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 程 论 文 题目:用多种方法测玻璃折射率 班级:13物理学本科班 姓名: 盛丽娟 学号: 130800040 指导老师: 尹真 精品.用多种方法测玻璃折射率13物理本科: 康庆 明月 盛丽娟指导老师:尹真一、 实验任务: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要求测量精度E1二、 实验要求:1.收集测定各种折射率的方法,并进行对比研究2.提出5种测量玻璃折射率的设计方案,每种测量方案包括测量原理、光路安排、实验仪器选择、实验参数估算、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参考资料等3.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和实验情况,选择三种可行的测量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该方案逐步修改完善4.实验中为达到要求的测量精度,须选择和估算实验参数,并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5.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后,检查实验结果,至少对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完成最终的实验报告 和误差分析,完成最终的实验报告 三、 实验方案: 插针法【实验题目】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器材】平木板、 白纸、 玻璃砖、 大头针4枚、 图钉4个、 量角器(或三角板或直尺)、 铅笔【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逃跑,找出跟入射线相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参数估算:1.31.9。【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用4个图钉钉好的白纸上画一条直线 ,aa作为界面。(2)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3)过O点画一条射线AO作入射光线。(4)在射线AO上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5)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条长边跟aabb两条线准确地落在玻璃砖的两个平行的折射画里,这样,由作图画出的入射光线AO、出射光线BP与aa、bb的交点O、O才能与光线的实际入射点相符,否则将使画出的玻璃中折射光线的光路与实际偏离,因此作图时要用细铅笔。精品.(6)在观察的这一侧即光线的出射面bb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P3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7)移去玻璃砖连接P3、P4并延长交bb于O,连接OO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AON,折射角=OON。(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步骤,列表记录相关测量数据,计算每次折射率n求出平均值 。【注意事项】1. 玻璃砖要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厘米以上,若宽度过小,则测量折射角度值的相对误差增大;用手拿玻璃砖时,只能接触玻璃毛面或棱,严禁用玻璃砖当尺子画界面;2. 入射角i应在1575范围内取值,若入射角过大。则由大头针P1、P2射入玻璃中的光线量减少,即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且色散较严重,由玻璃砖对面看大头针的虚像将暗淡,模糊并且变粗,不利于瞄准插大头针P3、P4。3. 若入射角过小,折射角将更小,测量误差更大,因此画入射光线AO时要使入射角适中。4. 上面所说大头针挡住大头针的像是指“沉浸”在玻璃砖里的那一截,不是看超过玻璃砖上方的大头针针头部分,即顺P3、P4的方向看眼前的直线P3、P4和玻璃砖后的直线P1、P2的虚像是否成一直线,若看不出歪斜或侧移光路即可确定。5. 大头针P2、P3的位置应靠近玻璃砖,而P1和P2、P3和P4应尽可能远些,针要垂直纸面,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光路准确,减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误差。【实验数据】【数据处理】 此实验是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数学用表,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代入中求玻璃的折射率。 如图,测得= 45 =27 则n=1.53精品.【注意事项】1. 玻璃砖要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厘米以上,若宽度过小,则测量折射角度值的相对误差增大;用手拿玻璃砖时,只能接触玻璃毛面或棱,严禁用玻璃砖当尺子画界面;2. 若入射角过小,折射角将更小,测量误差更大,因此画入射光线AO时要使入射角适中。【误差分析】1. 用量角器测得有误差;2. 人眼读数存在误差;3. 数据处理带来误差;4. 实验仪器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除运用此方法之外,还有以下处理数据的方法:处理方式(1):在找到人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0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00(或00的延长线)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l作垂线,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长。如图3-81所示。 由于, 而CO=DO所以折射率 重复以上实验,求得各次折射率计算值,然后求其平均值即为玻璃砖折射率的测量值。