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莲池书院:问世间,书为何物(三)乾隆曾经说过:予对爱情的吟咏,不屑为风云月露之词。政典之大,必有诗记,他追求的不是艺术,而是一种记录历史、表现态度的方法。诗集中所反映的书院状况及相关政务,表达了莲池对教育行政的看法。名不见经传,但却具有史料价值。如莲池书院middot;五古,对书院的宗旨、培养方式、目标等提出了要求,鼓励学生成为君子儒。在乾隆时期,有的巡抚以书气未除书生不能胜任等来贬降下属,乾隆却不赞成,申斥:朕惟恐人不足当书生之名,而能使书生相戒乎!如果以书生相戒,朕自幼在宫中读书,讲诵二十年,未尝少缀,实一书生也至于lsquo;书气二字,尤贵,沈浸酝酿而有书,更集而充其量,即是浩然之气。人们没有书,也就是粗俗的粗俗的、粗俗的、市井气的东西,也不能列在士大夫之林。两百年过去了,读书仍然感到舒心,颇为天下读书人解气。赞赏书气,提倡君子儒,重视书院建设,这些都是乾隆认可的传统文化。但是他对书学的重视,主要是出于政治教化的需要。它既有书气,又有怨气。江苏华亭人蔡显作闻渔闲录抄了句,前人写紫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乾隆大怒,将蔡显斩杀,其子斩监,门生、刻印、贩卖者皆判刑。在乾隆年间,有不少读书人因文获罪,书获罪,轻则杖责流放,重则砍头凌迟。雨下得很大,没有天恩。书气与戾气,尊称与责怪,其实都是出于皇帝对书籍和读书人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以确保其为统治所用,而非相反。总督的功课自莲池书院至直隶总督署200余米,步行不断,总督署内宅就像曾国藩在任时一样。当时曾国藩是个热门人物,写书不知数,翻阅名著,在曾国藩的督学上用的笔墨也不多,很少提到莲池书院。莲池书院研究一书中,收录了两篇介绍曾国藩与莲池书院的文章,内容颇丰,但其中一篇说:自上任以来,他未如前任总督那样直接入监,而是破天荒地直接寓居于莲池书院办公,这在中国历代官吏中是极为罕见的,这充分显示出他对重振保定府乃至直隶文教事业的明确态度和追求。以事实为根据,解读略显勉强,曾国藩到任后,先在莲池住了16天,前官文还没有离开,莲池有公馆(宾馆),过渡应该正常,但他在重振保定府乃至直隶文教,确有明确的态度与追求。曾督直两年两个月,时值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他费尽心机整肃吏治,建功立业,防患于未然,还是因处置天津教案谤议丛集而黯然失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在莲池书院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重铸了莲池的学风,重振了直隶文教,对莲池书院的发展和北洋学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莲池书院成立170年,历59任直隶总督(掌管、照料)。在曾国藩以前,李卫、方观承等都是书院的功课主干。在电视连续剧李卫当官中徐峥扮演的李卫,情节多为杜撰,李卫实有其人。清代书录中有: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十年,召为刑部尚书,授直隶巡抚。入富指花钱捐官,李卫不像电视剧里那样出身卑微,靠偶然结识王妃当上官,他是富家子弟,可以拼爹。李卫入仕靠银,升迁靠才能。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很有文化修养。建省书院下谕时,他正在海边赈灾,回任不久,便选址,下月开工,四个月完工。雍正命他拨一千两银子建书院,不足时,李卫捐献自己的养廉银补足。在任期间,方观承不仅打造了十二景带给莲池的外在变化,而且延揽名师来加强书院的内部建设。汪师韩曾到上书房去教皇子读书,后来又到莲池书院担任山长(院长),建了二二万卷楼,但当年贾辅好斗的数万卷书早不知所终,汪师韩向方观承提出申请,获得特拨购书经费。曾国藩督直期间,日理万机,但他一直专注于书籍、读书人和莲池书院,而且笔耕不辍。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