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信的孩子未来生活品质更高刘苑妮 绘成绩优良的学生一半以上充满自信,成绩差的学生接近90%缺乏学习自信心。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是影响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因素。父母和孩子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边玉芳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自信将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态。自信的孩子未来生活品质更高,经济前景更好、心理更健康。而不自信的孩子,未来出现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可能性更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也较低。塑造孩子的自信心,父母有相当大的责任。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父母是否以前对孩子说过:“只要你考班级前三名,我就给你买玩具。”“你要是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很多家长在接纳孩子方面存有误区,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是表现出来的方式却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至少,爱我是有条件的”。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无形中附加了很多条件,并且父母更注重这些条件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研究说明,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是影响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重要他人”主要指的是孩子父母。积极心理学认为,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无条件接纳,是指父母对孩子传达的爱、注重、支持和激励是无条件的,是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的。家长日常的话语中,“只要”、“只有”、“假如”等句式,都是父母增设的条件,用这些条件去跟孩子讨价还价,似乎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表现好”是父母爱孩子的条件,孩子满足不了这个条件,就得不到父母的爱。这种附加条件的爱,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它会让孩子也学会通过这些“条件”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比方有的孩子会认为:一旦我考试没能让爸爸妈妈满意,我就是个没用的人,爸爸妈妈从此就不喜欢我了。假如长期达不到父母设定的条件,就会让孩子怀疑自己、否认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无用”、“失败”、“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所以丧失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家长过度注重这些附加条件的结果,甚至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自己快乐与否的晴雨表,致使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真正的爱。所以,我们倡导家长要学会将“孩子行为”和“孩子个人”区分开来对待。也就是说,无论孩子的“行为”如何,父母是否赞同都应该一直关爱、激励、接受孩子这个“人”。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悦纳,让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注重和支持。可能会有家长产生疑惑:无条件接纳孩子是一味地纵容孩子吗?无条件接纳孩子不等于无条件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你接纳的是孩子这个“人”,而非孩子的这些“行为”,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依然需要纠正引导。让孩子在“表现良好”中获得“真实自信”,而非在“感觉良好”中获得“虚假自信”很多家长有一个疑惑:“我平时都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经常表扬孩子,很少批评孩子,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太自信,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呢?”有的家长会误解“无条件接纳孩子”这个概念。“无条件接纳孩子”不是一味地表扬,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感觉良好”。那些建立在单纯感觉良好的“虚假自信”不是真实的自信,对孩子发展弊大于利。比方这个案例:小明经过刻苦训练参加学校橄榄球队员选拔赛,可惜表现欠佳,只接到一个球,而且没有实现一次传球成功。爸爸看到他难过,一味地说“我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和其他人一样好”。听了爸爸的话,小明的闷闷不乐并没有缓解。这个父亲本来怀着一番好意,看到孩子内心受到伤害,想去安慰他,想让孩子“感觉良好”。像很多父母一样,他选择无条件称赞的方法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但该方法起了反作用。我们能感觉到,这个父亲忽略了客观事实,一味地称赞孩子的表现,让孩子觉得父亲没有真正理解他,在欺骗他。父亲毫无根据地称赞,只会使小明更加气馁,也降低了他的自信心。著名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够不先教孩子“表现良好”而直接教孩子“感觉良好”的。我们建议这位父亲这样做:尊重、理解孩子由失败带来的负性情绪,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孩子一起共同接受失败这个事实;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协助孩子下次“表现良好”,从而让孩子真正获得成功带来的“感觉良好”,而非追求空洞的“感觉良好”。孩子无谓的感觉良好并不是真正的良好,会造成虚假的自信,导致孩子过度乐观,不利于孩子发展。过于乐观的孩子往往对现实困难估计缺乏,对自己的水平往往拔高估计,不能准确地理解自己,从而造成“眼高手低”,一旦遇到真正挑战,仍然会遭受挫败,影响自信心。所以,父母要学会合理称赞孩子。称赞一定是有理由的,要向孩子讲明是因为孩子在哪方面表现好才获得的称赞。称赞在某种水准上是一种引导和强化,父母能够借助“称赞的理由”让孩子所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再次出现,从而固化成良好的习惯。比方,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孩子主动和叔叔阿姨打招呼问好,父母就能够告诉孩子:“今天你主动和邻居打招呼,很懂礼貌,做得非常好。”另外,父母要学会控制称赞的水准,使之与孩子取得的成绩相匹配,不要过度夸大。例如:要等孩子真正把玩具汽车安装成功后再给予称赞,并说明称赞的理由,而且不要把孩子的这个成绩当成最了不起的事情,要留着去称赞真正的更高成就,正所谓“留有余地”。对于孩子做出的某些良好行为,父母不但能够用口头语言,还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和鼓励,比方给孩子一个拥抱,摸摸孩子的头,搂搂孩子的肩,这些方式有时候胜过言语。“表现良好”是“感觉良好”的根基,孩子在表现良好之后通过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心才是真实的、长久的。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乐观对待成功和失败心理学研究说明,父母和孩子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心理学家花费20年的时间,通过对50万名儿童和成人实行研究,发现了人群中存有悲观解释风格和乐观解释风格。自信的人面对成功和失败往往有着乐观的解释风格,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有着悲观的解释风格。如何解释某一件好的或坏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两个重要方面:从纵向的时间跨度看,永久性(总是VS偶尔):认为事情是永久持续地发生,还是偶然暂时地发生;从横向的影响范围看,普遍性(一般情况VS特殊情况):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如此,还是认为这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假如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有时候”、“最近”等特殊情况下造成的结果,是短暂的、能够改变的,而习惯将好的事情视为“总是”,认为因为自身努力学习或讨人喜欢才使好事发生,那么,孩子是乐观解释风格,更容易获得自信心。假如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永远”或者“从不”,认为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而习惯将好事视为“有时候”或者“偶尔幸运”等特殊情况下出现的,那么孩子是悲观解释风格,更容易丧失自信心,需引起父母的注重。研究说明,一个人的归因倾向能够训练,通过训练一个人的解释方式能够提升自信心。一个男孩一直被同伴排挤,他假如认为“我从来就没有朋友”、“没有人喜欢我”等,那么很容易造成人际交往中的自卑。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引导孩子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他们仅仅今天对我很凶”、“他们生我的气”、“我最近对他们的行为也不太好”,协助孩子理解到现状能够改变,从而协助孩子建立信心。学会怎么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非常重要。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归因特点。例如,学龄前的孩子容易因为一件“负面”的事情而全盘否认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青春期的孩子比较重视同龄人的看法和对事情的解释,有乐观解释风格朋友的孩子更容易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心理学研究说明,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和外表感三方面。家长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就是要让孩子获得“重要感”。家长让孩子在“表现良好”中获得“真实自信”,就是要让孩子获得“自我胜任感”。让孩子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其实跟“重要感”和“自我胜任感”都有密切关系。(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