处理方式(2):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因此有 在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相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值基础上,以sina值为横坐标、以sin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3-82所示。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求解图线斜率,设斜率为k,则。故玻璃砖折射率(二)画图法【实验题目】 用画图法测玻璃砖的折射率精品.【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器材】玻璃砖、 三角板、 圆规、 铅笔、 白纸【实验原理】同插针法【实验步骤】1 在白纸上画直线作入射界面,如图1所示,过上的一点作界面的法线,并画有向线段作入射线,则为入射角;2将玻璃砖放在纸上,使其一边与界面重合,再在玻璃砖另一侧放一三角板,使三角板的一个角紧靠玻璃砖的另一界面,透过三角板的边观察入射线,并调整三角板位置使边与线看起来成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用铅笔尖记下角的顶点位置,移走玻璃砖作有向线段,即为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线, 折射角,如图2所示: 3以O为圆心,单位长为半径,用圆规作单位圆交的延长线于,用三角板过作的垂线交于,如图3所示,则长度就是玻璃的折射率的数值。【实验数据】 精品.【数据处理】如图,可量的 OD=1.527【误差分析】1. 人眼读数存在误差;2. 数据处理带来误差;3. 实验仪器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三)布儒斯特角法【实验题目】 用布儒斯特角测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目的】1. 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2. 了解布儒斯特定律,并根据其测定玻璃砖的布儒斯特角;3. 应用玻璃砖的布儒斯特角计算其折射率。【实验器材】偏振片(2个)、 布儒斯特角装置、 光屏(带小孔)、 白屏、 钠光灯、 玻璃砖、 光具座【实验原理】1获得偏振光的常用方法(1) 偏振片偏振片是利用某些有机化合物晶体的二向色性。将其渗入透明塑料薄膜中,经定向拉制而成。它能吸收某一方向振动的光,而透过与此垂直方向振动的光,由于在应用时起的作用不同,用来产生偏振光的偏振片叫做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偏振片,叫做检偏器。(2)非金属镜面的反射当自然光从空气照射在折射率为n的非金属镜面(如玻璃、水等),反射光和折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并且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时,镜面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这时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也称为起偏角。由布儒斯特定律得: tan0=n 其中n为折射率。精品.对于各种不同材料的玻璃,已知其相对折射率n的变化范围在1.50到1.77之间,则可得布儒斯特角约在5660之间。此方法可用来测定物质的折射率。【实验步骤】1. 在光源至光屏的光路上插入起偏器P1,旋转P1,观察光屏上光斑强度的变化情况;2. 固定P1的方位,旋转P2,旋转360,观察光屏上光斑强度的变化情况。3. 在起偏器P1后,插入测布儒斯特角的装置,再在P1和装置之间插入一个带小孔的光屏。调节玻璃砖,使反射的光束与入射光束重合,记下初始角1。 4. 调节玻璃砖,使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重合,记下初始角1;5. 一面转动玻璃平板,一面同时转动起偏器P1,使其透过方向在入射面内。反复调节直到反射光消失为止,此时记下玻璃砖的角度,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算出布儒斯特角。【实验数据】15051502106.8107.8106.9【数据处理】1=(50+ 51+50)/3=50.32=(106.8+ 107.8+106.9)/3=107.20=2-10=107.2-50.3=56.9又n=tan0 n=tan56.9=1.531、2的A类不确定度为:UA =UA1=UA2=/3=1/3=0.0581的B类不确定度为:UB1=0.3332的B类不确定度为:UB2=0.318又U=(UA2+UB2) U1=0.335U2=0.323U0=(U12+U22)=0.465n的不确定度为:Un=0.024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1.530.02【注意事项】1. 实验中各元件不能用手摸,实验完毕后按规定位置放置好。2. 实验完毕要整理仪器,打扫卫生,保持实验室整洁。【误差分析】精品.1. 人眼读数存在误差;2. 数据处理带来误差;3. 实验仪器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四)掠入射法【实验题目】 用掠入法测三棱镜的折射率【实验目的】1. 了解掠入法原理;2. 用掠入法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实验仪器】 分光计、 玻璃三棱镜、 钠光灯、 毛玻璃、 平面反射镜、 放大镜【实验原理】在分光计上用掠入法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要求单色扩展光源,以提供各方向的入射光,形成清晰的明暗分界线。如图,用单色扩展光源照射到顶角为A的玻璃三棱镜的AB面上,以AC面以角射出,根据折射定律n0sini=nsinr,nsinr=n0sin,式中n0和n分别是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考虑到r+r=A和n0=1可得n=1/sinAsin2isin2A+(sinicosA+sin)2,由图可得,对于入射角i90的光线(如1,2,3等)均可进入三棱镜,在AC面出射光线123形成亮场,而入射角i90的光线无法进入三棱镜(BC面为非光学面),形成暗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