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ww.ks5u.com第一部分 专题六 第2讲(2016广东惠州模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下图完成12题。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A)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C)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就业比重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说明了就业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故C项正确,A项错误;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故B项错误;远郊区的就业比重上升,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2016衡水一中一模)“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读下图,完成35题。3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D)A房价较低B就业机会较少C交通便捷D购物方便4若左图中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轴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B)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5若左图中y轴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为研究起点,为研究终点。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A)AL1L2BL3L4CL5L6DL7L8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所以距离市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收入水平较低的人购不起市中心附近的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如商业活动较少,故选项D符合题意。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不同商品的销售地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等级商品只有乙中心地有销售,等级商品在乙丙两地销售;等级商品在三地均有销售,根据中心地等级越高,具备低级中心地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可以推知三个中心地等级最高的是乙,故选项B正确。第5题,由左图可知丙线起点处地价最高,然后地价降低到区域中的最低值,然后再升高,但第二次的高值点低于起点位置,然后再降低;根据交通等时线数值越小,说明该区域交通通达性越好,那么地价应该越高,由右图可知L5L6、L7L8都是地价先升高,故排除选项C、D;L3L4线最低值与L4处的值相等,不符合丙曲线,那么满足丙线的起伏变化条件的只有L1L2线,故选项A正确。(2016四川成都一诊)下图为某城市1980年、1995年和2010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单位:千人/平方千米)剖面图。完成67题。619802010年,该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域是(C)A城区B中心城区和城区C近郊区D中心城区和近郊区7下列城市结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是(B)ABCD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东西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所以近郊区人口在19802010持续增长。故选C。第7题,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东西长45千米,南北长18千米,故排除A、C,再看中心城区的位置,应当更靠西南方位。故选B。(2016浙江台州中学统考)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示意图,圆圈大小代表城市人口规模大小。读图回答第8题。8早高峰人流量最大的是(A)ABCD解析:圆圈大小代表城市人口规模大小,甲处为住宅区,夜晚人口密度大,并且圆圈在几个卫星城中较大,早晨是上班时间,必然会有大量的人口外出上班,因此早高峰人流量最大的是。(2016江苏徐州5月模拟)“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B)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10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D)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海绵城市”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故选B。第10题,读图可知,“快排”模式减少了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原自然水文环境;“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故选D。11(2016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图为“德国南部城市分布图”,图中(B)A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河流B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C中等城市间的距离最远D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解析:据图可知,城市并没有完全沿着河流分布,说明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与河流,A项错误;斯图加特属于大城市,兰茨胡特是中等城市,故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B项正确;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最远,C项错误;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D项错误。12(2016四川成都高三调研)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规划正式定位该城市群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旨在推动中国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体系略图材料二为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区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下表所示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省份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湖北省与江西省0.64湖北省与湖南省0.77江西省与湖南省0.85(1)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分布特征及城市体系特点。(2)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3)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地理原因,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建议。答案:(1)多沿河分布。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各级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功能越多(或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距离越近,功能越少)。(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地处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长江沿岸经济带,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较多的城市人口;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长江中游地区联接我国东西南北,有发达的内河航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讯网络。(3)原因:地理位置相邻;自然环境相似,特别是资源禀赋相似。措施: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间紧密的协作,实现产业合理分工,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一体化水平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积极承接沿海和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13(2016安徽合肥第三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地中海北部沿岸城市巴塞罗那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下降,城区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都难以保障,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些难题,巴塞罗那新城进行了全新规划:一个个方块状的街区整齐排列,方块之间是密集的城市道路网。(1)描述图中道路的走向特点。(2)分析巴塞罗那道路的走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益处。巴塞罗那新城严格控制街区的规模(街区长度一般为113米)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不超过22.4米),这种街区的规模和建筑的密度远小于中国大城市的多数普通小区。(3)有人建议在中国的大城市新城规划中模仿巴塞罗那的“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的城市规划模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判断道路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第(2)题,道路走向带来的益处主要体现在采光和通风两方面。第(3)题,赞同的观点主要考虑我国的交通拥堵状况、采光和通风、环境污染等方面。反对的观点主要考虑我国人口总量及交通距离等。答案:(1)道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与经纬线呈一定的夹角)(2)保证方块状街区四面房屋都有较为充足的光照条件;街道是东北西南走向利于将西风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3)赞同。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使城市内部道路网更为密集,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利于减少高大建筑对光照的阻挡,保障居民有较充足的阳光;防止高大建筑对风的阻挡,有利于城市污染气体的扩散;有利于缓解城市因人口密度过高、人类活动频繁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或不赞同。中国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建筑密度低会导致城市占用土地面积过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侵占耕地,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城市用地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城市内部交通距离拉大,造成交通不便;街区规模小,密集的路网可能导致街区居民生活受到更多的噪音污染;开放街区可能会带来暂时的治安隐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