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 谈 朗 读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作 用宣和中学 黄啟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白居易读书直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的确,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朗读。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艺术,能让无声的书面语言变得有声有色。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实不可小觑.一、朗读是理解课文的“催化剂”,能提高语言的洞察力和透视力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 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 ,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这正如看舞台演出比只看文字剧本印象更为深刻。语文课文一经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少讲语文知识,淡化分析讲解。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如在教学朗读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中的意境:“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虽然这首小令仅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却一字一词,一字一景,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也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什么是“惜墨如金”,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清雅、安适。动与静、明与暗、景与人的相互映衬,蕴含着丰富跌宕的感情和感人肺腑的意境。全篇自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通过这样来领悟、朗读作品,学生才会享受到作品的美感,以及作品给人带来的感人魅力。 二、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能提高写作能力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优秀而规范的文字作品。学生反复朗读多次触摸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不断地直接受到作家规范而优美文笔的潜移默化,在大脑皮层就会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 ,这样脑子对言语表达的反映就会更加快速、准确、敏感。学生经过言语“听读”的输入和语感的积淀,能 有效促进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从读得通到写得通,从读得有感情到写得有情趣,朗读把躺在课文中的语言读出声来,通过声音传达出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享受一种再 创造的乐趣。这样学生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造句,加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沟通。这种有效的“听读”输入, 不但可以在写作时心理摹拟,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趋于精密,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趋于流畅和准确,大大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不管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还是教 师作示范朗读,都要充分遵循朗读的内在规律。学生听老师朗读示范,更能体会到有声语言的神奇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朗读教学比单一的“说话”训练有更直接、更明显的效果,也比单纯仿 照写作印象更深,融化更快,更有利于纠正语句不通,不合规范等毛病。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课时,先是大量呈现了春景图,有盛开的梨花、桃花、杏花,也有绿茵茵的草地、繁茂的野花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使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一种非凡深刻的感受。再让孩子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对他们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了。然后再出现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春天的山林”、“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假如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当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我想原因就在这里吧。三、朗读是积累语言的”宝库”, 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古人云:“授之学生于鱼,莫如授之以渔”。 “渔”,意味着一种创造,它能捕获到更多更好的“鱼”。 语文教育要授之学生以“渔”,应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语文教育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目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是表现在语感上,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感能力的培养涉及对词义的理解、词语的选择、句子的规范和变化、语言色彩、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但不论哪个方面都是学生在听过、读过之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感觉。它既是经验的,又是不自觉的。语感分输入与输出两大类。输入型语感与听读活动对应,输出型与说写活动对应。衡量语感 素质高低的标准是语感的广度、深度、美度、敏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以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优秀言语作品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输入型语感,并以此为龙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朗读是听读 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我认为语感教学就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动用和语言练习中养成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既包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运用语言而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又包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来分析、使用语言而形成的能力。而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朗读。不仅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而且对于朗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陶冶了情操,练习了语感。四、朗读是净化心灵的“良药”,能提高人文修养 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过:“许多隐蔽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奥妙,都在那种对文字作品朗读的仲养中弄明白了。”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象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 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情感熏陶。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也就同时流入 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净化着他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朗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通过精炼明白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非常美丽的意境。前两句高度形象地概括了进入诗人视野的万里河山,后两句即景生情,把学生领入更广阔的视野。但我们更深一层考虑就会领悟到它说出的另一番道理,诸如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怀,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人往高处走的人生暗示。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会知道如何有浩然正气;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会知道朋友情谊的深厚;朗读屈原的离骚,会知道爱国之情的源源流长;朗读朱自清的背影,会知道父爱的伟大;朗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会知道母爱的深沉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 ,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语感水平。所以,我们要用大量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读书,进行感受的量的积累,因为人文修养的形成往往表现为一种顿悟,是量的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安排时间的。当学生对文章的意蕴有了理性的把握后,再回头去朗读,会对文章内涵有所顿悟,从而实现对人生的理解感悟,从而提高人文修养。这就是“好书不厌百回读”的原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在语文课改的今天,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要牢握朗读这把钥匙,开启知识的大门,让学生在朗读中流连忘返,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