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第1页共9页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梁老师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 ?e?弗兰克尔是精神 医学家、心理医生、犹太人,二战时期被投入奥斯维辛集中 营。出狱后他根据狱中经历,总结出一套意义疗法,用于治 愈神经官能症,效果很好。这本书就由这两部分组成:狱中 的劫难和意义疗法介绍。读这本书缘于吴伯凡的推荐,在我眼中吴伯凡属于博古 通今、世事洞明的大家。他每年要读三四遍的书,自然地引起了我的兴趣只是读到现在仍然不知道吴伯凡为什么如此钟爱这本 书,但某些事还是触发了一些我的感悟:一: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放在奥斯维辛的酷刑、苛责及 死亡,而是通过几个事例说明了狱中生活的残酷与磨难。狱中经常进行的“换营”,病弱及无力工作的俘虏被淘 汰送往煤气间或火葬场,淘汰的方法是全体俘虏群殴或分队 格斗,想想都觉得血腥;俘虏没有名字,只有编号,这编号 就刺在皮肤上,或绣在衣裤上,在换营队伍即将离去时,如 果有可能,每个人都会尽可能想办法弄到另一个“号码”来 代替他加入换营行列。按照作者的描述,这些犹太人被关进 集中营之前基本都是社会精英,道德感很高的人。在这屠宰 场一样的集中营里,人被剥夺了尊严,道德就成为最没用的 东西,每个人想的是自己或朋友尽可能活下去,为此不惜采 取各种卑鄙的手段。第2页共9页文明的行为只会发生在文明的社会,文明的社会会催生文明的行为,惟愿世界越来越美好.什么样的人能活着走出集中营呢?作者说他们中的精英都没能挺过奥斯维辛的磨难。活下来的是三类人:第一类就是“酷覇”们。一般来说,这些人是俘虏中最 残暴的人,由纳粹警卫挑选出来或者他们毛遂自荐,他们的 个性恰恰适合担当这酷虐的角色。如果工作不力,他们还会 被刷下来,因此他们格外卖力,打起人来,比纳粹警卫还狠 因效忠纳粹,他们在狱中的待遇格外好,成为俘虏们羡慕的 对象,只是不知道出狱后这些人境况如何。记得几年前看过 朗读者,女主角因做过纳粹看守而受审,估计“酷覇” 们后来的日子并不好过。人真的不能为了一时一事的好处, 做丧尽天良的事情。第3页共9页第二类存活下来的人是那些为了生存毫无顾忌,或偷或 抢,甚至不惜出卖朋友以自保的俘虏,因为唯如此才能活下 来。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劫后余生的人都不愿意谈论狱 中的经历,因为不堪回首,因为再也不能接受过去的自己, 没有那段经历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就连这本书的作者最 初也想匿名出版的,但考虑到真实性才是其最大的价值,作 者才鼓起勇气,公开陈述他的信念。第三类人是像作者一样,尽快认清现实,适应环境而侥 幸生存下来的人,如作者所言,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为了 让纳粹和酷覇相信自己能做苦工而不会被送往煤气间,他每 天用玻璃刮脸,腰杆挺直,以使自己看起来气色良好,完全 能胜任工作;作者还利用自己心理医生的特长帮助酷覇,分 析他在爱情和婚姻上的难题,提出治疗建议,以此博得酷覇 的关照,躲过了几次被送往煤气间的厄运;就餐时还能得到 豌豆汤,得以度过了黑暗无光、忍饥挨饿的日子。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即使在夹缝中,仍能攻破缝隙, 露头喘息,找到自己的天空。第4页共9页三.人的适应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被投入奥斯维辛的犹太人,入狱前大多生活水平较高, 从他们入狱后被收缴的饰物就可以看出来。入狱后,最初的 反应是震惊,等他们一步步被剥夺了人的所有权利,才意识 到自己的处境,活着走出集中营成为他们的唯一的目标。为 此他们忍受各种各样的身心折磨:无法刷牙、一件衬衫穿半 年,直到毫无衬衫的样子、一连几天不能洗澡、用臭鞋当枕 头。而就是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竟然治愈了作者的浅睡易醒 症。等俘虏们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之后,他们就进入了狱中生 活的第二阶段:冷漠,就是情绪死亡的状态。因为冷漠是自 卫的妙招。每当有人死去,众俘虏一哄而上,挨着那余温未 散的尸体,有的抢到一盘吃剩的马铃薯、有的抢了死者的外 衣,有的换下死者的木鞋,还有一个因抓到一根绳子高兴万 分的,全然忘记了身边的死者。人一旦冷漠,现实就变得模糊起来;俘虏们一切的心力 和情感都关注在一件事上:活命。每天傍晚,当俘虏们由工第5页共9页地返回营区时,常常会松一口气地叹道:“又活了一天”此时有些俘虏们开始在饥饿中画饼充饥,谈论自己喜欢 的美食以消解自己的饥饿感,但这种方法事与愿违,被想象 中的美食挑动起来的味蕾绝不满足于每天只发一次的面包 这些人往往是最先挂掉的。反倒作者的做法比较英明:即使 一片面包也分次吃完,在遇到任何难处的时候,他都会拿出 一点面包来,放到嘴里大声咀嚼,靠食物所给的安慰支撑下 去。慢慢地俘虏们将狱中生活常态化了,他们开始了苦中作乐,以在绝望、孤独的集中营生活中,遁入过往的生活,找 到一个避难的港口。于是狱中出现了 “宗教热”、“招魂术”, 大家聚在一起看夕阳,甚至还有艺术节,节目有歌曲、诗朗 诵、讲笑话。第一次听说奥斯维辛还有艺术节,真的印证了陀思妥耶 夫斯基的那句话:人无论任何境遇,都适应得了。第6页共9页四.意义疗法的由来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作者通过自己在集中 营的亲身经历和自己的观察,发明了意义疗法。他发现,即 使在奥斯维辛这样极端的环境中,人仍然有选择的自由:尽 管有人选择做“酷覇“;有人选择苟且,但仍然有人选择将 自己仅余的面包让给别人,并行走在各房舍间安慰别人。这 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行为让作者明白: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 被剥夺,唯独人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 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而恰恰是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事 实上,每个日子,每个时刻都在为人提供选择的机会。写到 这里,我明白了吴伯凡每年读这本书的理由,所有的生活内 容都是有意义的: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 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 悠闲的生活,使人有机会体验美; 而既缺乏创意、又忙碌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提升人格情操。 人生的痛苦也有其意义,就像集中营的生活,使人体会生命 的脆弱与坚强、人性的残暴与悲悯。作者则将狱中所受的一第7页共9页切苦难看作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平静地迎接每一场苦难。意义疗法在现实生活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中一个例 子,我印象深刻。一位夫妻恩爱的老先生因妻子去世郁郁寡 欢,作者寥寥数语让老先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说:“你和妻子感情深厚,如果你先她而去的话,她会怎么办”?老 先生说:“她会很痛苦。”作者说:“对啊,现在你妻子不用 遭罪了,由你代替她了。 ”老先生顿时觉得他所受的苦都是 值得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不该追问 人生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 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什么意义?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不同使命。第8页共9页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 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第9页共9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