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基本程序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会计人员、会计环境和会计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现状;对策 一、我国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意识较差 在我国,原有的会计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了详细规定。会计人员习惯于依赖制度规定的会计方法、计算比例、固定标准等进行实务操作,很少深入思考各个会计问题蕴涵的经济实质。会计成了僵化的教条和固定的模式。在这样的会计环境中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独立性受到约束 会计职业判断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具有经济后果性。不同的判断结果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并非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一定的经济内容。并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当职业判断结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且与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时,会计职业判断将让位于经营者经营目标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制度的规范中是软约束,而反映经营者经营目标的财务指标如净收益、每股盈余、净资产收益率等都是硬指标,且与经营者的利益直接挂钩。在会计实务中,会计行为必然要服从于企业经营者的指令,会计职业判断的软约束必然要让位于企业财务数据的硬指标。这样,企业会计制度中与职业判断相关的各条款就不能被有效地贯彻、执行,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形成典型的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朱星文,当代财经,2002)。 (三)一些企业借会计职业判断之名,行会计造假之实 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造假和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等行为。其实。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的框架下的判断。对于具体的会计事项。已有规定的要按规定执行;如果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应选择哪一种会计政策,而且选定之后不能随意变更。只有会计准则和制度都没有作出规定的,才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原则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作出恰当的判断。由此可见,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提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才是合法的,一旦超越了这个空间。就会走向极端。蜕变成会计操纵,最终也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二、提高我国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对策 (一)会计人员方面的改善措施 1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意识: 面对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人员要转变观念,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过去按图索骥的习惯,才能适应会计工作不断变化的需要。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就谈不上正确运用职业判断。更谈不上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2提高会计人员获得知识及转化知识的能力: 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掌握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同时,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的会计理论及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熟悉和掌握新的法律法规。经常看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报刊,捕捉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的新进展,密切关注新情况、新热点,注重自我积累,并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吸收消化、融会贯通,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奠定扎实的职业判断基础。 3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以工作为基础的培训比以学校为基础的学习更加有效。会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最起码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接受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以使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会计工作对职业判断的要求。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主观性,因此。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管理部门要通过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如阐释和培训新准则、各项法规制度的要点、难点以及对新经济业务的讨论等,以提高其职业判断技能。通过培训。会计人员可以学习到会计职业判断理论、会计职业判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而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是作出正确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 4会计人员要善于积累执业经验: 从会计执业能力的角度来讲,会计职业判断反映了会计人员面对某些特定情况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建立职业判断意识和不断学习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善于在会计工作中开拓进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总结并不断丰富执业经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当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其次,会计人员还要经常与其他专业人士沟通、讨论。交流执业经验,分析会计环境未来变化趋势等,善于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达到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目的。 5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这其中也包括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空间的存在,为企业人为操纵利润提供了便利。为了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人为操纵利润,维护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合理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审慎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要做到这一点,会计人员必须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二)会计环境方面的改善措施 1加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不高,与会计职业判断理论研究不够、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自1999年开始才有相关文章在一些期刊上出现。而且大多数文章只是初步探讨了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特征、具体表现、影响因素等,有些文章虽然涉及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和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措施,但基本上是泛泛而谈。因此,会计理论界应加强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既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也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理论,以有效指导会计职业判断实践,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存在众多利益主体,他们对公司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这些利益主体之间在责、权、利上的划分和相互制衡的机制。具体可分为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类。前者主要是竞争市场对公司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等;后者主要是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权利分配和制衡关系。虽然会计活动本身并不属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环节,但由于很多契约的确立以会计数据为基础,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又存在事实上的雇佣关系,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会影响某些会计行为的发生。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使权利上的制衡机制被削弱,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操纵提供条件,从而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可避免地受到管理当局的干预。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人员进行公正的职业判断的保证(杨家亲、许燕,会计研究,2003)。 3加强会计监管: 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而言,应从企业的具体环境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别地,对会计人员的独立判断权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 从企业外部而言,主要是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1)强化政府监督,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会计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对借职业判断之名弄虚作假和屡次违反财经纪律的。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经济制裁、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2)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3)加强法制建设。在法制建设方面,不仅应该完善立法。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还应对违法行为规定明确、具体的惩治措施,督促会计人员能够在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判断、估计。 (三)会计教育方面的改善措施 1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师讲授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上课抄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就是大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然而。一方面,教师讲的内容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以后工作也不见得能用到;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及更新,教师也无法将某一学科的全部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或者学非所用。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才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种能力:(1)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2)具有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3)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4)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刘永泽、耿玮,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以上四种能力的培养除了依靠学校的学习之外,更多依赖于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不断摸索和积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业务的需要。 2加强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不断完善教学环节: 以“启发式”教学法取代“填鸭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推广“启发式”教学法,在知识授予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多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知结果。同时,应注重案例教学。一个案例分析通常需要小组的共同讨论与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关键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建立会计教育界与会计职业界的联系机制: 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此外,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环节效果也不好。 笔者认为。会计教育中,在强调会计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会计实践环节建设。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是用人单位反映突出的问题。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功能,如参与会计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交流等。在具体开展会计实践时,可通过在会计实验室封闭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与会计职业界业已建立的联系机制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职业界实习。大力提倡会计教育界人士通过会计职业团体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同时欢迎实业界人士在学校兼职,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实务经验,建立会计教育界与职业界的互动合作。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