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去奶奶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乘法和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解决问 题的角度, 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具有一定的挑战 性。因此,教科书紧密结合直观图示,通过细致观察、相互交流,引导学生逐步 理解数量关系, 找到合适的方法, 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进一步提高学生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去奶奶家” 这一情景, 呈现了淘气去奶奶家乘火车和汽车的路线图, 有换车地 点、火车和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乘坐的时间等,与以前的情景相比,信息 丰富,相对复杂,因此教科书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图意上。【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当学习 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教师要勇 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 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 体验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调动 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设计说明】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着重突出以下两点: 1重在展示思考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对生活中的行程问题有一些基本了解,画图时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 程,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对信息的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 明白利用画图法帮助理解信息的重要性。2通过回顾,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梳理 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如在解决问题后组织学生思考 “我 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用“到了哪些方法 ”逐步让学生学会回顾,提升学生的 自主回顾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去奶奶家”的具体情境,学习综合运用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利用示意图化繁为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思考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生活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 看图列式计算2买3根同样的跳绳需要多少钱?师:谁来说说,买3个同样的闹钟和3根同样的跳绳一共需要多少钱? ”应该怎 样计算?12X# 36(兀)8 X 承 24(兀)36+ 24 = 60(元)师:谁会列综合算式?生:12X3 8X 3 师:这样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乘加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板书:去奶奶家 )设计意图:复习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学以致用的喜悦, 设疑激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作铺垫。二、探究新知1交流信息。课件出示教材 58 页例题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将自己知道的信息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预设生 1 :淘气去奶奶家先乘了火车,后来又乘了汽车。生 2 :我知道图中黑白相间的路线表示的是火车路线;红色的路线表示的是汽车 路线。生 3 :淘气乘的火车每时行 115 千米,他乘了 4 时;淘气乘的汽车每时行 45 千 米,他乘了 2 时。师:我这里还有三幅图, 是三个同学根据这幅情境图画出来的, 请同学们仔细看 一看,并说一说,每幅图分别是怎样表示淘气的行驶路线的? (小组内交流,师 巡视)师:谁能说一说你比较喜欢哪幅图,并说说喜欢的原因。生 1 :我喜欢第三幅图,因为这幅图比较简洁,不仅画起来方便,而且也便于观 察。生 2 :我也喜欢第三幅图,因为这幅图把情境图中的信息描述得最完整,而且最 容易看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动手画图,进一步感受数量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尝试自己画第三幅图。 (师巡视指导 ) 3淘气 9:00 乘火车出发, 2 时后火车约行驶到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来。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展示各自在图中所标注的位置。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这个位置的? (引导学生汇报 )预设生 1 :我是直接用眼睛进行估测的,大约在淘气乘火车总路程一半的位置。生 2 :我是这样确定的:先测量出表示淘气乘火车总路程的线段的长度,然后取 乘火车总路程的线段的长度的一半,做上标注。4根据线段图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三幅图。 师:如果要求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 1 :先求淘气乘 4 时火车行驶的路程,再求淘气乘 2 时汽车行驶的路程。 生 2 :然后把这两段路程加到一起就是淘气家到奶奶家的总路程。(2)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 学生汇报:115 X 460(千米)45 X 2 90(千米)460+ 90= 550(千米)(师板书)师:同学们现在想一想, 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能把上面的算式列成一个 综合算式吗?学生交流后汇报: 先求乘火车行驶的路程, 再求乘汽车行驶的路程, 最后将两段 路程相加。列成综合算式是 1 1 5X 4+ 45 X 2,可以用脱式计算,如下:115X4+ 45X 2= 460+ 90=550(千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分析、合作交流等形式, 让学生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训练学生说完整的 话,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师生、生生 交流的过程中使问题顺利解决,突破了教学难点。三、巩固练习1 完成上课开始的导入题。2完成教材 59 页 1 ,2,3,4 题。 (1)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情境图学生尝试自己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4)交流汇报,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乘加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教材66页11,12题。【板书设计】去奶奶家每每时铭千托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115 X 460(千米)45X2= 90(千米)460+ 90= 550(千 米)综合算式:115X4 45X 2=460+ 90=550(千米)【教学反思】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 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 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 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 唤起 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教师还需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将书本知识活 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 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 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 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胜任社会的需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