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满井游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2. 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3. 了解作者写景小品文的特点,学习赏景技巧。【学习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2. 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况【温故互查】1. 给下列字注音。辄( )廿( )鹄( )靧( )髻( )鬟( )鬣( )茗( )罍( )蹇( )浃( )曝( )呷( )堕( )恶( )2.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3. 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1) 袁宏道,字 ,一字 ,号 , 朝文学家,公安人。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称“ ”, 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 ”。 2) 记是古代的一种 ,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设问导读】1. 两人一组互相听读课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晰;能指出对方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正的方式。2.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给有疑惑的字词注音,划出之前朗读中有问题句子的正确停顿。然后自读,再次互相听读课文,相互纠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3. 同桌合作,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4. 按照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板块,归纳整理本文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当堂检测】 1. 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1)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巩固练习】1. 重点句子翻译。(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1)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拓展延伸】 1. 赏析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满井游记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2. 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运用比喻生动传神的描写景物。3.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重难点】1. 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运用比喻生动传神的描写景物。2.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温故互查】1. 解释下列词语(有词类活用需标明)。冻风时作:_泉而茗者:_辄返:_于时:_呷浪之鳞:_波色乍明:_堕事:_局促:_而此地适与余近:_ 恶能无纪:_【设问导读】1. 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要求做到:每个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一人做好记录,推举一人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成果。1) 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出行游玩的?这时燕地的气候特征如何?作者的心情如何?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2) 这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3) 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你最喜欢的那句,并说出理由。(学法指导:从语言特色、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赏析) 4) 归纳总结本文所采用的写景方法。 5) 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当堂检测】1. 本文以_为线索,以清新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_的_景色,表达作者_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巩固练习】 1. 嘉庆统一志说满井“井经五尺,清泉涌出,冬夏不立竭。好事者凿栏以束之,水常浮出,散漫四溢”,从这篇游记中,仍可见当时盛况。盛况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拓展延伸】1. 本单元的几篇散文都属游记,试从思想内容方面比较本文与其他散文的不同。 满井游记第一课时答案【温故互查】1.略2.略3. 1)中郎无学公安三袁公安派【设问导读】1. 略2. 略3. 略4. 略【自学检测】1. 略【巩固练习】1. 1)亮晶晶的,好像刚制成的镜子(被打开后)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2)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 3)(我)才知道城郊田野之外并非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拓展延伸】1.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运用对比手法,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舒雅之情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满井游记第二课时答案【温故互查】1.略【设问导读】1. 1) 作者是在初春时节出行游玩的,这时燕地的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作者心情很无奈,同时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等句中可看出。2) 满井初春景象. 先写全景,然后依次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3). 略4). 抓住景物特征写景乍暖还寒,万物复苏; 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层次;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所写景物形象生动可感; 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情,情融于景;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5).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一句既高度概括了一二段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在第3段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将以这次出游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自学检测】1. 略【巩固练习】1. 略【拓展延伸】1. 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这与唐宋时代的游记重寄托重理念的写法完全不同,如小石潭记借景抒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答谢中书书借美景抒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记承天寺夜游抒发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