉。阅读点拨“一座城市的成长代价”,这真是个有趣的话题。有所得必有所失,或许正是在这种患得患失的焦虑中,人们才更加丰富了自己对济南城的感情。其实不光是济南,每一座城市的人们,在城市“成长”的过程中,不都要经历这样的阵痛吗?城市是这样,人生似乎也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结尾的含义恐怕远远超出了作者本身所言。【同步达纲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济南()着落()澄清()镶上()2填空。济南的冬天作者_,原名_,字_,_人,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_、_,话剧_等。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3)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4)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4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的作用。(要仔细品味,细细体悟)(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2)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4)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二、阅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5给下列加粗的汉字注音。肌肤() 露着() 薄雪() 害羞()6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概括要注意全面简洁)7本段写景的顺序是_,文中表明这个顺序的词语有 。8体会文中四个加粗字的表达效果。(一定要结合语境)矮: 顶: 镶: 穿: 9“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一句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的是_ _。10“看吧”一词中,“看”到的对象应该是(可以从意思和语感两方面综合考虑)()A好像日本看护妇 B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C微微露出点粉色 D那些小山太秀气11体会下列各句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2)那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12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A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形象描绘了雪后小山的“妙处”。B第六句是全段的中心句,突出小雪点染后的小山“太秀气”。C第一、六两句首尾呼应。用“太秀气”揭示“妙”的实质。D本段无中心句,综合起来看,“太秀气”“最妙”各有各的用处。 三、作文13以“家乡的冬天”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片段,注意突出家乡冬天的特征。参考答案一、12老舍舒庆春舍予北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3(1)(天空)晴朗高爽(2)假如(3)温和、合人心意(4)清澈明亮(5)清净4(1)“声”字准确说明济南的冬天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2)“也许”表示不肯定,更增添了“这是张名画”的真实感。(3)“点”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水的“温”,冒着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不是热而是温了。(4)“慢慢”引导人们的视线,表现出一种欣赏的感情,与下文“空中,半空中,天上”三个短句的节拍吻合。二、56写“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7以空间(方位)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8和小山、小雪相配合,写出了小山的秀美和“看护妇”的比喻相照应,说明雪下得小。写出了白色的山尖与蓝天相连接的特别。拟人,写出了雪和草覆盖了小山的景象。9指“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10C11(1)“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人以动态的生活实感。(2)“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12B三、13略- 8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